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上的烟火

雪域文心 2025-02-12 17:17:14

第一章:老槐树下的约定

黄土坡村,一个坐落在山沟沟里的小村庄。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依山而居,房前屋后种满了玉米和红薯。村口的老槐树是村里的地标,树干粗得三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树冠遮天蔽日,夏天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喜欢在树下乘凉。

1992年的夏天,黄土坡村迎来了一件大事——村里要通电了。

消息是村长李大壮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他骑着那辆破旧的二八杠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冲进村子,车铃铛摇得震天响。村民们听到铃声,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围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大壮,啥事这么急?”村里的老会计王福贵眯着眼睛问道。

李大壮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喘着粗气说:“好事!天大的好事!镇上说了,咱们村今年要通电了!”

“通电?”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些年纪大的甚至不知道“电”是啥玩意儿。

“就是以后晚上不用点煤油灯了,一拉开关,屋里就亮堂堂的!”李大壮兴奋地解释道。

村民们听了,顿时炸开了锅。有人高兴得直拍大腿,有人却皱起了眉头。

“通电是好事,可这钱从哪儿来?”王福贵皱着眉头问道。

李大壮摆了摆手:“镇上说了,每家每户出两百块钱,剩下的镇上补贴。”

“两百块?”村民们顿时沉默了。对于黄土坡村的村民来说,两百块可不是个小数目。一年的收成,除去口粮,能攒下几百块就不错了。

“这钱……能不能少点?”有人小声问道。

李大壮摇了摇头:“镇上定的数,改不了。不过大家放心,通电以后,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老槐树下坐着的一个老人——村里的老支书赵德山。

赵德山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他抽了一口旱烟,慢悠悠地说:“通电是好事,可这钱……得想个法子。”

“啥法子?”李大壮急忙问道。

赵德山眯着眼睛,吐出一口烟圈:“咱们村不是有片荒山吗?种不了庄稼,但能种果树。镇上不是一直在推广果树种植吗?咱们把那片山包下来,种上苹果树,等果子熟了,卖了钱,不就有钱通电了?”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李大壮一拍大腿:“老支书说得对!就这么办!”

第二章:荒山上的汗水

第二天一早,黄土坡村的男人们就扛着锄头、铁锹,浩浩荡荡地上了山。那片荒山离村子不远,但因为土质不好,种啥啥不长,村民们早就放弃了。可如今,为了通电,大家决定再拼一把。

赵德山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跟着上了山。他站在山顶,指着那片荒地说:“咱们先把地整出来,等镇上送树苗来,就种上。”

村民们二话不说,开始干活。锄头挥舞,铁锹翻飞,黄土坡上尘土飞扬。太阳火辣辣地晒着,汗水顺着村民们的脸颊往下淌,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村里的女人们也没闲着。她们在家里烧水做饭,到了中午,就用篮子装着饭菜送到山上。饭菜虽然简单,但热气腾腾的,村民们吃得格外香。

就这样,村民们一连干了半个月,终于把荒山整了出来。镇上送来的苹果树苗也到了,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树苗种下,浇上水,盼着它们快快长大。

第三章:风雨中的坚持

树苗种下后,村民们每天都上山查看。可天公不作美,没过多久,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连着下了好几天。山上的土被雨水冲得松软,树苗东倒西歪,有些甚至被连根拔起。

村民们心疼得直跺脚。李大壮冒着雨,带着几个年轻人上山抢救树苗。他们用木棍支撑住树苗,再用石头压住根部,防止它们被风吹倒。

雨停后,村民们发现,虽然有些树苗没能挺过来,但大部分都活了下来。大家松了一口气,继续精心照料着这些树苗。

日子一天天过去,树苗渐渐长高,枝叶也开始茂盛起来。村民们看着这些树苗,心里充满了希望。

第四章:果熟时的喜悦

三年后,黄土坡村的荒山上,苹果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春天,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远远望去,像是一片雪海。夏天,花朵凋谢,树上结满了青涩的小苹果。到了秋天,苹果渐渐变红,挂满了枝头。

村民们看着这些红彤彤的苹果,笑得合不拢嘴。李大壮带着几个年轻人,把苹果摘下来,装进筐里,运到镇上去卖。

镇上的水果商看到黄土坡村的苹果,眼睛都亮了。这些苹果又大又红,咬一口,汁水四溢,甜得让人心醉。水果商们争相抢购,黄土坡村的苹果很快就卖光了。

村民们数着卖苹果赚来的钱,笑得合不拢嘴。李大壮把每家每户的钱分好,然后带着大家去了镇上的供电所。

“咱们村要通电了!”李大壮兴奋地对供电所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看了看李大壮手里的钱,点了点头:“行,明天我们就去给你们村拉电线!”

第五章:灯火通明的夜晚

第二天,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带着工具和电线,来到了黄土坡村。村民们早早地等在村口,看到工作人员来了,纷纷上前帮忙。

电线杆一根根竖起来,电线一条条拉起来。村民们跟在工作人员后面,忙前忙后,脸上洋溢着笑容。

到了晚上,电线终于拉好了。李大壮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个开关,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一拉。

“啪”的一声,整个村子瞬间亮了起来。村民们看着自家屋里亮堂堂的灯光,激动得热泪盈眶。

“通电了!咱们村通电了!”村民们欢呼着,互相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时刻。

赵德山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灯火通明的村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抽了一口旱烟,慢悠悠地说:“这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第六章:新生活的开始

通电以后,黄土坡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民们买了电视机、电风扇,甚至还有人买了洗衣机。村里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了,女人们也不用再用手搓衣服了。

李大壮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村民们的努力和坚持。

“咱们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李大壮站在老槐树下,对着村民们大声说道。

村民们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黄土坡村的烟火,终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