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
18岁便拿到了湖北省残运会100米蛙泳银牌。
然而,这只是他故事的一部分。如今,26岁的邢海自主创业,还收获爱情,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余凯锐 姜博/视频
不简单无臂青年当老总
10月19日,阳新城北工业园,邢海的公司仓库门口,他用双腿驾驶小车,起步、换挡、加速,将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如果残疾人能考驾照,我会第一个报名。”邢海笑着说,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做不到的事,就看愿不愿意去做。
“没有手臂会开车,还当老板开公司的,真没见过。”第一次见到邢海的人,没有不被他折服的。而熟悉他的朋友却说,他们从没有把邢海当做残疾人。
1991年出生的邢海是阳新城北工业园滑石村人。如今,他是阳新宏政商贸公司的老总。宏政是邢海父亲的名字,为了感谢和铭记父亲的恩情,5年前,邢海用父亲的名字注册了这家公司。
邢海个子不高,但满脸阳光。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不会发现,他永远无法抬起的双臂,只是一双义肢。
为了方便接听电话,邢海的左耳永远戴着一部蓝牙耳机。
19日是邢海公司成为李锦记代理商的日子,公司和李锦记在酒店一起举办了一场厨师交流会。到了酒店后,客人还没到,还没吃早餐的邢海用脚夹着筷子坐在桌子上吃完了一碗热干面。
吃面期间,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士纷纷拿起手机拍下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幕。得知邢海是公司老总后,许多人在震惊之余争相和邢海合影留念。
不幸事四岁触电失双臂
邢海在家排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当时,为生活所迫,邢海的父亲邢宏政和母亲周美霞拿着借来的97元到阳新县城摆地摊做生意养家。
因照料不过来,父母长期将邢海放在外婆家抚养。
1995年2月17日,是邢海一生不能忘记的日子。
邢海还记得,那天下着蒙蒙雨,他穿着雨鞋,跟小姨去荻田附近一家加工厂收面条。小姨干活去了,邢海拿了一点钱去买吃的。但在路边,一只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好奇地追了上去。鸡往路边躲,旁边是一个变压器,邢海浑然不知危险就在附近。
“啪”的一声,邢海触电后昏倒在地。
发现外甥不见了,小姨四处寻找。半个多小时后,恢复知觉的邢海挣扎着站起来,手却怎么也用不上劲。
“你去哪了?手上怎么拿那么多塑料袋?”远远看到邢海,小姨连忙走上前。
“我被电了。”邢海回答,双臂无力地垂下,所谓的“塑料袋”是手臂被烧伤的水泡。
小姨大哭起来,将他抱起,赶紧送到医院。邢海却用头,擦拭小姨脸上的泪珠。
双臂烧伤,邢海住院一个多月,最后的结果是双手被迫从肩膀处全部截肢。在医院里,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年仅4岁的邢海还不知道失去双臂意味着什么。但从小疼他的外公却无法释怀,半年后便郁郁而终。
不畏惧双脚游出金银牌
随着年龄增大,邢海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常人的不同。
在父母的鼓励下,邢海开始用脚代替手的生活。除了洗澡外,邢海学会用脚洗脸刷牙、端碗拿筷、写字。为了方便练习,邢海一直不穿袜子,夏天还好,冬天,两只脚冻得发裂。吃饭时,经常是吃一半洒一半,为了让邢海学会自强,在一旁的父母从不伸手帮忙。
由于身体的残疾,邢海变得敏感。
看着同龄人们在外面做游戏、玩弹珠,邢海只能躲在屋子角落眼含泪水。上学路上,有同学甚至揪住邢海那两只空袖筒玩。
“妈妈,我不想读书了!”在经历同学们的捉弄后,邢海流着泪说出了心底的想法。
