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湖南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五个,我是排行最小的老幺。作为父母最疼爱的幺儿,从小到大我都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首先就是在吃穿上,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能够吃个不饱、穿个不冷就是很不错的人家,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面的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主要还是父母勤劳,哥哥姐姐们团结一致的结果。这样一来,我这个最小的孩子,不管是吃还是穿,都尽量用他们眼里“最好的”来对待。
可以说,从我开始学着走路、懂得点事情开始,在别人眼里,我身上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其实在农村,素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提醒我的父母,不能过分溺爱孩子,那样其实就是在害他。
而我稍微懂点事开始,身上表现出来的情况还是让父母很欣慰的,并没有太多的骄奢性格,而且还表现得相当的温凉敦厚。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熟人都夸我,说这孩子是个“受惯”的人,将来肯定会有出息。
过完了几年无忧无虑的童年,我是6岁那年开始上小学的,学校也就是在本村,同学们也都是村里的玩伴。
而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我就显露出很不错的天赋,老师教的东西听一遍基本就能记住,每次考试都能考到第一名。
于是,穿好吃好的我再加上成绩优异,不出意外地成为同学们眼里的“大哥”。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我的那些个“享受”也真的太普通,无非就是有两件的确卡外套,身上的衣服也没有补丁,吃的还是“净饭”(也就是不掺杂粮)而已。
但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如此普通的生活,也是绝大多数人眼里的“好享受”了。
再加上我的成绩不错,于是,我就经常成了老师嘴里的“优秀代表”,每当要激励某个同学时,老师就会把我提出来,让人家多跟着学点。
对于老师同学们的“厚爱”,我当然也是却之不恭,潜移默化中,我的眼界也要高大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样,孩子们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我们那一帮小伙伴也在吵吵闹闹中成长起来,一转眼就到了小学五年级。
那时候的小学还是五年制,也就说,下半年就要上初中了,在我们当地,也会有一部分同学就此辍学回家务农的。
那天的语文课,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就是《我长大后要做什么》。老师布置完之后还反复交代我们,一定要写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能随意捏造。
在我们那样的农村小学,语文写作确实是一个短板,尤其是小学五年级的写作水平,大家都谈不上什么修辞手法,反正就是按照老师安排的字数要求来“填空”。
我的语文原本就很不错,写作方面也颇有点天赋,稍微思考了一阵,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写起来。
尽管老师反复交代我们要写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但我还是写得很“高大上”——长大后要当医生,要给世界上所有的病人治病。
之所以有这种宏大的愿望,主要就是我爷爷的身体不好,从小到大,我几乎都是闻着爷爷喝的草药过来的。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心里就对当医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想法虽然宏大,却也的确是我心里的真实想法,写起来也就没有太大的难度,写完之后自己还反复读了几遍,自认为相当满意才交卷。
大家都陆续交卷了,老师随意挑了几张出来看了一阵,最后竟然在讲台上捂着嘴笑了起来。
那个年代的小学师生关系很融洽,在学校是老师,放学了很可能就是叔伯,既然老师都忍不住笑了,同学们自然就更加起哄,问老师看到什么好笑的。
老师也是实在憋不住,便把那张稿纸拿出来放在讲台上,然后憋着笑念了起来:
我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要嫁给黄小关,因为他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身上穿的衣服永远那么整洁,学习成绩也一直那么好……
老师这段文章刚刚念到这里,教室里顿时就哄堂大笑起来,所有的眼光都聚集在我身上,那一刻,我简直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
要知道在那年代,男女同学之间有一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实实存在的鸿沟,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小毛孩子,男女同学之间很少有一起说话玩耍的。
偶尔有哪两个男女同学多说几句话,就会被别人指指点点地“拉郎配”,那可是孩子群体里最恼火的事情。
但令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哪个吃了豹子胆的女同学,甚至还在作文里写出来,说自己长大后要嫁给我。
趁同学们都在哄笑,为了表达我的无辜,我马上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这是谁写的作文,我要当面骂她一顿。
老师当然不会把作者告诉我,只是笑着让我们不要当真,还说这同学值得表扬,能够大胆把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写出来。
就这样,老师念了一段文章后,还把所有的卷子都收走了,也就是说,除了老师一个人之外,就没有人知道那篇作文到底是谁写的了。
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自然就成了所有人取笑的对象,这桩无头公案,让我浑身是嘴也分辨不清,甚至还有种越描越黑的感觉。
我心里就在暗暗发誓,要是让我知道那篇作文是谁写的,肯定得让你好看。
这个谜底第二天就揭开了,而且还让我始料未及的是,竟然还是人家主动承认的。
第二天早上到学校,依旧是晨读课,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已经有了三几个女同学开始在朗读了。
她们见我进来,显得很有点神神秘秘的样子,一边看着我,一边装作在读书,最后还是在我的逼问下,有个叫春燕的女同学对我说:那篇作文就是我写的。
春燕也是我们湾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这么些年来,我和她倒也确实没有什么冲突,主要是他父母对我很好,路上遇到时都会和蔼地和我打招呼。但我怎么也想不到,春燕竟然会在作文里写道“长大后要嫁给我”。
我一听就火了,指着春燕吼了起来:好你个厚脸皮,你等着,放学后我让你好看。
这样的话在孩子们之间并不奇怪,春燕应该也没有放在心上,但好不容易放学了,心坎里一直惦记着那事的我,瞧准春燕不注意,直接从水田里抓了一把稀泥糊在她头上。嘴里还恶狠狠地说:
你不是说将来要嫁给我么,我给你糊个泥巴头,看你还想什么不着边际的念头。
春燕被我的一团稀泥给吓傻了,只能一边哭一边骂朝家里跑。看着她那狼狈像,我才觉得自己出了口恶气。
但从那以后,我和春燕就再也不搭理对方了,虽然后来一起上了初中,却也不在同一个班,干脆就当作对方不存在。
初中毕业时,我和春燕竟然都考上了中专,而且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师。
这样一来,从小学到中专,我们都是同学,虽然初中三年不怎么打交道,但那份同学情还是慢慢凸显出来了。
在中师的三年里,我和春燕慢慢走得近了,比如一起坐车去学校,放假的时候也会约着一起回家。
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在学校也会帮着我洗洗被褥之类。一来二去,我和春燕还真的成了恋人。
中专毕业后,我们又同时分配到了乡里的中学当老师,这么奇妙的缘分,我们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一起上中专,再到如今成为同事,还有哪种友谊能比我们更熟悉?
我和春燕是95年结婚的,新婚之夜我还在追问妻子:小学五年级时,你就说长大后要嫁给我,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但妻子并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至今还是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