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老去,爱情依旧?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张国立老师和杨童舒老师的“黄昏恋”可是赚足了眼球,却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剧情里,张国立饰演的沈教授在妻子去世一年后,火速开启了和年轻护士长的甜蜜恋情,这……真的好吗? 剧中人物的行为逻辑,说实话,让我这个25岁的小编都觉得有点难以接受,更别说其他观众了。
70岁教授的“爱情”速递?
剧中沈教授的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让人猝不及防。 妻子刚过世一年,就和年轻护士长打得火热,甚至还买情趣内衣? 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沉稳、睿智的老教授形象差距也太大了! 不少观众吐槽,这角色人设崩塌得厉害,让人难以共情,甚至觉得有点油腻。 这部分剧情和沈教授之前的人设反差太大,显得突兀,观众自然难以接受。
老戏骨的表演“翻车”?
除了人设问题,演员的表演也受到了不少质疑。张国立老师和杨童舒老师之间的年龄差,导致一些亲密戏份看起来略显不协调,甚至有些“辣眼睛”。或许是导演的拍摄手法,或许是演员的诠释方式,总之,原本应该细腻动人的感情戏,却给人一种刻意迎合,甚至有些“油腻感”的观感。 一些观众觉得,张国立老师这次的表演,似乎有点“用力过猛”,失去了他以往作品中那种自然而然的魅力。
与《美好生活》的对比,高下立判?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张嘉译老师和李小冉老师主演的《美好生活》。 同样是“黄昏恋”题材,但《美好生活》的处理方式就显得自然得多,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非那些让人尴尬的亲密戏。两部剧的对比,真的让人不得不思考,一部好剧,除了演员,剧本和导演的功力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黄昏恋”并非禁忌,但真诚才是关键!
其实,“黄昏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在于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情感,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话题度,而牺牲了剧情的合理性和人物的真实性,那很容易就会“翻车”。 这不禁让我深思,在追求流量和热度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注重作品的质量和内涵?
老戏骨的自我反思?
这件事也让我思考,对于老戏骨演员来说,选择剧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的剧本能成就演员,反之,不好的剧本则可能毁掉演员的形象。 希望张国立老师和其他老戏骨们,在选择剧本时能够更加谨慎,不要为了追求曝光度而忽略了作品的质量,从而影响自身口碑和观众对他们的印象。 毕竟,好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对《我的后半生》这部剧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