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电影市场比往年都热闹,大家都在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赚了一百多个亿,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但是现在连大人都爱看,好像票房和口碑都还不错。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一路高涨,从第一天开始就能感觉到观众对国产动画的热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变化让人感觉特别有意思。
春节档的电影院到处都是排队买票的人,有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有约会的情侣,还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冲着这部动画片来的。
《美国队长4》同期上映的时候,感觉都没什么人关注,以前美国大片在国内多少都能引起一阵风潮,这次却显得特别安静。
记得以前看国产动画总觉得制作很粗糙,画面也不够精致,但是这些年的进步真的很大,连我爸妈这样的老年人都开始对动画感兴趣。
有时候在电影院看完一场动画,走出来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大人比小孩子还要投入,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动画电影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了,不再是简单的好人打坏人,而是加入了很多人生哲理,让人看完之后还会思考。
票房破百亿说明什么,说明观众的观影习惯在改变,说明好的作品总能找到自己的观众群。
《还有明天》要在三月八日上映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豆瓣上的讨论突然就多了起来,好像所有人都在等这部电影。
记得第一次看到《还有明天》的海报,就被那种复古的意大利风格吸引住了,感觉特别有艺术感。
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1分,这个分数在豆瓣上已经算是非常高了,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
五星好评占比达到63.8%这个数据很吓人,因为一般来说,能有这么高好评率的电影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宝拉·柯特莱西这个名字虽然在国内不太熟悉,但是看她的履历就知道是个很厉害的演员导演。
自导自演这种创作方式其实挺考验人的,既要掌控全局,又要投入表演,能把两样都做好的人真的不多。
《钢琴,独奏》和《没有人可以审判我》这两部电影虽然在国内没什么人看过,但是在意大利可都是很有分量的作品。
能获得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女演员,说明宝拉·柯特莱西的演技是得到专业认可的。
在意大利拿下票房冠军这件事听起来很厉害,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每个国家的观众审美和观影习惯都不一样,在意大利受欢迎的电影,到了中国可能就水土不服。
文艺片在中国一直都是小众市场,即便口碑再好,票房也很难有太大突破。
看看演员阵容,除了宝拉·柯特莱西,其他演员在国内都很陌生,这对票房来说不是好事。
第69届意大利大卫奖的几个奖项听起来很厉害,但是对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并不了解这些奖项的分量。
青年大卫奖和罗马电影节观众奖说明这部电影确实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众基础。
不过在中国,文艺片想要火出圈真的很难,除非有特别强的话题性或者明星效应。
也许这部电影最终会成为小众群体中的珍藏,但要想达到《哪吒之魔童闹海》那样的关注度,确实很难。
人们总是更愿意花钱看那些容易理解、情节明快的商业片,这可能就是电影市场的现实。
但是不管怎样,能有这样一部高质量的意大利电影引进国内,对喜欢电影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