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运,真的来了!75%的高科技人才,考虑离开美国

青筠谈世界 2025-04-02 17:52:41

大国博弈,归根究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人才、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谁就能在群雄逐鹿的乱世笑到最后。据观察者网3月30日的报道,由于特朗普上台之后力推“反华”战略,因此一度停止的“中国行动计划”,最近大有死灰复燃的架势。比如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日就突击搜查了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的住宅,行动持续了24小时,并扣押了不少的物品,但FBI拒绝说明原因。

据悉,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的信息工程学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知名的学者之一”,拥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等多个头衔,还曾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主席,在计算机安全的某些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很显然,对于这么一位“国宝级”科学家的搜查,是一件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的事情,但截止到目前为止,FBI却始终拒绝提供理由。

那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场“误会”呢?应该说,可能性不大,原因很简单,一方面,FBI针对王教授的搜查持续了一整天,且没有放过其妻子的住宅,可见是“有备而来”,目的性很强;另一方面,尽管王晓峰教授的“罪名”还不确定,但他的名字却已经被印第安纳大学网站给删除了,很显然,美国政府与大学高层是经过沟通的,如果大学事先不知情,不可能在“案情不明”的情况下,“拿下”这么一位国宝级科学家。

因此,在王教授被突袭搜查并被“删除”后,外界担心特朗普提出的、针对华裔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又再次死灰复燃。该计划于2018年即特朗普的首个任期内提出,当时就要求全美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要提交至少1-2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从而防止“中国窃取美国信息”。很显然,这计划很不科学,哪有为诉讼确定“额度”的,说白了,不就是针对华裔科学家“宁可杀错,绝不放过”吗?

所以,在长达近4年的时间里,特朗普的“中国行动计划”在全美制造了很多针对华裔科学家的“冤假错案”,摧毁了数以百计的华裔科学家的学术生涯,最终迫使数以千计的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返回中国”。其中就包括曾经在美生活20多年,任教13年,已经做到了教授的胡懿娟,她是全球知名生物统计学家,几乎所有关系人脉和学术成就均在美国,但最终选择在今年1月回国,并在北大母校全职任教。

当时咱们就曾指出,“逼着这么多的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返回中国”,特朗普和拜登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本以为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在2022年终止“中国行动计划”,没想到,特朗普上台之后,这一计划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恶法”,但对于中国来说,那就是“善哉善哉”了,这又是逼着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报效祖国的节奏。

这不是开玩笑,美国《自然》杂志近日公布民调结果,显示在1600多名受访科研人员中,超过75%“正在考虑”离开美国,虽然这些科研人员离开美国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因为“中国行动计划”,但这一计划定然发挥了作用。考虑到美国顶尖AI人才中,38%来自中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超1/3 的首席研究员为华裔;常春藤盟校中,华裔教授比例约为 8%-12%;很显然,华裔人才纷纷离开美国,无疑将重创美国的科研实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于任用“外国”特别是敌对国人才的问题,秦国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得非常明白了,“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看来特朗普的治国水平,连中国2000多年前的秦国丞相都不如,当真是贻笑大方,这样的人担任美国总统,难道不是美国国运日衰的证明吗?



0 阅读:2
青筠谈世界

青筠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