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过去大家总是在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突然涌现。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大多数的农村人在阶级跨越上却越来越难。
70年的时候,在那个朴实不失繁华的年代,很多人都有机会可抓,那个时候的人们朴实善良,认真能干,肯吃苦能吃苦,只要播种就有收获,再来对比现在的家庭孩子,没有丰厚的背景和经济来源,想要做出点成绩让大家认可真的是太难了。
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的“前途”是学医?储教授的话引起争议
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一抓一把都抓不完,行业的竞争压力和父母的压力,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他们比谁都想做出成绩,证明自己有这个实力,所以要选对专业,做好规划,在这个竞争极大的年代,想要脱颖而出,必须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加上自己的一点天赋。那么大家认为学什么专业最辛苦呢?很多人脱口而出:学医!
人大教授直言:学医辛苦,却是普通家庭的最好出路
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很多学生都要面临填报志愿选专业,在之后就是要考虑参加工作以后的薪资待遇。
大家都向往的金融行业,电子类等这些工作稳定的,职业很受家里长辈们的信赖。很多学生都喜欢报考金融,他们认为金融行业毕业后随随便便就能拿到年薪百万。毕业后有面工资还高,这两个专业也处于火热的状态,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它们。
最近某学校人大的教授的发言火遍全网,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储殷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一个行业越苦,越有利于老百姓的孩子,学医虽然很苦,但是学生却可以通过自己的职业,实现阶级的跃层,跻身中产以上。
非常佩服储殷教授的高瞻远瞩,虽然医学行业不会被社会淘汰,但医学的辛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薪资更不用说。
曰: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也不能否认,医学确实很好,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到,是一个非常贴合生活的职业。
医学专业到底有什么好处?让储殷教授这样夸赞?
首先就是门槛低,学医并没有什么门槛,只要学生的分数能过二本线,就有机会学医。当然和其他专业一样,分数越高学校层次越高,学生之后的路走得也相对容易一些。
其次就是可以“阶级跨越”,为什么呢?
医学本身就非常难,专科生不起作用,顶多可以做个护士,工作优秀说不定能提成护士长,但也是最高级别了;本科先不说以后的发展,只是本科上学就得5年的时间,如果还想读研读博读硕士,那还要浪费几年的时间,所以最快也要8年以上,才能在医学界站住一点脚跟,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临床经验,想要经验就要去实习研究,多经历多磨炼,这个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医学的课本知识也是非常多,要参加考试,并且还要保证每门功课都通过。
大家都知道,做临床医生非常累,可能大家只能看到医生部分的空闲时间,但总起来说,临床医生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手术室的路上,医生的专业程度要求极强,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心智,很难坚持下来。
医生的工作不逊于金融和电子技术,毕竟医生可以奔波在一线,为国家做出贡献,是老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薪水也不会低到哪里去,除非你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如果成功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那年薪应该也数十万以上,阶级跨越就可以实现,经济水平稳定,生活水平提高,再考取事业编,终身就会有了保障。
储殷教授说的阶级性跨越,因为医学的特殊性,根据上面所说的内容,肯吃苦能吃苦,严于律己,认准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而言,无非是一个机会,自己争取的机会。
寄语:不论怎么样,普通家庭的学生最好考虑更加长远一些,因为没有北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经不起受挫,频繁换工作,靠自己才是硬道理。另外普通家庭的学生,在大学里要努力奋斗,做好规划,不攀比其他同学在物质方面的享受。比起这些,精神方面的享受更加高级,坚持自己不被不良风气影响,靠自己同样具有竞争力。
今日话题:大家认为普通家庭的学生,应该学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