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开发模式与在华为时有什么不同?

英炜硬十 2024-03-06 11:37:30

1、一块电路板开发阶段的人力投入

我刚到华为时,做一块X86的电路板,大致的规模在20kPIN(一个电路板大约2万个器件管脚),电路板投入的硬件工程师是3个人,还不包含参与管理的PL和PM。

大致从立项开始,需要系统工程师,参与立项,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然后安排Layout部门,安排PCB的系统工程师,结构工程师,与硬件一起评估,预布局、安排背板工程师一起评估背板信号,热设计工程师一起做热仿真与评估。

如果设计新器件导入,则需要发起器件的sourcing,然后让采购部门、器件可靠性部门参与器件导入的评估,需要到部门的采购专家团进行评审。

当然,有专门的底软工程师,然后软件有个平台负责基于OS的一些业务底层模块开发。

现在,我们一个硬件开发,大概是“不到一个人”。这个人,需要评估所有的事情,可能软件开发也是这个人。

首先,需要这个人懂一些结构,最好能做简单的3D设计。一般我们做的板卡功耗不大,热设计能免就免,免不了就拿demo板做评估。如果设计开模,做结构的时候,最好能懂点模具,知道有些设计不能脱模,结构强度,加工成本。所以掌握一点SolidWorks和AutoCAD是必备技能。

至少一些小零件,自己能动手3D打印试一下,或者激光切割能试一下。

热设计当然也是要懂的,热仿真软件只是一个工具,要有解决热设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华为相关文档 合集【更新】

2、电路板的调试

在华为,很多时候调试是最痛苦的。因为大家能力被切割,所以硬件只是连连线,软件就是敲敲键。这种软硬兼通的人,是比较稀缺的。

所以电路板回板回来,很多时候出了问题都是抓瞎,领导看日报,开会吼研发;硬件只会查图纸,软件指望硬件,硬件指望FAE。

像我们当年是社招进去的,这种时候会比较活跃。因为小公司开发过程比较粗犷,所以解决问题的情况比较多,调试能力也比那种一毕业就到华为的同事要强一些。

如果是配合度比较好的供应商,不管是电源芯片厂家,还是CPU厂家,都会安排FAE蹲在华为支持。所以,这时候供应商的能力和进展就很重要。

我们小公司的调试完全依赖自己,自己的板子自己调试,硬件是自己,软件也是自己。所以,一般供应商推荐的设计,我们都不敢动,参考demo是我们救命稻草。因为芯片很多信息对小公司不是公开的,所以不是我不想优化设计,是我优化出问题了,没人支持我,没法开展工作。

回板后,处理器不启动,怎么办?

3、芯片供应商的支持和态度

有些国产SoC的DDR设计,是不让动的,并且DDR的参数也是不公开的,感觉是跟很多台厂学习的。

所以,对于小公司来说,能找到一个代理商有FAE愿意支持你,已经很满足了。原厂很可能都接触不到。并且很多原厂的资料是不完整的,你完全依赖原厂的文档,是没有办法进行开发的。

有些芯片公司的FAE能够照顾到大客户的问题,已经工作量很饱和了。很多芯片公司的销售也不希望人人都能拿着个芯片进行开发,这样他们可以控制一些有优势的芯片的流向。当你有项目时候,一般芯片销售非常关心你的用量,因为文档不完善,一旦起一个项目,则需要非常大的人力投入来保障项目能往下进展。比如有的SoC的厂家,支持一些摄像头sensor就非常费劲,如果用户提出一款新型号的sensor需求,可能需要3个月之久才能适配,然后调试ISP还有一个很长的周期。所以对于原厂销售来说,好像非常讨厌小客户,满脸嫌弃客户,挑客户的嘴脸,最怕新手客户,既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又没有销售量保障。

想当年,在华为时,原厂FAE很多挂着橘黄色的牌子长期蹲点研发办公室。我就记得有一次,我不想选XXX家的芯片,然后他们家销售就让他们FAE约我,去华为食堂聊一会。我老大不乐意过去,到了之后发现人家买好了冰镇的饮料,然后拜手礼准备好了,问我晚上有没空一起西餐厅随便吃一下。我后来帮他们走了一个sourcing,那颗芯片一年能采购XX kk。

这是为什么STM32、ESP32这样芯片能够在各种大小客户手中大量使用,使用简单,文档完善,工具成熟,生态健康。当然很多SoC能够把linux这套玩熟也是门槛。但是文档本身粗糙确实是极大的障碍。

为什么你会觉得国产芯片厂家支持不好!

4、有量才有质量

小公司很多时候,由于没有量,对未来前景也不明确,所以不敢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去保障产品的交付。

导致我们看到我们的一些组件供应商,以及我们自己经常犯的一个严重的错误“把客户当QA”。就是在没有充分验证的前提下,就匆忙出货。当然我们在华为时,也见过有些产品为了抢市场窗口,也没有充分验证就匆忙出货的。

所以,我们小公司为了生存,选择一些方向投入了研发,但是由于研发经费有限,人力配置不足,所以在发货阶段的时候,并不能有足够的资源投入进行交付质量的保障。等到有明确的订单来临的时候,才逐步完善产品。一开始用服务来弥补产品缺陷,但是一定要在逐步上量的过程中,改善设计、改善供应链,来实现稳定交付。

其实,对于小公司来说疲于奔命地要忙于经营(寻找海量发货机会),没有足够的投入保障管理。但是一旦有成长机会的时候要补足管理才可以。

而对于华为这样的公司来说,他可以按照领先于全市场的目标来进行招募人才,然后高举高打、重金投入。通过攻城略地,实现量的保障。他们在一些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在一些市场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市场领先地位。但是有相当高的成功概率,遥遥领先于初创公司。

对于小公司来说要摸着石头过河,不见兔子不撒鹰。而大公司,反正输得起,决定做的事情,就是完整的质量体系、流程体系去保障。但是像我们这样有质量意识和流程意识的公司,逐步改进过程中才能够快速建立一些流程来保证产品交付,并且能够产品质量稳定,问题收敛,逐步走向成功。

想了解完整的硬件开发流程,可以关注这本书

0 阅读:0

英炜硬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