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谱写治河英雄赞歌,不为帝王将相立传

影视风向标 2023-02-15 09:47:05

作者:胡建礼

近些年来,随着古装偶像剧、仙侠剧走红市场,曾被誉为国剧之光的历史剧逐渐式微,不仅数量越来越少,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近日,湖南卫视和芒果TV播出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凭借切入历史的独特视角、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新颖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益求精的置景道具,吸引和打动了很多观众,成为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一部优秀历史电视剧。

《天下长河》以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灾之后,靳辅和陈潢两位治河能人被康熙不拘一格地提拔任用,从此施展平生所学,呕心沥血,不畏艰险,栉风沐雨奔波数十年治理黄河的故事为主线,将康熙平定三番、收复台湾,索额图和明珠党争,陈潢、高士奇和徐乾学三兄弟不同人生境遇等多条支线的故事穿插其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既有历史正剧的厚重严肃,又有几分传奇和喜剧色彩。在观赏性十足的同时,其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以及陈潢和靳辅身上闪耀着的理想主义光芒令人感动。

独特视角切入历史 书写大国工匠治河史诗

国产电视剧中,讲述清朝康熙年间故事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历史正剧有《康熙王朝》《少年天子》《一代名相陈廷敬》《施琅大将军》《一代廉吏于成龙》等,戏说历史剧有《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康熙秘史》等,武侠剧则有各个版本的《鹿鼎记》。

在多部正说、戏说演绎康熙年间帝王将相历史故事的电视剧的轮番轰炸下,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的故事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再拍这一历史时期,如果没有更好的切入视角,恐怕很难再吸引观众。

《天下长河》别出心裁地以清朝康熙年间治理黄河的史实为依据,以靳辅和陈潢两位治河能臣为典型人物,讲述他们率领成千上万治河工匠历经数十载风雨,促黄河安澜、护百姓安宁的故事,勾勒出一部三百多年前大国工匠的治河史诗,谱写了一曲沧桑历史中治河英雄的赞歌。这样的故事主线在以往类似题材历史剧中从未有过,可谓匠心独运。

更为难得的是,《天下长河》不像很多历史剧那样只一味讴歌明君清官,它不为帝王将相立传,只为中华民族的治河英雄谱写赞歌。正如《天下长河》导演兼编剧张挺所言,该剧“摆脱了明君和忠臣叙事”。尽管陈潢和靳辅这两个人物塑造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正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理想主义光辉,感动了无数观众,提高了全剧的思想立意和艺术内涵。

剧中,陈潢有一句台词,“天下不是皇上的,黄河也不是皇上的。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地上的皇帝比天上的星星都多,黄河只有一条,在黄河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堪称全剧画龙点睛的金句。

陈潢和靳辅被导演编剧赋予了一种朴素的大历史观。这种大历史观是超越具体某个皇帝、某个王朝的,他们只对黄河、只对天下百姓、只对中华民族负责,这是他们敢于违抗康熙圣旨,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根本原因。

按照孔孟之道尤其是程朱理学来说,从他们抗旨不遵的那一刻起,他们不算是忠臣。而以康熙在这件事上的刚愎自用来说,康熙也不算是明君,更不是圣君。

黄志忠扮演的靳辅让人想起了《大明王朝1566》中他扮演的海瑞,这位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再次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经典古代官员角色。

尹昉饰演的陈潢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很好地诠释出角色单纯执着、坚定不屈的性格和气质。陈潢和靳辅在黄河上游勘查时的一个夜晚,对着黄河说的那句台词“我要让黄河安澜,不输古人”,令人感动。

“朝政清,黄河才能清”。《天下长河》中这句提纲挈领的台词,彰显出主创团队以史为鉴、志存高远的思想立意。

剧名中的“长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的是黄河,也指历史长河。在陈潢和靳辅身上,体现了屈原等中国传统优秀文人为追求理想“虽九死亦犹未悔”的风骨,他们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闪亮的星光,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巍然不倒的脊梁。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实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是中国人民的脊梁,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陈潢和靳辅正是这样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人物。为他们这样的大国工匠书写一部治河史诗,谱写一曲治河英雄赞歌,是《天下长河》的最大艺术和精神价值所在。

塑造新颖人物形象 表现明君清官的另一面

《天下长河》除了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陈潢和靳辅两位治河英雄之外,还塑造了康熙、于振甲(于成龙)、索额图、明珠、高士奇和徐乾学等诸多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虽然在以往的清宫历史剧中多次出现,但这一次或多或少都有新颖之处。

以往国产电视剧中的康熙,绝大多数是被讴歌的一代明君,连经典佳作《康熙王朝》也不能完全例外,陈道明把这位皇帝的坚毅果敢、雄才大略刻画得惟妙惟肖,给千千万万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韩磊用浑厚苍凉的嗓音演唱的片尾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甚至在歌词里替康熙喊出了“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种英雄迟暮、雄心不已的无奈。

康熙固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难以避免有封建帝王的局限性和家天下的本能自私。《天下长河》中,罗晋饰演的康熙一脸白面书生气,加上不够阳刚的台词腔调,起初令人不太习惯,看着有些出戏,但看到后来逐渐习惯了,这个康熙也越来越显露出杀伐决断、城府很深、自私残忍的一面。

罗晋对角色成长变化的把握总体是成功,剧中的康熙之所以最后几集令人反感,正是该剧主创团队“摆脱明君叙事”创作理念的体现:

在封建专制社会,即使是康熙这样史书中的一代明君,也会因为取得平三藩、收复台湾、雅克萨大捷等丰功伟绩而自我膨胀,从而导致刚愎自用,自己以为是连治河也懂的全才,听不进不同意见,最终借明珠党争一事治罪陈潢和靳辅,令陈潢惨死狱中。

