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钢琴厂倒闭,几万块的钢琴,5000块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吟古今张清风 2025-02-17 18:51:03

文|张吹吹

编辑|张吹吹

“曾经‘诗与远方’的钢琴梦想,现在你还在追求吗?”

自从2022年开始国内钢琴厂家的业绩开始下滑,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产钢琴龙头产业——珠江钢琴。

疫情结束后,珠江钢琴的利润断崖式下降,并且将近一半的钢琴厂宣布倒闭,本以为这仅仅是国内钢琴厂家面临的困境,却发现远不止如此。

2024年9月,被誉为钢琴界“劳斯莱斯”的施坦威宣布破产,这一消息一经发布震惊全球,人们纷纷不敢相信。

从此之后,“钢琴市场崩盘”“钢琴销量下滑”等词条开始频频出现,甚至有些家庭开始将原价上万的钢琴挂在某APP上低价卖出,5000元的也无人问津。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曾经被看作中产阶级“光环”的钢琴,似乎开始黯淡,而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钛媒体】【北京日报】【投资界】(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钢琴成一个家庭的符号

自从中国作曲家创出作一批具有民族性的钢琴作品之后,中国人开始慢慢接受外来品钢琴,但彼时还不至于达到风靡全国的盛况。

2008年,郎朗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一段钢琴表演火遍大江南北,人们听着优美的旋律再看着台上熠熠生辉的郎朗,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要是我的孩子能像郎朗这样成为一个钢琴家就好了。”

此时又赶上艺术生中考加分政策,毫无意外钢琴成了每个孩子兴趣爱好的首选,但到底是孩子的意愿还是父母的意愿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钢琴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有财力、有品位家庭的代表,只要一个家庭出了一位钢琴家,好像就能跻身上流社会了。

比如在一些家庭聚会、公司年会中,自家小孩儿上去表演一段过去稍微复杂的旋律,就能收获一堆夸奖,台下的父母脸都笑开了花。

在种种原因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报名钢琴培训机构,其中不乏一些中产阶级的家庭。

面对高价的学习费用、钢琴费用,每对父母咬咬牙拼了,即使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也在所不惜,心里还幻想着自家孩子成为钢琴家的场景呢!

彼时国内钢琴事业迎来了一个巅峰,钢琴厂、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导致众多家长眼花缭乱,总觉得贵的就是最好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像雅马哈、珠江钢琴这种大牌、质量保证的钢琴,在当时卖到上万元的价格可以理解。

没想到很多杂牌钢琴的价格也同样昂贵,他们叫着“贝多芬钢琴”等洋气的名字,但很可能是低劣的品质。

不仅如此,很多钢琴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并不是真的名牌大学出身,这些老师们打着“某某音乐学校”毕业的旗号招揽学员,其实之前很可能是一名销售、幼师等。

花了上千元参加一些所谓的音乐课之后,就开始教学生如何弹钢琴,实际上就是滥竽充数的老师而已,根本没有真才实学。

在这样环境下学习钢琴的学生,会成长到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相信各位已经有了答案。

高成本,低成效

“音乐水准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但钢琴等乐器的档次却与价格直接挂钩。”

对很多家庭来说,数万元的珠江或者雅马哈成了他们的首选,这两个牌子的知名度是有的,质量也是在线的,就等着孩子每天埋头苦练有所成就。

不仅如此,家长们开始带着孩子们报课、考级,而这些也成了培训机构、老师们的牟利工具。

据悉考级的报名费就要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而且级别越高报名费就越高,其中还包含一些教材费、指定乐器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

甚至一些机构还推出了“包过级”的费用,相信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可家长总是想给孩子们最好的,孩子考过了,家长心里也放心了。

能看出钢琴这项兴趣爱好是用家长的血汗钱堆起来的,从报课、买钢琴到考级,总体下来得有个十几万吧!

支撑这些家长走到这一步的就是“望子成龙”,可他们忘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贝多芬。

很多没有天赋、觉得枯燥的孩子们,在学习期间开始频繁地开小差,不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回到家也总想着拖延时间练琴。

家长们看到这一幕总觉得是孩子们太过懒散,开始施加压力,但他们不知道钢琴并不是动动手指头就能学会的,背后的乐理知识非常地复杂。

于是家长和孩子们开始争吵,坊间也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不练琴时母慈子孝,练起琴来鸡飞狗跳。”

不仅如此,老师们在教课过程中也经常找问题来否定孩子们,毫无意外孩子们的兴趣开始减退,嚷嚷着不想学了。

这一刻,家长们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付诸东流,再怎么样也不能逼着孩子们去上课吧,但看着家里花几万块买的钢琴还是不由地心痛。

为了挽回一点成本,家长们将钢琴放在二手软件上低价卖出,售价全部都没有超过一万,即使如此也卖不出去。

并且原因也都出奇地一致,基本上都是“孩子不想学了”,就跟一开始一样,孩子无法决定要不要学习钢琴,当钢琴被卖掉的时候,孩子也无法决定。

于是“钢琴热”开始减退,而这种现象将会对钢琴事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始转变,电钢琴开始风靡

当众多家长将钢琴放在二手软件上低价卖出的那一刻起,属于钢琴的时代貌似就已经过去了。

钢琴厂开始出现存货过剩的状况,曾经那些80年代风靡全国的钢琴品牌,幸福牌钢琴厂早已停产,施特劳斯也被传倒闭。

不仅如此,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喜欢钢琴,开始学习吉他、小提琴等多种轻巧的乐器。

紧接着众多钢琴培训机构也无人问津,甚至还出现了避雷这些机构的贴文,毫无意外这些机构面临的就是关门大吉的结局。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对钢琴市场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冲击,那段时间机构非但没有收入,还要面临家长退费的风险,整个就是一个入不敷出的情况。

种种因素下,属于钢琴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而属于电钢琴的时代或许将要来临。

电钢琴和传统钢琴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更低,不仅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上手,重量也比较轻,调整和维修更加方便。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钢琴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和传统钢琴大差不差,还具备传统钢琴的全部功能。

在此基础上,电钢琴还有很多传统钢琴不具备的功能,有多音色、节拍器、混音等多种功能,不得不说科技真的能改变生活。

中国电钢琴的市场规模正在一直上升,据统计2022年已经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11.28%,势头不小。

看到传统钢琴的“下场”,只能说乐器本来就不是奢侈品,它应该去掉高高在上的标签,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回归市场,回归音乐的纯粹和美好。

写在最后

钢琴的本质就是乐器,并不是家长用来博面子的工具,受众也不该是那些被强迫学习的孩子们,只有真正热爱,才能发出悦耳的琴音。

同时电钢琴的口碑也很不错,它可以自主调节音量,再也不用担心吵到邻居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钛媒体】【北京日报】【投资界】

0 阅读:115
吟古今张清风

吟古今张清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