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的内线困境,近年来一直是球迷们关注的焦点。易建联的退役,周琦的伤病反复,都让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显得力不从心。在这个背景下,身高2米26的高世鳌,无疑承载着很多人的期待。然而,他本赛季的表现,却远低于预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高世鳌本赛季场均出场13.6分钟,仅得到1.6分和1.4个篮板,投篮命中率不足四成。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身高臂长的中锋来说,显然是不及格的。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竞技状态。进攻端,他缺乏自主进攻能力,经常躲避对抗,无法在篮下有效终结;防守端,他的脚步移动缓慢,容易失位,并且缺乏积极性,眼神防守的画面屡见不鲜。
高世鳌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中国篮球青训体系长期存在的一个缩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篮球的选材过于注重身高,而忽视了技术和意识的培养。这种“重身高轻技术”的理念,导致很多高个子球员在进入职业联赛后,难以适应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最终泯然众人。
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对内线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拥有身高优势已经远远不够,球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移动能力、投射能力、策应能力以及防守意识。像约基奇、恩比德这样的顶级内线,不仅能够在篮下得分,还能在外线投射,组织进攻,并且在防守端能够有效保护篮筐。
反观高世鳌,他的技术短板非常明显。他的篮下脚步不够扎实,缺乏背身单打技巧,中远距离投射能力也几乎为零。在如今的CBA联赛中,这样的技术特点很难立足。他需要加强力量训练,提高对抗能力,同时苦练篮下脚步和投篮技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联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然,高世鳌的年龄还比较年轻,还有提升的空间。他需要端正态度,刻苦训练,学习优秀球员的技术动作和比赛经验。同时,教练组也需要根据他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帮助他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男篮的未来,需要更多像高世鳌这样的年轻球员站出来。但仅仅依靠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比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扛起中国男篮内线的大旗,为中国篮球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世鳌的案例,也提醒着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在选材方面,不能仅仅关注身高,更要注重球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技术、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时,要加强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注重基本功训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篮球理念,培养良好的比赛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篮球输送更多优秀的 talent,让中国篮球在世界舞台上更有竞争力。
高世鳌的未来,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能否兑现天赋,取决于他的努力程度和学习能力。希望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己。中国篮球的未来,也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年轻球员,敢于拼搏,勇于挑战,为中国篮球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