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心的事发生了!缅甸地震救灾还没结束,震区猛烈爆发瘟疫

议史迹 2025-04-01 13:47:34

——【·前言·】——

缅甸地震后续救灾工作还没完成,就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瘟疫,因为缅甸未来几天气温会升高到40度,在大灾后这么高的温度非常容易让病毒蔓延。

这次地震曼德勒处于震中的核心位置,受灾程度非常惨重,缅甸政府当天便急切地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求救信号,而我国也是在3月29日的时候就抵达了缅甸开始了救灾工作。

但没想到救灾刚进行了几天时间,因为各种问题频发导致救灾工作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最担心的事情也爆发出来了:缅甸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出现了霍乱、登革热等流行病!也就是咱们口中的瘟疫!

——【·世界的救援·】——

在地震发生后,作为缅甸的友好邻邦中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地震发生仅仅16个小时后,3月29日清晨6点,来自中国云南的第一支搜救队便抵达了缅甸。

紧接着,来自中国各地的救援力量如潮水般涌向缅甸,中国红十字会也积极行动起来,同时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携带装备,迅速赶赴缅甸执行人道救援任务。

此外,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月31日启运,后续还将根据缅方的实际需求,持续提供援助。

除了中国,国际社会的其他国家和组织也纷纷伸出援手,各国的救援队伍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缅甸,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对抗这场灾难。

俄罗斯也迅速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搜救队伍,在短时间内便踏上了前往缅甸的救援之路。他们带着专业技能与救援物资,为缅甸的抗震救灾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但美国却迟迟没有行动,美国给出的理由是现在人手不足,财政削减,导致在面对国际求援时,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加上缅甸并非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亲密盟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缅甸求援的消极回应,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灾后必有大疫·】——

然而灾难似乎并未打算就此放过缅甸。在地震救援工作艰难推进,人们还在为废墟下的生命争分夺秒时,一个更加可怕的消息传来——震区爆发了猛烈的瘟疫。

3月30日下午,我国广州日报发布的一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缅甸重灾区突然暴发霍乱、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且疫情迅速蔓延,感染人数不断攀升。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让人胆寒的话语,不幸在缅甸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上应验了。那么,为何疫病会在此时突然暴发,且来势如此凶猛呢?

——【·瘟疫为何来的这么快?·】——

要知道在这次地震后,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供水系统被彻底摧毁,水管破裂,供水中断,污水与干净的饮用水混合,使得水源被严重污染。

在曼德勒地区,许多居民由于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无奈之下只能饮用那些含有霍乱弧菌的污水,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感染霍乱的风险,同时地震后的废墟中到处是积水,大量垃圾堆积,形成了一片片死水区。

这些死水区为伊蚊和按蚊的繁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而伊蚊和按蚊分别是传播登革热和疟疾的主要媒介。随着蚊虫的大量滋生,登革热和疟疾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而且缅甸的气候条件也为疫病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曼德勒地处热带地区,地震发生后,气温异常炎热,最高温度可达40℃,最低温度也有27℃。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大大加快。

以霍乱弧菌为例,它在适宜的水温下繁殖迅速,而高温天气使得水中的细菌更容易滋生和传播。同时,高温也让蚊虫的活动更加频繁,它们四处飞舞,寻找叮咬目标,将病毒传播给更多的人。

加上震区的卫生条件急剧恶化,大量灾民集中在临时避难所,人口密度极高,卫生设施却严重不足。垃圾无人清理,堆积如山,尸体因救援工作紧张而未能及时妥善处理,导致环境中病菌滋生。

在这样恶劣的卫生条件下,粪口传播和蚊媒传播的风险被无限放大,疫病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并且缅甸长期依赖国际医疗援助,其卫生预算的68%都依靠外援。

地震发生后,政府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就脆弱的防疫体系瞬间崩溃。早期出现的疫病病例未能及时被发现和隔离,消杀工作也因各种原因无法有效开展。

再加上缅甸国内存在的武装冲突,导致救援物资运输受阻,救援人员行动受限,使得疫情无法得到及时控制,迅速从局部地区扩散至全域,疫病的暴发,给缅甸的救援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灾区的医疗救助条件本就薄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医院里人满为患,医疗物资短缺,医生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尽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但由于资源有限,许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不断恶化。 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地震后的危险环境,还要时刻警惕疫病的威胁。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中国救援队在前往缅甸的飞机上,就全员服用了霍乱疫苗。即便如此,他们在救援过程中,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同时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援工作。

——【·结语·】——

目前国际社会和缅甸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在水源净化方面,中国救援队携带的净水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天能够净化50吨水,为灾区民众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饮用水。

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向灾区空投更多的净水设备和消毒片,并组织专业人员向当地居民传授应急净水方法,如简单的“布过滤 + 煮沸”法,以确保民众能够喝到干净的水,从源头上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希望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缅甸能够尽快战胜这场灾难,也能看清谁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人。

信息来源:传染病暴发风险上升,世卫将缅甸地震定为最高级别紧急事件

缅甸震区或面临疫病威胁 专家:首先需预防肠道传染病,雨季来临将面对更严重挑战

缅甸震中或达40℃,曾参与土耳其救援的专业人士:登革热是大麻烦,高温会影响搜救犬状态

缅甸震后55小时:重灾区遭遇高温和流行病“双重冲击”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向缅甸地震重灾区派出救援队

3 阅读:1324
议史迹

议史迹

世界很大,故事很多,你我皆是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