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北京)将在北京云上美术馆开展

鱼迅 2024-10-29 12:30:42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北京)将在北京云上美术馆开展

展览名称: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北京)

学术顾问:杨飞云

学术主持:朱春林

艺术总监:石 磊

策 展 人:郝青松

特邀批评:刘文炯

艺 术 家:井中月

主办机构:北京云上美术馆 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文促会艺术科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机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 李可染画院数字与创新艺术研究院 中国抽象艺术联盟 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日—2024年11月17日

开幕酒会:2024年11月2日15:30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北京)由北京云上美术馆、郑州彩虹盒子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文促会艺术科学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李可染画院数字与创新艺术研究院、中国抽象艺术联盟、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协办。

艺术家通过“要有光”这一系列作品,探讨了光在视觉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光,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媒介,不仅揭示了宏观世界的壮丽,也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艺术家用画笔捕捉光的瞬息万变,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光与影的梦幻世界。

“星丛系列”则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与探索。在这个系列中,井中月摆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创造了一个不可控、更宏大、更神秘的世界。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置身于一个未知的宇宙之中,感受那份超越现实的震撼与美感。

“无人区系列”聚焦于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象,如荒岛、湖面、戈壁滩等。然而,随着创作的深入,艺术家将这一系列的视野拓展到了宇宙的其他角落,如遍布陨石坑的天体。这一系列作品深受至上主义的影响,尤其是马列维奇关于绘画脱离地球束缚、追求自由的观点,并通过这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井中月通过描绘星空与大地这些宏大的主题,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或想象的抒发,更是一种对精神信仰的追求与颂扬。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井中月的作品在题材上实现了创新。他选择了宇宙星空与广袤大地作为创作对象,这些元素古老而永恒,在他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这些景象,更是在探索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这种题材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视角。

其次,井中月在绘画技法上同样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他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视角限制,引入了仰视与俯视的新视角,使观众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感受星空与大地。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至11月17日结束。

前 言

一般而言,世界由天、地、人三部分构成。中国古代的整全世界观追求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西方世界在反思现代性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当代哲学家也提出要回到天地神人的古典世界关系。天、地、人,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关系结构,一旦其中一个因素发生突变,就会带来整个结构的坍塌以至成为废墟,比如现代性废墟正是人本主义带来的历史危机。

毫无疑问,在被造物的世界里面,人类是最尊贵的存在,也是万物的管理者。但是,人性的张扬不可以越过稳定世界关系结构的界限,人文主义如果成为人定胜天,现代性的异化就不可避免。如此看来,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稳定是一个理想关系,现实中只是相对稳定,张力之间的平衡蕴含在稳定之中。因为人性独有的自由意志,破坏稳定关系的往往是人类自己,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是人性危机和人性灾难。试问,瘟疫和战争哪一个的源头不是归结到骄傲的人性本身?

如果,所有人类忽然离开世界,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当世界独有天地,会是怎样的景象?

井中月的艺术作品从此处切入,设想了一个独有天地的伟岸世界。大地广博无垠,星光灿烂辉煌,天际神秘高远,从亘古直到永恒,都是应然的样子。作为人类,芸芸众生寄生于世大多苟且偷生,几乎已经忘记了都市之外自然本来的模样,也不曾想过人性的纯粹和干净是什么?满目皆是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所以,需要有一种方式比如艺术,唤醒我们人性中沉睡的良知,让我们从超越的视角审视内心,追问世界本来的景象。

井中月的作品分为三个系列:要有光、星丛、无人区。自上而下,也自内而外,描绘了一个未被人类干扰的天地世界,伟大而壮观,与现实中熙熙攘攘的人间世界分别为圣。

当世界独有天地,只是一个假设,但为了其中人性的归回,主动假设就成为充满张力的理想。世界需要乌托邦,正如人性需要回归。

郝青松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

迸发•撕裂

——写在《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开幕之际

偏远山区,米当珍珠,水当油,人们却甘愿送油进庙,续燃神案上的灯。

长明灯,暗喻香火,象征光明。

1.光明

光明。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绘画领域亦然。画家们观察思考,格物、致知、理性,一代代,前赴后继。一个阶段以来,画家们在光照下,描绘包裹在景观、物件外围的光线,重新定义景物的形态、质感,以期营造出逼真的视觉体验,再现逼真的现实世界。

井中月独辟蹊径,他仅仅表现光。

井中月仅探询笼罩在表现对象表层的光,他仅捕捉照亮客观世界的光,他仅描绘普照人类的光,他仅讴歌人类心中的恒久之光。

2.迸发•撕裂

光,显示出井中月绘画主题的坚定、清晰,显示出他表现手法的单纯、直接,也显示出他体验的深度、思维的精微。

直面画布,井中月以自己的方式来分割、围合。他分割出新平面,形成新单元。这些新的单元,即在画布上围合出来的新空间。而分割、围合这些空间临界处的线条,纠葛、撕扯着,撕扯出了新的形状,也撕裂了画面的视觉“乾坤”,偶然、神秘,溢彩流光,光芒逼人,直逼人心。

井中月不仅在现成的画布上分割、围合,他还拼接、组合现成的画布,建构出新的视觉形式,构建出光的神圣秩序。因此,在井中月单纯、直接的画面品质中,蕴含着无穷的遐想空间。

