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于2月14号晚上8点前,我国海上钻井突破千口大关

诸葛点兵 2025-02-15 16:58:15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成功发现了10个亿吨级油田和19个千亿方级气田,铀矿、铜矿等资源大幅增加。特别是在锂、稀土等战略矿产领域,有了重要突破,助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氢气生产方法,成功克服了传统制氢技术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该团队研发了一种铂-铱双金属催化剂,通过在较低温度(270摄氏度)下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清洁氢气,不仅提高了氢气产率,还有效避免了二氧化碳的产生。

第三、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开发了一种实时监测全球珊瑚礁健康的新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科学家能够在,珊瑚礁面临气候变化威胁时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减缓珊瑚礁的退化。第四、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成功揭示了植物辅酶Q的合成机制,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了,可以合成辅酶Q10的水稻。辅酶Q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合成能力下降。水稻通常合成辅酶Q9,而通过基因编辑,研究团队使水稻能合成辅酶Q10。

第五、《自然》期刊近日发表的一项粒子物理学研究,揭示了迄今为止,检测到的最高能宇宙中微子,其能量,约为先前检测中微子的30倍。该研究由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项目报告,表明这些高能粒子,可能来自银河系外。第六、中国海油近日宣布,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创下多个历史纪录。海上钻完井技术突破推动了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恩平21-4-A1H井创造了海上井深最深、水平位移最大的两项“全国之最”。第七、山西神池县大学生创业中心,成功安装全球最大穹顶钙钛矿光伏屋顶系统,利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实现钙钛矿透光光伏组件与建筑穹顶形态的创新融合。预计该项目年发电量2.53万度,累计发电量63.17万度,可节省标准煤25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0吨,相当于植树25268棵。

第八、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创新设计了锂载体分子,为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提供了一种全新修复方法。当电池中的锂离子消耗殆尽时,通过注入锂载体分子,类似“打一针”的方式,能够精准补充缺失的锂离子,从而恢复电池容量并延长电池寿命。第九、2月13日,西延高铁铜川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47座隧道全部贯通,西延高铁建设进入加速阶段。项目进展显著,路基工程完成87%,无砟轨道完成38%,桥梁工程完成95%,新建站房已全面开工。

第十、2月13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的预制舱室生产车间正式开工。与首艘邮轮相比,H1509的预制舱室数量增加了近200间,整体预制率提高了6.8%,但生产周期保持不变,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在大型邮轮建造上的高效和模块化进展。目前,第二艘邮轮已完成全船贯通,进入内装及设备系统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正式交付,并计划于今年4月首次起浮。第十一、复旦大学团队通过创新的“熟化诱导嵌入方法”,成功合成了铱/铈嵌入式负载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贵金属使用量。这一催化剂在PEM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中表现出色,长达6000小时的测试表明其有效防止了铱颗粒的溶解、脱落和团聚,显著提升了绿色氢气的生成效率。

第十二、2月10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交付了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GREEN RIZHAO”轮,成为国内首艘实现建造全过程零碳排放的新造船舶,荣获中国船级社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该船总长225米,宽32.26米,设计航速15节,具备优良的货舱密封性和干燥性,确保纸浆运输安全。第十三、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近期,项目进展迅速,1月23日综合交通中心车站完成封顶,标志着土建主体施工完成。同日,第四跑道正式启用,白云机场进入“四跑道时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四个跑道的机场。
0 阅读:2
诸葛点兵

诸葛点兵

前有三国诸葛亮,后有诸葛点兵,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