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0月,其实道理都比较明白,就是粮商粮点之所以囤货,是赌后市的价格上涨,多赚点。农民不卖手里的粮食同样也是为了等价格上涨,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为了饲料,这些可以忽略不计,都是为了多挣一些利润。今年玉米价格的涨幅,跟世界疫情紧密相关,各地区都限制了国内粮食出口,在咱们这里每年玉米进口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国内玉米供不应求的场面是会出现,因此价格是逐步叠加的。国内今年多洪涝,影响比较大,无论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都有衰减的情况,目前来看往后玉米需求是大于供给量的。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我们农户和贸易商今后的应对政策如何?首先对于农户来讲这时候不能盲目存粮食,农粮苑觉得如果手里的粮食比去年价格高最好能出手卖掉,如果说想着屯粮食那就建议有自身存放条件的家里可以适当囤积,玉米在所有粮食屯放条件中比较松,只要注意水分那就基本没问题。
对于惜售这个行为农粮苑非常理解,觉得如果价格上涨到自己心理价位就可以适当出手,尤其是惜售量比较大的朋友,吸取去年的教训,等到年底价格也没涨多少,反而承担存放风险。要适当预估别砸在手里,确保存放条件保持干爽。
对于贸易商朋友,前期抢粮风波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存放成本,因此价格也会随着这些带动起来。有很多粮商在这个节骨眼加价收购,或许为了短期需求,不过这会让惜售的农户更加焦虑,同样也会变相提升竞争,这种关系不太健康。我们别忘了今年新玉米价格是涨价的,因此不能盲目惜售,放到明年就成旧粮,农粮苑觉得最好在今年年底前合适价格出掉最为保险。
当然了,还有很多地区比如冀东南地区每天都有买玉米的人,抢粮现象也没大有发生,也没有不卖的情况。很多地区盘这官方正确引导让农民吃个定心丸,毕竟种粮的基层不如贸易商掌握的行情及时,也会影响农村经济和玉米价格成长。现在是种粮食的不如收的挣得多的现象还得靠社会一点点改善。所以最后还是奉劝广大基层朋友,见好就收,留好自己口粮,看时机争取年底前出手,以上为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