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瓜田李的猹
编辑 | 沐语纪史
有魔鬼公路之称的318川藏线,被无数探险者称作“此生必驾”。
它穿越了辽阔的平原、巍峨的高山以及皑皑的雪山,沿途景观绝美雄壮,引得旅行者们趋之若鹜。
在景观之外,每当人们路过川藏线上的一座大桥时,总会看见难以理解的一幕。
空无一人的大桥上,摆满了鲜花、水果,路过的小学生会立正敬礼,司机会洒下酒水,车辆则统一鸣笛三声。
这座桥就是曾经我国唯一禁止拍照的大桥“怒江大桥”。
而行人和车辆之所以做这些颇有仪式感的动作,其实是因为这座桥背后广为流传的故事。
进藏之路难于登天“怒江大桥”背后的故事,其实要从建设川藏线路说起。
75年前,刚刚成立几个月的新中国,面临着两个艰巨的挑战。
东边是抗美援朝,西边是大军进藏。
而西藏是我国的边防前哨,也是战略屏障,进藏迫在眉睫也势在必得。
但那时候的西藏,是全国唯一没有通路的地方,入藏之路难于登天绝不夸张。
民国有文献描述当时西藏的交通:“乱石纵横,人马路绝。”
那时进藏汽车最多通到雅安,而从雅安到拉萨,往返要一年之久,期间还要经过众多雪峰、激流,很多人都把进藏之路比作“上天”。
这种情况下,伟人下达了指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根据测绘,这条进藏路东起雅安,西至拉萨,要翻越1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建设难度极大。
而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当时驻扎在四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
就这样,操枪用炮的18军官兵,拿起了钢钎大锤,身经百战的步兵,当上了凿山开路的工兵。
除了18军以外,还有两个施工局,以及大量的藏汉民工,初步估计有10余万人。
昔日的中国,还不是“基建狂魔”,没有大型器械,只能靠人力征服山川河流。
战士们拿着铁锹、钢钎,面对山洪、泥石流,还要忍受高寒缺氧的危机。
但他们一步未退,徒步行军,日夜抢修,仅用10个月,就修复了雅安至马尼干戈687公里公路。
血肉之躯开凿通天路之后,18军派遣52师作为先遣部队,向甘孜进军,势必要一路挺进西藏。
战士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接连克服了大渡河、青衣江。
在过江时,战士们甚至把汽车拆了,肩扛零件走在激流中,过了岸在组装起来。
1951年,部队到了雀儿山,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
当时是11月底,雀儿山的冻土足有一两公尺,战士们首先采用火攻的方法,软化路面冻土层。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链接已附文末
但雀儿山海拔5000多米,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在大的火苗也只能烧表皮。
为了尽快打通雀儿山的路,解放军战士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抡起钢钎大锤,放上炸药,人力开辟通道。
极寒条件下,战士们手和钢钎冻得粘在一起,抡一下虎口就震的鲜血淋漓。
打炮眼的战士,每天要先爬上4千多米的山顶,把绳子捆到自己身上吊下来,在石壁上挂起密密麻麻的绳索软梯,悬空从山顶一层一层打炮眼。
而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危险性极大,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塌方、碎石,每放一炮几乎都会有人受伤。
炮班一位叫张福林的班长,负责装填炸药时不幸被滚石砸中,鲜血染红了雀儿山的冰雪。
抢救时,他阻止了医护人员打针,坚持要为国家省下一副针剂。
牺牲前,他指着自己的口袋,用仅有的4元5角钱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战士们不怕牺牲,不怕艰苦,舍命也要把这条公路修道拉萨。
除了英勇的修路战士,还有运送物资的藏汉民工,承担后勤、医疗的文艺女兵,他们一样不畏艰苦,翻雪山、踏冰河。
众志成城下,雀儿山终于打通了,为了打通这个绝险关隘,300多名忠魂埋骨于此,青春和生命与雪山同眠。
但顾不得悲伤,战士们还要继续迎难而上。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链接已附文末
英雄无名,历史有痕,人民牢记修路时,很多藏族群众,自发送来干粮和吃食,但解放军战士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修山路本就消耗巨大,但交通不便,物资很稀缺,战士们只能不断减餐,后来干脆勒紧裤腰带,实在不行就挖野菜充饥。
部队里地勘探队食宿尤为艰难,他们为了尽快找出最合适路线,走过沼泽地,穿过原始森林,攀爬悬崖峭壁,体力消耗巨大,
但他们坚持吃野菜,睡野外,回来时每个人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的付出是可喜的,确定了海拔低,资源丰富的公路路线。
在铁路修成前,战士们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怎么通过水流湍急的怒江。
怒江两岸都是垂直峭壁,根本没有修路的条件,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猿猱欲渡愁攀援”。
最后经过勘探工作组的考察,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岩石下的山洞,经过测算,这个山洞炸平后,可以提供架桥的条件。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链接已附文末
就这样,战士们开始渡河,然后在对面用老办法,悬挂着打炮眼,进行爆破。
但在怒江上,危险系数再次扩大,渡河、爆破,无数战士牺牲在了这里。
但他们高喊着“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口号,将一座87米长,高40多米的钢架桥架在了怒江两岸。
如今的怒江大桥旁,写着英雄阵地,还保留着一个老桥墩。
在守桥部队和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书面记载,在一本名叫《雪域长歌》的书中可以找到。
说是建设怒江大桥时,一位战士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入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
之后无论怒江搭桥如何加固修建,这个桥墩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作为丰碑来纪念修川藏线的战士,清明节,百姓会在桥上系上洁白的哈达。
信息来源:环球网,链接已附文末
路过的司机和群众,也会自发鸣笛,献上鲜花、吃食,纪念牺牲的战士,以及当年修筑川藏公路献出生命的先辈们。
结语川藏线是中国最美国道,有着最美的秋色,景色背后,亦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在没有任何大型器械的帮助下,先辈们用4年多的时间修成,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路两旁,4000多名筑路英雄长眠于此,每修通1公里就要牺牲2个人,可以说先辈用自己的血肉铺就了这条神奇的天路。
不仅如此,很多筑路英雄的后代都留在这里,投身西藏建设,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昔日的天险要道已变成宽阔坦途,汽车、火车、飞机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也已在西藏织就。
当年百废待兴的中国,终于在无数先辈的努力下,浴火重生,
这就是中国力量,生长在这样的强盛国家,我们何其有幸。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人民日报:《怒江大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2021-07-23
2.环球网:《很多人开车经过这里,都会鸣笛献花,只为……》,2021-07-19
3.光明日报:《川藏线上山河壮丽,这些人不能忘》,2021-07-25
4.人民资讯:《川藏线上神秘的怒江桥:为何是我国唯一不能拍照的桥?》,2021-10-22
5.昌都发布:《老照片:怒江桥的故事》,2017-07-02
6.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川藏公路: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故事》,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