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有假的?央视曝光5大“假水果骗局”,看了直害怕

欣华玩转趣事 2025-04-02 20:58:34

水果也有假的,竟然玩起了“变身秀”,看了让人直害怕。天然健康的水果,却被一些不良商家玩坏了,只为卖个好价。

央视曝光:5大“假水果骗局”,看了真让人害怕。看完你还敢吃吗?

本期分享:5大“假水果骗局”。全文分成两部分:央视曝光了哪5大水果骗局?购买水果时如何防骗?

央视曝光了哪5大水果骗局?

01 染色水果

第一种被曝光的假水果骗局:染色水果。

鲜艳的颜色,色泽诱人的水果,很多都是染色水果。而且,这些水果非常常见,身边都存在。

染色水果常用的方法:使用工业染料剂?例如苏丹红,又或者使用胭脂红,涂抹水果的果皮。将水果变身成新鲜优质水果,然后上市销售。

常见的染色水果,有:橙子,西瓜,苹果,荔枝等等。是不是这些水果我们在身边都很常见?

辨别技巧:

拿一个水果放在手里,然后使用湿纸巾擦果皮。如果看到明显的掉色,基本上可以判定是染色。

观察。染色水果的颜色,都是很鲜艳或者不太均匀,在果蒂处可能有颜色的堆积,很容易发现。

对比。自然水果表皮是有纹理的,而染色水果显得很有光滑油腻,对比也可以发现。

02 催熟水果

催熟水果是第二大水果骗局,也是最常见的。

催熟水果常用的骗局方法:使用化学原料乙烯利。这种方法虽然合法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剂量。或者是使用硫磺熏蒸等化学药剂,加速水果成熟。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很多水果是需要使用催熟剂催熟。但是,如果过量使用就可能造成化学残留超标,而出现有害物质。

这些没有成熟,但是被化学药剂催熟的水果也很常见。常见的有:香蕉,芒果,猕猴桃,榴莲等等。

识别技巧:

观察水果表面。自然成熟的水垢,表面颜色过度均匀。而催熟水果,局部颜色过深,表皮一般有斑点。

水果果肉软硬不均。例如外软内硬,香味比较淡或者有化学气味。都是属于催熟水果。

03 糖精浸泡水果

某些商家为了改变水果的口感,让水果更甜可口,使用了糖精浸泡。

如果是天然的糖,浸泡可能危害不大。但是,如果使用了甜味剂增甜剂,改变劣质水果的口感,危害就比较大了。

糖精浸泡水果,就是将没有成熟或者是低甜度水果浸泡糖精钠,这是一种非法添加剂,可以增加甜度。

目前市场上常见使用甜味剂,增强的劣质水果:有冬枣,杨梅,桃子,葡萄等等。

识别技巧:

口感区分。糖精浸泡过的水果,表皮甜味比较重,而果肉里面却比较酸涩。外甜内酸。水果果皮有可能破损或者褶皱,是因为浸泡糖精所导致。

04 以次充好的水果

水果以此充好,也是商家常用手段。买到一个很薄精美的礼装包装盒,看着里面的水果特别好,而下面可能有劣质水果。

这种以次充好的手段,大部分都是使用包装掩盖腐烂或者是劣质水果。例如礼盒底层垫厚纸板或者是泡沫板,这样可以减少实际水果的数量。表层防优质水果,下层混入腐烂水果,小水果或者是畸形水果。又或者是购买图片与实物不符,发货以低价品种代替高价品种的水果等等。

这些用包装来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的方法,也是屡见不鲜了。望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再被骗。

识别技巧:

在购买水果的时候,如果是购买礼品盒。拿到手里摇晃一下,听一下是否有晃动、空洞的声音。如果有空洞声,一般都是一次充好。另外,尽量拆箱检查底层水果,警惕过度包装礼盒产品。如果是网购,选择有售后保障的平台,还要留存证据,以便我们发现问题好维权。

05 假冒进口水果

买水果,想买进口的,然后商家就看中了这个心理,又开始欺骗了。

这就是央视曝光的另外一种水果骗局,假冒进口水果,贴假标签,虚标产地。

这类假冒进口水果的价格,都是比较高的。像以前,车厘子贵的时候,几十元一斤,真的很离谱。

一些不良商家,采取将国产水果贴上伪造的进口标签。比较常见的例如智利车厘子,新西兰奇异果,然后抬高价格卖给老百姓,以此牟取暴利。

目前常见的假冒进口水果贴标签,假产地的有:车厘子,奇异果,牛油果等高价进口水果。

识别技巧:

我们可以仔细检查标签,看是否规范。进口水果因为需要有中文简易标签,看有没有。然后通过水果的特征来判断,例如进口车厘子的果柄较长,颜色均匀等等。此外,我们尽量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低价进口水果。

购买水果时如何防骗?

下面给大家简单分享几个购买水果的技巧,减少被骗。

一看。看外观,警惕颜色过于鲜艳,表皮没有任何瑕疵的水果。

二闻。闻气味,自然水果有清香。化学处理过的,有刺鼻味药剂味。

三摸。摸手感,催熟或者染色水果表皮可能发黏又或者是特别的光滑。

四尝。尝味道,果肉与表皮甜度大,就要引起警惕了。

以上是本期的【家居】专题,感谢阅读,分享给更多的人!更多专题,欢迎关注“家居杂坛”,下一期再见!

【文字原创,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即删】

0 阅读:0
欣华玩转趣事

欣华玩转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