近日,央视官网更新主持人名单引发广泛关注。康辉职务变动、董卿名字保留、水均益等资深主持人未在列,这一系列调整被业界视为国家级媒体深化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统计,相关话题在24小时内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前三,阅读量突破12亿次。

老将进退引发集体记忆

61岁的水均益未出现在最新名单中,这位曾11次赴战地采访的“新闻老兵”,最近一次公开报道停留在2024年11月参与央视新闻评论部内部研讨会。央视人事处向《环球人物》证实,水均益目前仍属在编人员,具体工作安排属内部信息。其著作《益往直前》中的战地采访手记,至今仍是传媒院校案例教材。

康辉的职务变动引发“国脸转型”讨论。官方信息显示,他现任新闻播音部主任,分管新闻播报质量把控。知情人透露,其主导修订的《新闻播音质量评估体系(2025版)》首次将新媒体传播效果纳入考核指标,短视频平台的完播率、互动率将占评分权重的30%。

董卿名字保留在册却无具体职务标注,这一操作被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解读为“品牌资产保护策略”。尽管她已两年未主持节目,但其微博超话仍保持日均百万活跃度,文化综艺《故事里的中国》重播收视率稳定在0.8%以上,印证着强大的观众基础。
人才结构年轻化实锤

央视人力资源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新闻播音岗位人员平均年龄从2020年的42.3岁降至38.1岁,具有硕士学历者占比提升至79%。新增的4位主持人中,宋宇豪的维吾尔语播报能力覆盖新疆地区93%收视群体,周婧雨主持的凌晨《新闻直播间》在18-24岁观众中收视份额达37%,年轻化战略成效初显。

马凡舒转型文艺频道引发热议。其主持的文化节目《非遗新生代》收视数据显示,25-34岁观众占比达58%,较同类节目高出23个百分点。央视文艺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广电时评》采访时表示:“我们要求新生代主持人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探索更符合移动端传播的语态。”
技术革新重构行业标准

总台技术局2025年工作规划显示,新闻演播厅已完成8K超高清制播系统升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联播》特别报道。康辉团队运营的“主播说联播”抖音账号,凭借5800万粉丝稳居媒体类账号榜首,其创作的“三分钟说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视频,单集最高播放量达2.3亿次。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工作流程。气象台副台长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透露,AI主播已能完成80%常规天气预报播报,真人主持人更多转向极端天气解读等深度内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2025年主持人岗位将新增“人机协作能力”考核模块。
国际传播布局提速
随着央视国际频道改版,小语种主持人团队扩编至47个语种。阿拉伯语主播李东宁参与制作的《一带一路进行时》系列报道,在埃及、沙特等地收视率超本土频道黄金时段节目。传媒专家王志刚分析:“这种人才储备对应着我国对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升级。”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央视主持团队结构调整与收视数据呈现正相关:新闻频道18-35岁观众占比同比提升14%,新媒体平台用户日均停留时长增加至28分钟。这场看似平常的人事变动,实则勾勒出国家级媒体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