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元
编辑 | 美龄
前不久,阔别政坛7年之久的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突然复出,被任命为外交大臣。
卡梅伦的这次回归,是苏纳克改组内阁的一部分,他接替的是原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克莱弗利被任命为内政大臣,原本的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被解职了。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动,也是这位内政大臣布雷弗曼自己“作”出来的:
巴以冲突越发严重后,她在前不久发了一篇很有争议性的文章,文中指责伦敦警方对亲巴勒斯坦游行的处理方式有偏袒性,同时还攻击英国国内的亲巴勒斯坦团体是暴徒。
文章发表后不久,就遭到了英国国内广泛批评,英国多个党派均呼吁苏纳克政府将布雷弗曼解职。
就连英国首相办公室也紧急切割,表示布雷弗曼的文章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可她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在英国大规模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集会后,再度抨击亲巴勒斯坦团体。
面对汹涌舆情,苏纳克就只能解雇了布雷弗曼,让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来当内政大臣。至于空出来的外交大臣,就选择了最为稳妥、人缘也最好的卡梅伦。
英国如今的执政党是保守党,如今,保守党民调支持率落后反对党工党超过20个百分点。工党如果按这个态势发展下去,明年英国大选保守党将惨败而归。
苏纳克在10月份还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英国过去30年政治是失败的”,基本上的含义,就是历任首相包含卡梅伦也都是“失败的”。
如今又忙不迭地找卡梅伦“老将出马”,苏纳克的初衷是想以此来取得党内久违的稳定。
但此举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更加令保守党显得“技穷”。有人甚至称这是苏纳克“在下次大选前组建团队方面的最后一次尝试”。
要知道,卡梅伦这次的政治复出在英国非常罕见。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有英国前首相卸任后再次进入内阁。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失败后,卡梅伦辞去首相职位。之后他又辞去了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职务,彻底退出英国政坛。
为了让卡梅伦重新复出,英国政府也是折腾了许久,毕竟,根据英国不成文宪法,只有议会议员可以担任内阁部长职务。
先是查尔斯三世国王宣布授予卡梅伦终身男爵的称号,他这才有了上议院的议员资格,最终成为了外交大臣。
“我知道前首相以这种方式回归不同寻常,但我认为这能够为公共利益服务。”卡梅伦在就任当天对英国媒体如此表示。
卡梅伦是近20年来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中间派自由保守主义政客。但英国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英国媒体称,卡梅伦为保守党连续13年的执政奠定了基础,在他领导保守党之前,该党被认为是一个脱离现实、古板过时的政治团体。
但是,卡梅伦在2016年发起的脱欧公投彻底改变英国政治走向,造成了长期的混乱,并令保守党陷入了多年的动荡。从2016年至今的7年间,英国换了4任首相。
2010年,43岁的卡梅伦带领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胜出,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去年,这个记录被当时42周岁零1天就成功拜相的苏纳克再次打破。
纵观卡梅伦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升迁速度非常快,绝对是个开挂的人生赢家。
1966年,卡梅伦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先与英国国王威廉四世有血缘关系。父亲家族一脉在金融圈风生水起,母亲则来自名流显贵家庭。
卡梅伦从小就读于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然后考入牛津大学深造,这是一条被英国社会称为通往权贵之路的求学道路。
大学期间,卡梅伦与政治活动极少沾边,很少参加政治活动,是“布灵顿俱乐部”的成员,也曾是布拉斯诺斯学院的网球队队长。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对政治充满了蓬勃热情。由于出身保守党家庭,他顺理成章地加入了保守党。
1988年,卡梅伦进入英国保守党政策研究部工作。三年后,凭着不错的政绩,他被借调到唐宁街10号,为时任保守党领袖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工作,并受到赞赏,不久后被任命为研究部政治组组长。
1992年,英国大选期间,卡梅伦担任保守党竞选策略专家,负责经济事务。保守党赢得大选后,他被擢升为财政大臣的特别顾问。
1993年,27岁的卡梅伦被当时的保守党领袖迈克尔·霍华德看中,调到英国内政部任职。
之后,他35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成了保守党领袖,43岁当选英国首相。基本上就是一路开挂直接走上人生巅峰!
当首相期间,卡梅伦也的确是不容易。上任时留给他的是一个经济烂摊子,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一连串改革后,英国经济经历2010-2012年的短暂衰退后,于2013年开始复苏。
他挺住了亲密盟友的背叛,遭受过窃听丑闻和贪腐丑闻,扛住了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偏偏在“脱欧”的问题上翻了车,而且这还怪不得他人,这个坑就是他自己给自己挖出来的。
自己挖坑,自己跳,自己埋,当支持“脱欧”者以 52% 胜出,英国人最终选择离开欧盟,所以最后卡梅伦辞职也辞得干脆,退出政坛也退得很彻底。
卡梅伦卸任之后算比较低调,从未公开干预保守党的党务,对时政也甚少做出评论。但在保守党内部还是有较高政治声望和影响力的。
在国际上,卡梅伦当政期间积累了较深的人脉关系,在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出任外交大臣是合适人选。
前首相特雷莎·梅就对这次卡梅伦的复出表示赞同:“在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他在国际舞台上的丰富经验非常宝贵。”
在这几届英国首相里,卡梅伦和中国的关系算是最好的。他在任期间,中英关系进入了“黄金时代”,中英贸易从10亿美元级别增长到超百亿美元的体量。
2010年,上任仅5个多月,卡梅伦便开启了作为首相的第一次访华,率领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官方代表团抵京,并在2013年开启了作为首相的第二次访华。
英国破天荒地引入了中国的核电技术,让中国技术和中国产品参与到了英国核电站的建设当中,开启了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
金融改革方面,他推动在伦敦设立了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至今仍是人民币在全球最大的离岸交易平台,还推动开通了沪伦通股票交易通道。
政客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卡梅伦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稳固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这件事也的确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属于中英两国的双赢。
原本英国的高铁项目他也准备让中国来做,想让还在筹划中的2号高速铁路视为英国经济的“增长引擎”,结果约翰逊上台之后就一切都变了,日本盖的高铁虽然不像印度那样烂尾了,但也是漏雨漏电,挺糟心的。
当时,中国倡导设立亚洲投资银行时,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出面和出资支持的,在英国的带动之下,意大利、德国等相继加入。
卡梅伦不仅大力推动两国合作,还曾呼吁英国儿童,“是时候把眼光从传统的法语和德语上转移,让更多孩子学习中文。”
结果卡梅伦2016年下台,退出政坛之后,风向就变了。准确地说,美国对中国态度改变后,英国也随之改变了。
在美国开始围堵中国时,英国首相约翰逊跳得比特朗普还凶。不论是英国政坛,还是欧洲议会,反华的越来越多,在各种问题上都要黑中国一把,而且说话越来越狠。
如今,美国也开始打中国牌了,当年和中国关系不错的卡梅伦的复出,可能多少会拉近一些中英关系,但毕竟他不是英国首相,只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外交大臣,根本无法做出什么太具体的事情,也不会有更多实质性的改变。
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无论是哪个政客上台,对中国的交好还是交恶,都是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的!
美国如今都尚且“没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与中国谈话”,又何况是对美国亦步亦趋的英国呢?
都是为了利益,别想太好!
卡梅伦才是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