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斥:课后服务是教育史上最大的败笔!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鳄娱梨花 2024-09-23 17:30:46

“双减”政策的出台,本意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全面发展。

可伴随着“双减”而来的课后服务,却让许多家长感到失望和愤怒。

他们认为,课后服务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成为了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

“我家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每天早上7点30到校,下午6点才放学,在校时间长达10个多小时!”

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课后服务占用了孩子们本该用来放松、锻炼身体的时间,他们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不是上课就是写作业,基本没有户外活动。”

这位家长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把课后服务时间用来上新课、讲评试卷,而不是让学生完成作业或参加兴趣活动。

学生们本就对语文、数学等主课感到厌倦,现在放学后还要继续“加码”,无疑雪上加霜。

更令人担忧的是,课后服务导致学生在校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孩子们整天坐在教室里,连课间十分钟休息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参加体育、美术等课程了。”

一位家长痛心地说,“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素质必然下降,还可能出现厌学情绪。”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应该只追求分数,更不能以牺牲学生兴趣为代价。

可目前的课后服务似乎正在走向反面,许多学生感到身心俱疲,学习兴趣日渐低落。

有人可能会说,课后服务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满足部分家长接送孩子的需求。

但问题在于,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却“绑架”了全体学生。

“我家离学校近,根本不需要课后服务,但学校硬要求必须参加,不然就要扣分。”

一位家长无奈地说,“孩子已经很累了,还要被迫延长在校时间,这简直是在坑害他们的童年!”

课后服务的变味,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许多教师本就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现在还要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补课,无疑让他们身心俱疲。

面对种种弊端,许多家长开始呼吁取消课后服务。

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整天埋头学习,不如给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释放天性。

“只有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位家长说。

课后服务本是为了解决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变了味。

它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可谓是教育史上最大的败笔。

支持课后服务家长们的看法

但在对课后服务的态度上,家长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虽然有不少家长对目前的课后服务表示不满,认为它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了身心健康,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对课后服务持支持态度。

这些家长认为,课后服务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我和爱人都是上班族,每天下班很晚,以前放学早,根本没时间接送孩子。”

一位家长说,“现在有了课后服务,孩子可以在学校安全地待到我们下班,我们就放心多了。”

还有些家长认为,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家孩子以前放学后总是玩手机、看电视,不愿意写作业。”

更有家长表示,“现在有老师督促,他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了,回家还有时间陪我们聊天、做游戏。”

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孩子来说,课后服务也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机会。

此外,部分家长也认可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一位家长说,“课后服务虽然辛苦一些,但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说白了,支持课后服务的家长们认为,它为他们解决了看管孩子的难题。

为孩子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机会,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

他们希望学校在组织课后服务时,能够合理安排时间。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让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补充。

当然,家长们的观点各不相同,对课后服务的看法也会因家庭情况、孩子特点而有所差异。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应该认真倾听不同家长的心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尽量照顾到不同家庭的需求,力求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满足看管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让课后服务成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

中国式教育真的好吗?

在中国,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可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式教育”,却引发了许多危害,值得我们深思。

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在“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下,学生们被迫埋头题海,机械地记忆和刷题,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忽视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失去了宝贵的自我发现和发展机会。

不仅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上各种补习班,牺牲玩乐时间,承受着超出年龄的学习压力。

长此以往,他们出现了近视、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还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教育,实在令人痛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也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偏差。

在“考什么学什么”的指导下,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一些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承担起社会责任。

过度的升学压力还引发了一系列家庭问题。

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家长不惜重金报班、请家教,甚至干预学校教学。

这种“鸡娃”行为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发了家校矛盾。

也因如此,中国式教育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还加剧了教育不公,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偏差,引发了一系列家庭问题。

要破解这些危害,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家长应该摆脱“鸡娃”心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社会应该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结语:

不管怎么样,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对课后服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比如,将课后服务时间真正用于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参加兴趣活动,而不是变相加课。

合理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给他们更多户外活动的机会。

参考信源:央广网 2023-11-20 家长抱怨、老师吐槽!课后延时服务,为何令人不满?

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不能“一刀切”地强制参加。

只有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保障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课后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变成“双减”的对立面。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

0 阅读:0

鳄娱梨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