此外,剧中的康熙因为太子胡作非为而勃然大怒,持剑凶残杀掉太监,鲜血溅到脸上那一幕,也反映出这个皇帝残忍的一面。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老态龙钟的康熙雪中来到黄河边,步履蹒跚地走进当地老百姓给靳辅和陈潢自发修建的庙中,看到二人目光坚定、神采奕奕的塑像时,那种略带恓惶的神情,堪称神来之笔,给全剧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于振甲是剧中另外一个新颖出彩的人物。他是荧屏上少有的古代官员形象。一方面,他是一个廉洁自律、爱民如子的“清官”,在桃源县当县官时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官声非常好。

另一方面,他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理学先生,自以为是、颟顸愚蠢,不顾大局,率领桃源县老百姓武力阻挡泄洪,最终导致三省洪灾,祸害几十万老百姓,为此痛心疾首、自责不已。他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入木三分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于振甲在历史上的原型人物是于成龙。清朝初年有两个叫于成龙的名臣,《天下长河》里的于振甲应该是其中年龄较小的那一位于成龙,字振甲,此前曾有《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电视剧讲述他的故事,但《天下长河》里对这个人物的塑造与以往影视作品中大不相同,艺术性地夸大或虚构了他对靳辅和陈潢治理黄河造成的阻碍,刻画了一个既可气可恨,又可爱可悲,却不失为君子的糊涂“清官”形象。

或许正因为与历史原型人物有较大不同,《天下长河》中自始至终用的是于振甲这个名字,并没有提到于成龙。剧中,康熙批评于振甲时所说:“清官指的不仅仅是清廉,是断事清明公正。”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问题。

结尾,于振甲接替靳辅和陈潢治河,起初用自己的办法毫无成效,好在最后知错就改,换成陈潢和靳辅的治河策略,终于让黄河安澜。

这样一个性格鲜明、有功有过的复杂人物,无论是演员苏可的精彩表演,还是剧本对人物的设定都非常成功,成为全剧的一大亮点。

有历史正剧的厚重感 也有传奇和喜剧色彩

《天下长河》在讲述治河的主线故事,塑造靳辅、陈潢、康熙、于振甲等主线故事人物,以及涉及平三藩、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历史事件时,表现出了历史正剧的厚重和严肃,但在讲述陈潢、高士奇和徐乾学三兄弟进京赶考,索额图和明珠党争等支线故事时,则带有几分传奇和喜剧色彩。

剧中,陈潢、高士奇和徐乾学三人是在赴京赶考住客栈时相识,一起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从相貌来看,徐乾学虽然长得比较老气,但彼此年龄相差不太大。结果,徐乾学因为承诺拿家乡万亩水田行贿索额图而高中探花,陈潢名落孙山,高士奇的考卷被明珠污损根本没有考中的机会。

不料,考中探花的徐乾学只是进翰林院当了一个小小的编修。名落孙山的陈潢因为靳辅推荐而受到康熙赏识,高士奇更是通过走明珠的后门得以让康熙看到其才华,一日连升七级直接进入南书房。三人如此戏剧性的经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增加了该剧的观赏性。

实际上,历史上这三个人有较大的年龄差距,徐乾学生于1631年,陈潢生于1637年,高士奇生于1645年。从各自的经历来看,并没有同一年进京赶考,显然这是编剧的虚构,是历史剧艺术创作“小事不拘”的体现,但这种合理的虚构增强了剧情的戏剧性。

剧中,陈潢作为主角自然着墨颇多,但对高士奇的塑造也格外精彩。陆思宇扮演的高士奇才华横溢、机智聪明,虽然没有陈潢的单纯执着和正直不阿,但也很受观众喜爱。

第15集,康熙派他以第二钦差身份暗中监督钦差徐乾学去江南协调两江总督阿席熙和河道总督靳辅有关河银的矛盾。他暗中观察、沉着冷静、运筹帷幄,既帮靳辅和陈潢要到了50万两河银,又没有得罪阿席熙和索额图,处理得八面玲珑。

徐乾学这个角色的演绎略显浮夸,演员表演时的神情和台词腔调有些用力过猛,虽然具有讽刺意味和喜感,但是过犹不及。

《天下长河》中,最具喜感的两个人物当属梁冠华饰演的索额图和公磊饰演的明珠。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有意通过这两个角色来调剂全剧的气氛,使得剧情不会显得过于沉重严肃。

梁冠华和公磊两位优秀演员很好地塑造出与以往荧屏形象不同的索额图和明珠。梁冠华刻画出了索额图的粗鄙和狡诈。公磊演绎出了明珠的精明和老道。两人在剧中不停斗嘴的戏份,颇有喜剧色彩,虽然有些夸张,却是全剧主要的笑点来源。

作为一部讲述治河故事的历史剧,《天下长河》在置景和道具上下了功夫。据媒体报道,为更好还原清代治理黄河的场景,主创团队学习参考了大量史料,多次请教水利专家、历史学者,还复原了河笼、大埽、铁滑车等40余项传统工艺。

为了拍好水戏,剧组还用五个月时间在横店生挖了一条“黄河”,再通过造浪机人造洪峰,制造出黄河奔腾的效果。

这样一部以史为鉴、书写三百多年前大国工匠治河史诗的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把中国影视人的工匠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无论戏里戏外,这都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一种精神传承。

(本文原载于《中国作家·影视版》2023年第2期,作者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原标题为《<天下长河>:谱写治河英雄赞歌》,个别词句按作者原文略有改动。)

0 阅读:4

影视风向标

简介:影视热点,行业风向,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