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在早年时曾担任郡吏。他身形健壮且孔武有力,骑术和箭术都极为出色,故而被并州刺史丁原相中纳入麾下,其后又陆续跟随了何进、董卓、吕布。
董卓遭吕布袭杀后,张辽带部众投靠吕布,吕布让其任骑都尉。而后吕布被曹操打败绞死,张辽获曹操赦免,任中郎将,封关内侯,因勇猛善战且战功赫赫,很快升为裨将军。
张辽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色,战功赫赫,还讨伐灭了袁谭、袁尚,因功封中坚将军。他能征惯战,参与平昌豨、柳毅等役,又很快获封荡寇将军。
之后张辽跟从曹操南征荆州,带领部众平复了江夏周边郡县,赤壁战后北归驻于临颍。很快获封都亭侯,又随曹操北击辽东柳城,大破匈奴,斩杀匈奴单于蹋顿。
后来张辽带领军队成功剿灭了淮南的叛军,将叛首陈兰、梅成擒获斩杀,收获颇丰。曹操在论功行赏之际,对张辽予以夸赞。
《三国志》载:可登上天山,踩踏峻险之地,击败陈兰、梅成,这皆是荡寇将军的功绩呀。
随后便给张辽增添了封邑,还赐予其假节钺这样一种带着尊崇荣耀的特殊待遇。
后来曹操东征孙权未获成果返回,便让张辽等将领带七千多人守合肥抗孙吴。他亲征张鲁时给薛悌留密信,封皮写着“贼至乃发”,即敌军来时才能开启。
没多久,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击淮南,旋即展开对合肥的围困,这时张辽与众将一同拆看密函,里面仅有一行字写着:
《三国志》有云:倘若孙权来袭,就让张、李将军出兵迎战,乐将军负责防守,而护军薛悌绝不可参与战斗。
一旦孙权大军抵达,张辽与李典二位将军领命出击,乐进将军负责守城,薛护军不得上阵。众将皆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心怀忐忑,这时张辽挺身而出言道。
(曹)公远在外面征战,对方援兵一到,我们必然会被击破。所以应趁他们还未会合时迎击,削弱其强盛态势,安定众人之心,而后才可守住。成败关键就在这一战,各位还有何疑惑呢?
曹公远征战事急,救兵难至,孙权军必破我。故曹公留密令,让趁敌未合围痛击挫其锐气稳军心,而后可待援。成败生死皆在此,诸君何疑?
英勇的李典与张辽想法一致,便竭力支持张辽。达成共识后,张辽当晚召集敢死之人,八百壮士愿随其拼死一战,他杀牛煮肉供将士饱餐,以备战明日恶战。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张辽身着坚甲手持锐器,驱马如电般率先冲入吴营,连斩数十人及两员吴将,还高呼“俺张辽来也”,瞬间就冲入吴营直奔孙权帅旗处。据史书记载。
孙权极为震惊,众人都茫然无措,他赶忙跑到高冢之上,手持长戟来守护自己。
孙权大惊,未曾想有人如此勇猛,竟敢单骑冲入阵中直捣中军,众将士也慌了神,簇拥他至高处,张辽挑衅,孙权不敢动,见其兵少便围之。
张辽神色镇定,大力舞动大戟,横竖猛击,强行冲开包围,竟杀出一条血路,率十几勇士突出重围,圈内其余兵将见状齐声高呼。
“将军难道要舍弃我吗?”这是《三国志》中的话语啊!
难道将军就这么弃我等而去?张辽闻之,立马调转马头,再度勇猛冲入重围,左冲右撞,撂倒众多吴军,救出余下兵将。吴军惊恐,皆溃散而逃,无人敢迎敌。据史载,张辽威风凛凛,反复冲杀,杀敌众多。
从清晨一直战到中午,吴人锐气大减,回去整顿防守事宜,众人的心才安定下来,将领们都很佩服。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无法攻克城池,就率兵撤退了。
张辽带领数百敢死之士从清晨激战到中午,令吴军惧怕。他随后率胜军回城,整顿并加固防守,严阵以待,众将钦佩,军心亦稳。
孙权督军猛攻合肥十余日无果,只得怏怏撤兵。张辽瞅准其撤围,即刻率军追击,大破吴军,险些擒住孙权。曹操闻之对张辽极为赞赏,封其为征东将军。
张辽以八百勇士击溃孙权十万吴军确有其事,《三国志》等史籍皆有记载,而小说《三国演义》据此渲染出“张辽威震逍遥津”这一经典情节。
三国时,东吴军队受地形制约,陆战并不擅长,然而其水军却极为强大,实力能盖过魏蜀,堪称三国之首。
东吴水师若登陆作战,兵将实力骤降。史料表明,吴军陆战战绩不佳,如吕蒙夺荆州靠偷袭等。可在水上却勇猛无敌,如周瑜赤壁破曹。难怪孙权攻淮南常失败,长江限制了东吴陆军。
曹魏猛将张辽据守合肥长达十余年,宛如东吴诸将心中难以打破的可怕魔咒,他们若有所思,定然会如惧岳飞的女真人般,喊出“撼山易,撼张辽难”这般无奈话语。
那时曹魏有“五子良将”,西蜀有“五虎上将”,而孙吴在陆战骁将方面略显逊色。东吴虽有孙策等猛将,但整体不如蜀魏,张辽能以少胜多也是因吴军陆战弱,水战他就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