“没有手你还有脚呀!”母亲抹着眼泪鼓励儿子,父亲异常坚定地告诉儿子,用脚也能生存。为了让儿子学会坚强,父亲买来了张海迪的书,念给他听。
妹妹邢烨比邢海小2岁,为了有个照应,父母有意让兄妹两人一起上学。此后多年, 妹妹一直是哥哥的“双手”,风雨里前行。
在学校里,父母为邢海特意准备了一张低凳子,方便邢海用脚夹笔写字。
2002年,11岁的邢海迷上了游泳。当时,读五年级的邢海到黄石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游泳训练班学习了两个月。没有双手的孩子,先天就不平衡,但邢海几天就学会了在水中平衡。
初中毕业后,邢海回到黄石体校继续学游泳,参加残疾人运动会。由于成绩突出,一年后他又被送到省队继续训练。
后来,邢海还到云南游泳俱乐部训练一年。在那里,邢海认识了许多残疾人朋友。
训练很辛苦,一天要在水里泡5个小时。但水里的拼搏,锻炼了邢海的体魄,也让他斩获两块金牌、一块银牌。黄石市残疾人运动会,他获得第一名;省残疾人运动会,他是第二名;全国比赛,他是第5名。
不将就搏击长空圆梦想
游泳让邢海找回自信,他开始与更多人交往。2010年,考虑到年龄增大,邢海离开游泳队回到阳新。
起初,父亲想让邢海拜个师傅学算命,他认为,即便再差,将来还有碗饭吃。可邢海却有自己的想法。
2010年9月7日,邢海从父亲那里借来3万元作本钱,上门推销饮料、热狗。
出门前,邢海让家人将饮料、热狗放进书包,帮他挂到肩膀上。挨家挨户推销时,他让顾客自己给钱自己拿东西。身残志坚,许多人都被这个满脸阳光的无臂青年折服了。
跑遍了阳新的大街小巷,一个月下来,邢海赚到了2000元钱。
第二年,邢海邀上三位同学,做起了饮料批发生意。期间,邢海吃够了苦头。有一次送货,邢海从车上一头栽倒下来,口吐白沫,昏了过去。他被送到中医院整整住了一个星期,但出院后,邢海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又开工了。
2011年8月4日,酷暑难耐,邢海和一个员工一起从武穴拉来一车油和大米,送到大冶一家酒店。当时的气温40OC,大米有100袋,酒店仓库在三楼,但邢海没有半句怨言,一次又一次背米上楼。
50次上下楼梯,衣裤被汗水浸透,但邢海和员工硬是背完全部货物。酒店经理当场表示,今后店里的油和大米就由邢海一家送。
邢海说,做生意要按市场规则运作,而不是靠别人的怜悯。靠着吃苦和坚持,不服输的邢海挣到了第一桶金。
2012年开始,邢海生意越来越好,成立自己的公司。为了感恩父亲,他以父亲名字来命名——阳新宏政商贸有限公司。
“妈妈总是说我精彩极了,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爸爸总说我糟糕透了,给了我发奋进取的动力。”邢海说,虽然他没有双臂,但他站在父母这两位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邢海的公司有2个仓库,员工7人,还有8辆车,一年的营业收入近千万元。
不仅如此,创业途中,邢海还收获了爱情。2012年,邢海一次去送货,被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虞新苗的长辈相中。长辈将两个年轻人介绍认识,自立自强的邢海赢得了虞新苗的好感,两人喜结连理。
今年3月,儿子安安出生,当上父亲的邢海,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逗弄儿子。
但在邢海心里,不能给妻儿一个拥抱,是他最大的遗憾。现在,他只希望儿子以后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不让父母担忧,不拖累社会,有能力就帮助更多人。”邢海说,上帝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折断了你的翅膀但会从别的方面补偿你,即使身体残疾,也不会将就过一辈子,是雄鹰,一定要搏击长空。(东楚晚报记者 余凯锐 贺介飞/文 汪泽栋/摄)
领略阳新风土人情 纵览天下风云舆情
阳新风情(微信ID:hbyx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