此间,一团迷雾,缓缓升起:在井中月的绘画中,撕裂和光,此二者间,暗含着层次的矛盾性,是在撕裂画面后,迸发出光?还是在光的迸发过程中,画面被撕裂?上述答案,都蕴含在井中月的视角之中。

3.平视•仰视•俯瞰

翻开美术史,从主动性的角度看,与光联系密切的画家,至少有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皮埃尔•苏拉热 (Pierre Soulages)、赵无极、马永强等。其中,威廉•透纳是对特殊景观的主动概括,处理手法的抽象性,致使其画面凸显了光感、崇高感。他的视角,属于平视。皮埃尔•苏拉热是在画布上协调黑色材料的形式秩序时,被观者窥到了材料间隙里面的光。他的视角,也属于平视。马永强在突破自己飞沙语言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与宇宙之光的契合性,进而确立为自己的艺术主题。他的视角,也属于平视。赵无极负笈海外,获艺术之寰球视野,杂糅东西方艺术媒介技法,再反观、遥思故土文化之精神。他的视角,属于仰视。

井中月的视角,属于俯瞰。因为光本身就是他的绘画表现对象、主题。就目前来看,井中月的系列作品有《要有光》《星丛》《无人区》。如果《要有光》系列是主题的话,后二者就是拓展开来的个案研究。其中,《星丛》系列是正面个案,《无人区》系列属于反向个案。在《无人区》系列中,地表干涸、开裂的现状,正契合于他分割、围合成的画面新单元。开裂,即分割;每一个裂片,即画面的新单元。在潜意识层面,井中月选择了该个案。

在井中月的观念中,如何观看、处理光源,都是他确定了视角之后的事情。

如何观看光源本身。直视光源,会刺眼、炫目,继而看不见、辨不清其周边的世界。若失去光,就没有视觉艺术,也将难以达成精神、观念层面的交流与互动。这也是井中月观念绘画的潜在驱动力。所以,对于光自身形状的描述,他多从于想象,这种特点也为其共情的宽泛度,提供了可能。在井中月的观念中,没有光,便没有了光与光照区域的关系。因此,他开宗明义为光写真,作光的视觉传记。

井中月认为,只有单纯聚焦于光本身,才可能让观者心无旁骛地去思考光与自身的关系。因此,井中月赋予光以绝对的地位、无穷的能量,让光回到光本身,旨在召唤大众。此视角下,光终将迸发出超然之力,并撕裂一切障碍。

刘文炯

河北传媒学院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2024年8月18日星期日夜写于昌平十三陵

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改于后沙峪

部分参展作品

—— 要有光 ——

连续性瞬间 要有光系列 150×200cm 布面综合 2023年

—— 星 丛 ——

破碎虚空 星丛系列 120×120cm×7 亚克力综合 2024年

—— 无人区 ——

别的天体上 无人区系列 45×60cm 木板综合 2022年

郝青松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

担任多项国际艺术展览顾问及评委,多家媒体专栏撰稿人,批评写作聚焦当代艺术转型与思想史转型问题,倡导当代艺术的价值观更新。

学术论文:《中国当代艺术的政治诉求与现实焦虑》《走出意识形态——社会学转向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视野》《废墟之中,艺术何为——当代艺术转折时刻的价值思考》《前卫,还是庸俗?——消费社会与抽象艺术》《谁之立法——当代艺术史写作的主体价值与知识生产困境》《未完成、不确定、修正与批判——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现实存在》《废墟艺术——追求终极和正义的当代精神性艺术》《当代艺术的价值选择与意义确认》《自然•社会•人性——废墟景观生态逻辑分析》等。

展览策划:

处境与关怀——第五届爱德艺术展

但丁在中国——当代艺术展

表现的形状——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

万物有时——国际当代艺术展

我们是谁?——高更沉浸艺术展

塞尚•四季——大型沉浸式艺术展

疗伤一代——妮可•巴菲特亚洲大展

……

井中月

1990年,生于河南,现居北京、天津。

201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7年至今,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论文:《一切历史都是观念史——作为一般文化史的艺术史学史》《泛化再现——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再现逻辑及其问题》《平行发展——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艺术演变》《风格学与图像学的争论——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的理论分野》《目光的变迁——从上帝之眼到机械之眼》《西方艺术“现代性”的两条路径——现代主义与前卫艺术》《现代主义本质——格林伯格式艺术叙事》《西方艺术史叙事中的“再现”转向——模仿、再现主义、仿像》《艺术之后的艺术——艺术终结论的产生与艺术史叙事的转向》等。

作品:要有光、星丛、无人区等系列

个展

2024 当世界独有天地——井中月观念绘画巡展(郑州)

群展

2020 第二届京津冀青年艺术双年展

2021 时代新象——南京青年美术邀请展

2021 大艺无形——中澳艺术家邀请展

2021 第十一届“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

2022 世界——当代中国艺术展

2022 无涯惟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第三届作品邀请展

2022 “构•叙—视觉茶经”——当代艺术作品展

2022 时代坐标——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2022 品格——2022京畿春季油画艺术展

2022 致远纳新——2022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作品展

2022 深圳谷雨艺术节“世界变了”主题展

2022 北京青年油画学术邀请展

2022 第四届国际抽象艺术展

2023 第五届国际抽象艺术展

2023 第23届北京艺术博览会

2024 发现风景——成都现代风景油画院2024年油画作品展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