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表态!港口交易生变,态度已定,不再左右摇摆?

小晓娱事 2025-04-09 09:42:53

4月初,原本应该完成签署的港口交易悄然“跳票”。作为主角之一的李嘉诚,却在交易时限过后,首次公开露面,却只字未提这场舆论风暴的核心。

相反,他出现在镜头前的,是一个状态良好、语气温和、面带笑意的商界长者。他聊的是慈善,谈的是医疗,还宣布向新加坡捐赠价值千万的肝癌治疗设备,仿佛那场关于43个港口的风波,从未发生。

但熟悉局势的人都明白,沉默,有时就是一种态度。

❖ 港口交易,被摁下“暂停键”

这场原定于4月2日完成的交易,涉及将长和集团旗下的43个港口出售给包括贝莱德在内的美资方。但就在签约前夕,交易却戛然而止。

原因?中方反垄断审查启动,涉及国家安全的红线被触碰。李嘉诚作为港口拥有者,在中美对峙的大背景下,想要悄悄完成这桩交易,无异于走钢丝。

而交易的另一主角——贝莱德,在这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直到3月31日,该集团董事长Larry Fink才发声“撇清”:主导者其实是意大利MSC,我们只是协助增强控制权。

但谁都知道,这个“控制权”才是真正令中方警惕的地方。贝莱德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美国对外经济的打压力度,早已让所有人心知肚明。

❖ 李嘉诚的选择:不说话,也是一种“说话”

在这敏感节点,李嘉诚避谈港口,只讲慈善,是有深意的。

他明白,这场博弈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财团之间的交易,而是中国与美国在经贸、安全、战略上的一次“过招”。而自己只是其中一枚重要棋子。

一旦贸然推动交易,轻则股价动荡,重则被定性为“勾连外资”,李家几十年经营的声誉和资产都将陷入风险。可若公开终止交易,又可能触怒美方,面临高额违约金甚至报复性制裁。

现在,“不说话”就是在向中方交出主动权——让国家决断,让政策定向。

❖ 李家下一步,如何破局?

业内人士分析,李嘉诚可能正在为后续几个方向做准备:

拖延战术,事缓则圆。等风头过后,再根据局势决定是否继续与贝莱德推进,或是调整合作对象。

削弱美资主导权,引入多国资本稀释控制。比如让中方企业也持有部分股权,以换取话语权和政策安全。

出售“边角资产”,保住核心港口。如果官方认定交易涉嫌垄断,部分资产出售可能成为折中方案,李嘉诚也能以“不可抗力”规避部分违约风险。

从他的第二代布局也能看出,李家其实早有“切割”动作。李泽楷高调声明,电讯盈科与长和没有股权关联,意在把优质通信资源从交易风险中剥离出来。

这一切,都说明李嘉诚在悄悄“撤退”。

❖ 不再做“墙头草”,李嘉诚立场逐渐明朗

港口交易表面是商业合作,实则已成为中美战略角力的风眼。而李嘉诚如今态度明朗:不再亲自推动、不再硬扛风险、不再站在风口浪尖做平衡木,而是选择退一步,给中方决策让路。

他这次“露面”,更像是一种姿态的释放:不再摇摆,尊重国家利益,寻求共同方案。

对于他来说,这不只是一场交易的“终止”或“延期”,更是一次声誉的自保、一次方向的回归,也可能是一次家族利益的重新梳理。

也正是这份老辣与沉稳,让李嘉诚依旧在风浪中稳住了身形。

0 阅读:16
小晓娱事

小晓娱事

看世间事,听天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