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其中提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依法惩处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等言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消息来源:新华社)
维护教师惩戒权很有必要看看现在的孩子都被宠成什么样子了,上学婆婆爷爷或者父母替他背书包接他上学放学;在课堂上学校内,老师还不能说重话更不能“打骂”,轻者遭投诉重者遭起诉。
这样一来孩子便惯成天不怕地不怕,而老师也不敢管也不想管的毛病,责任心在缺失。
而有个别家长又害怕自己孩子得不到老师关照而又浪费了青春影响了学业,私底下又向老师送礼。
这样一样滋生出老师分别对待学生的腐败现象。
问题来了,老师应不应该对学生严格一点,对调皮学生该不该惩戒?
其实从家长内心讲,肯定希望老师严格,毕竟严师才能出高徒嘛。
但怎么个严?严到什么程度?老师是不是出于真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才是关键。
要想维护老师惩戒权,必须净化教育环境现如今教育沦为市场化,教书为金钱而逐利,造成育人是空话笑话。
于是正如上文所说老师分别对待学生,也就成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囧况。
要想恢复老师惩戒权,首先就得净化教育环境,保证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弃掉唯利是图的思想,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的本性来。
那么教育必须纯粹化与商业资本剥离,严肃打击教育腐败才让家长社会放心,否则依旧是空喊口号难以实现。
维护教师惩戒权的意义和建议维护教师惩戒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 保障教育教学秩序:
- 教师能够对违反纪律、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惩戒,可有效制止不良行为的蔓延,维护课堂秩序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在课堂上故意扰乱秩序、影响教学进度的学生,教师通过合理的惩戒措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保障其他学生的学习权利和教师的授课权利。
-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让学生明白在集体环境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奠定基础。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合理的惩戒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使其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改正错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比如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而被教师要求补做并进行适当批评,学生由此可能会认识到自己对待学习的不认真态度,从而加以改正。
- 经历适当的挫折和教训,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不是在过度保护中变得脆弱和不堪一击。
-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与权威:教师拥有惩戒权是其履行教育职责的必要条件之一。当教师能够合理行使惩戒权时,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权威,更好地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也会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去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
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惩戒权,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 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在法律层面明确教师惩戒权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使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详细规定在何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何种惩戒措施,像对多次迟到早退的学生,可给予一定的校内劳动惩罚等。同时,也要明确禁止教师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不当行为,划清惩戒与体罚的界限。
- 加强教育培训: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惩戒权的专业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提升教师正确运用惩戒权的能力和水平。例如组织教师学习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错误行为,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及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真正理解惩戒的目的。
- 建立监督机制:
-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对教师行使惩戒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惩戒行为的公正、合理。如定期检查教师的惩戒记录,了解惩戒措施是否得当。
- 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如果认为教师的惩戒存在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投诉和反馈,相关部门要及时处理并给予答复。
- 提高家长认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让家长了解教师惩戒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合理惩戒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争取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向家长解释清楚教师对学生的罚站、罚写作业等惩戒措施,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媒体要正确引导舆论,客观公正地报道教师惩戒学生的事件,避免片面炒作和误导公众。社会大众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惩戒权,减少对教师正常惩戒行为的无端指责和干扰。
道法自然
莫害老师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