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十三
编辑|苏打水
今年的春节档给观众带来最大惊喜的,无疑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这部电影不断刷新着国产电影的纪录,成为首个突破100亿票房的国产电影,创造了动画电影乃至国产电影的里程碑。
不过,随着《哪吒2》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还有一些电影更·被衬托成了“小丑”,用“烂”挑战着观众的底线。
其中最令观众失望的一部,当属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
这部影片目前的票房才过10亿,还不到第一部的一半,排片率更是降到了2.3%。
而豆瓣上的评论更是漫天差评。
原本以为《封神2》是彻底打开了中国神话巨制电影的大门,没想到断崖式下跌的水平,又将大门关上了。
01剧情单线程,人物降智《封神2》紧接第一部的剧情,讲述了姬发(于适饰)逃回西岐后,殷商与西岐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而看完电影我只想说,说好的高燃动作戏场面呢?说好的激烈交锋的战斗呢?
整部影片平铺直叙,危机感、紧迫感没有,降智的情节倒是比比皆是。
姬发带人偷袭殷商大军,方法简单粗暴,就是偷走魔礼青的武器,吸引注意。而偏偏他们真吃这套,四个巨人全跑去追武器了,营地乱成一团。
体型占领高地,智商全片盆地,叹为观止。
见招拆招、有来有往不存在的,你揍我,我开外挂,一来一回,战争就结束了。
不过最令人发笑的不是剧情,是特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殷郊的法相。
幕后主创说参考了蓝色琉璃,结果影片中蓝色的身子糊成一片,看不出一点质感,红眼睛与头发更是平添喜感。
这造型更像是红毛猩猩,行走的燃气灶火焰。
剧情薄弱、特效失败还只是一方面,真正的“重头戏”,在感情线。
02感情线莫名,重点跑偏“战火西岐”,战争主线没讲明白,感情线却成了第二部的主旋律。
姬发带领的西岐与邓婵玉(那尔那茜饰)率领的殷商大军一交手,两个人就将战争场面变成“二人世界”。
他们先是一起坠崖斗凶兽,接着一起坠河,姬发救邓婵玉并选择投降,而邓婵玉表面配合闻仲(吴兴国饰)放姬发逃生,实则帮助他保护西岐。
两人在篝火映照中暧昧对视的场面,看得人满头问号,这对吗?
最后的结局更是塑造,姬发为爱犹豫、邓婵玉为爱牺牲。
还真是一个独立、强大、自我的女性角色都不给观众留下,再英武、骁勇,都得听着情歌死在男人怀里。
这样的女性角色被“牺牲”,让观众无比费解。
什么时候国产电影才能摆脱,各类题材都能变爱情片的俗套设定。
03口碑破碎,神话难续眼下《封神2》的豆瓣评分已经降至6.0,票房与口碑都说明了,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态度。
第二部整体的主线是西岐与殷商交战,但影片对战争的表现过于肤浅,反而影片花了大量的片段刻画姬发与邓婵玉的感情纠葛,众多角色集体降智,人物弧光更是免谈。
从剧情到特效,质感都令观众大失所望。
而早在路演现场,就有观众因为电影质量问题,贴脸开大乌尔善。
但乌尔善的回应,并没有让人看到他诚恳接受观众意见的态度。主创人员将自己当做救世主,把观众当韭菜,一边标榜自己打造神话史诗,一边号召观众继续支持。
观众不是冤大头,真正值得观看的电影,所有观众都是影片的“自来水”。
就像饺子导演在采访中说:电影不是拍给导演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电影不是主创的自娱自乐,想要观众的支持也不是凭影片中加一句感谢的字幕,就能让观众继续为它买单。
电影是不是用心,观众看得见,影片好不好,观众的心中有评判。
04结语《封神2》的口碑滑铁卢更加证实了一些问题。
影片的质量才是收揽票房与口碑的核心,无论是流量主演,还是大肆宣发,都不如观众的口口相传。
“封神三部曲”才到第二部,就已经偏离观众的预期,很难不让人为第三部捏把汗。
而真正想要挽回口碑,那么第三部势必要在打磨剧情、特效制作上下功夫,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电影制作方式下,真正的神话传奇。
所以,你觉得这部电影值回票价了吗?
二手科学家
指引:蓝精灵与格格巫。
看上去很美
挺好看,瞎比比
野身文神
花钱看的不过是些虚假特效而已,要看他影片讲的是些什么内容和编导的思路,那抢先版就够了[呲牙笑]
多少有点毛病
523那中间一片人中胡,你看它像不像个大佐啊[得瑟]
雕刻时光
宣传的时候夸成了一朵花,电影上映呈现出来的是一坨屎。花钱买票的观众应该向导演和电影发行公司索赔
用户10xxx62
蛮夷有什么智商[得瑟],拍得烂不奇怪[得瑟]
狮身人
四大天王形象不够黑猴里四大天王的一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