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探亲的许世友,为何要枪毙叔叔,背后是何原因

漫步在时间长河 2024-12-04 11:15:05

许世友是我军最富传奇色彩的开国上将之一。他出身贫苦农家,曾在少林寺当了8年和尚,习得一身高强武艺;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立下赫赫战功;他生活简朴、尊老爱幼,做人做事既讲原则又重情义,对母亲十分孝顺。

1952年他荣归故里,特意大摆筵席招待乡亲们,然而他却对自己的亲叔叔拔枪相向,这是为何?

1906年2月2日,许世友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母亲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而是竭尽所能抚养孩子、照顾家庭。

在许世友的印象中,母亲虽不识字,却是一个坚强、勤俭、自立、自强的伟大女性,他的成长和成材,都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导,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对母亲言听计从、十分孝顺。

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许世友时常思念慈母,为自己离家给母亲带来种种苦难而深感不安,也为不能在母亲膝前尽孝而深感惭愧;因此,只要有时间、不是太忙,许世友都会回乡探望母亲,陪母亲说说话、听母亲聊聊家常,建国后,他还特意让长子将母亲接到部队,方便自己贴身照顾。

或许只有在母亲面前,许世友才会敛去火爆脾气和征战中的杀伐气,展现出全部的恭敬和柔情;而唯有母亲的请求,他少有不遵,哪怕是他不情愿的。

1952年的一天,许世友回家探亲的申请,终于被党中央批准了,于是他立刻整理好军务,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阔别家乡多年、一朝荣归故里的许世友心中十分感慨,家乡的山山水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父老乡亲们也依然是淳朴亲切的样子,只有母亲,似乎苍老了许多。

为了感谢乡亲们当年对他的照顾和对革命的支持,许世友特意带了不少钱,买了好酒好肉,请了两位大厨,准备大摆筵席招待乡亲们。期间,就在许世友开心又伤感地给母亲行了跪拜大礼起身时,突然看到了躲在人群后的一个熟悉身影:他的亲叔叔许存礼。

许世友立刻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一个箭步冲到许存礼面前,用枪指着他的头吼道:“许存礼,我今天就要枪毙了你!”

许世友为何对自己的亲叔叔如此痛恨,以至于要毙了他呢?

因为许存礼不仅是革命的阶级敌人,还是欺负过他和家人、欺负过家乡百姓的恶霸。

早年许世友还没有参加革命时,许存礼就仗着有点儿钱财、势力,多次欺负、羞辱他和母亲、妹妹,霸占了他们家的田产,还在乡里欺压百姓,做尽了恶事。

许世友参加农民运动,在家乡搞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时,本性好吃懒做的许存礼生怕自己被“清理”掉,便投靠了反动政府,混了一个乡保长的“职位”,自此成为乡里一霸,专干欺男霸女、恃强凌弱的缺德事。

更可恶的是,大革命失败后,许存礼竟然不顾兄弟之情,打算把许世友的母亲和妹妹卖给人贩子;许母警觉,发现情况不对后带着三个女儿连夜逃走。

可不幸的是她们还是落入许存礼手中,被带到人贩子王麻子家中。多亏当地一个大善人李百万的搭救,许世友的母亲和三个妹妹才得以逃出魔窟。

如果只是这件事,那许世友跟许存礼之间最多就是私仇。但在战争年代,许存礼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刀”,不仅残害同乡,还向敌人告密许世友和其战友的情况,导致不少革命同志被杀害。

看到许存礼的那一刻,家仇国恨一齐涌上心头的许世友,只想立刻毙了这个无情无义的家伙,已经顾不了自己会承担怎样的责任了。

许母这位坚强的女人,比儿子更恨许存礼,可是她很清楚,如果儿子开枪打死了许存礼,就要背负“杀人、杀亲”的罪名,那就会毁了儿子的一生。

于是许母朝着儿子跪了下来,哭喊道:“孩子,他毕竟是你的亲叔叔,你不能杀他啊。”许世友连忙扶起母亲,看着母亲担忧的眼神,他读懂了母亲的想法。

思考一番后,许世友收起了枪,对许存礼说:“虽然我不枪毙你、放你一条生路。但国家和人民不会饶恕你的,你依然要接受法律的审判。”接着他喊来自己的警卫员,让他们把许存礼押送到当地法院。

后来,许存礼被依法审判、关进监狱,最终在监狱中病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许世友将军对母亲的孝顺和对亲叔叔的痛恨,都体现了他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的个性;或许正是因为他直率的性格,和既讲原则又重情义的处事方式,成就了他开国上将的不凡人生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