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乏台风,但一次台风把成千上万人吹跑的,除了孟加拉国,也不多。
37年前的今天,1985年5月27日,孟加拉国发生一次巨大的台风,把1万人吹失踪了。
孟加拉国为啥如此倒霉?
我们来看看这场举世罕见的灾难中,事故双方——台风和孟加拉国——有什么特点和不解之缘。
台风,在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叫法,飓风、热带风暴、气旋风暴、热带气旋……都是不同国家称呼的同一个东西。
我国古代,起初叫“八风”,意思不是来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是风向不固定,来自四面八方。
南宋沈怀远《南越志》载:“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
元朝也有记载:
“元朝大德五年,七月初一 大风,屋瓦皆飞,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杀人畜,坏庐舍,漂没人口一万七千余。”
明朝的记载:
“明洪武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飓风,扬沙拔木,漂没三州,一千七百家尽葬鱼腹……”
还有清朝:
“清光绪七年,闰七月初三至初五台风袭沪,大风暴雨海溢,马路行舟。黄浦江内及吴淞口船只沉伤甚多,捞尸不少,棺木卖空。”
台风如此强大,如何产生的呢?
据气象学家分析,其能量来源,从根本上说,就是水蒸气冷凝时,释放的汽化热。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
水蒸气上升,地球自转,产生旋转的气流,上升的水蒸气冷凝,释放巨大能量,加速气流旋转和升腾,地球引力又拉着它不让远离,所以台风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直到海平面温度下降,才能平息自消。
一次台风的寿命,少则两三天,长则两三个月。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估计,一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的能量,比所有人类的发电机加起来还要高200倍!
或者,相当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
无法想象其能量究竟有多么洪荒。
台风最具破坏力的地方,是贴近中心的云墙,最高速旋转的地方。
而在气旋的中心,却是一个平静无风的圆洞,其直径,2公里至370公里不等。
真是动静结合,自带阴阳八卦平衡哲学。
台风的危害,气象网站上有以下描述:
●风力上,每秒十几米的风速,让树木摇晃不止,是六七级大风。
●每秒二十几米的风速,刮得树叶垃圾满天飞,是八九级了。
●每秒30米左右,可以吹断树枝,大概算是十级、十一级的台风。
●每秒40米,屋顶掀掉,电线杆吹倒,屋顶的瓦砾和简易建筑物洗劫一空,这是十二级以上的大台风。
十二级的风力,在风向的垂直平面上,其所产生的压力,相当于每平方米压上一个230公斤的重物。
●再大,每秒近50米时,就是能把房屋推倒,树木连根拔起的强台风,海啸同时扑来。
●大于50米/秒,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海面被卷起滔天巨浪,漫天都是海水和白沫,来到陆地上,巨大能量把地球上的一切建筑物可以销毁。
台风坏处人人皆知,但再坏的东西,也有其辩证看待的一面。
其好处,就是把热带的能量带走了,从而平衡了地球赤道到两极的温度。
再者,它带来了丰沛的雨量——淡水。
这个空中大汉,一次就带来几十亿吨的淡水资源,简单粗暴、一股脑儿地免费赠过来了。
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年产生的热带气旋,约有80次。
而孟加拉湾就占到了其中的5.5%,一年约四五次受到台风的洗礼。
时间分别是每年雨季前后的四五月份,和十月十一月。
其实,孟加拉国邂逅台风的次数,还不及印度。
但是,它每次因台风死亡的人数,却远高于其他国家,占全世界因台风死亡总人数的53%。
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人文特点使然。
孟加拉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印度洋之间,海平面不足10米,像高山与大海之间的一片滩涂。
平原多,无阻力,大风起兮云飞扬,一入孟国阔且畅。
其二,孟加拉国穷,人穷且好生,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所以,台风一来,就伤亡者众。
台风是孟加拉国的灾害之一。
另一个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一点也不比台风影响小,那就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导致2个后果,一个是冰川冰盖融化,导致海水越来越多;
另一个是海水反膨胀。
什么是反膨胀呢?
这是一个物理现象。
就是当水温在0~4摄氏度之间时,由于氢键、缔合水分子理论作用,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
反之,当气候变暖,海水温度超过了4摄氏度时,就突破了反膨胀的范围,大量的海水同时骤然膨胀,就会出现明显的海水增多、海平面上升的现象。
这对海平面只有10米不到的孟加拉国来说,是恐怖的威胁。
世界上临海的国家很多。
比如日本。
日本四面临海,但其海拔高,平均海拔300米,相比孟加拉湾,简直是一个生活在山腰,一个生活在山谷。
所以日本不担心海水淹没。
日本最大的威胁来自地震和火山。
而且,日本应对暴风雨,有强大的国力支撑。修建了宫殿般高大的地下排水系统。
其次,世界上临海、且低海拔的国家,也不只孟加拉国。
丹麦、荷兰,都是海拔不高的海岛国家。
但这些国家都是富裕欧洲发达国家,有充足的工业科技和财力能力来应对恒古以来的自然灾害。
而孟加拉国呢,落后的农业国一个,是世界上最穷、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处于孟加拉湾怀抱里的孟加拉国,85%的地区为低而平的冲击平原,沿海地区海拔只有1米。
所以,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该国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威胁。
有研究称,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该国就将有30%的国土被海上淹没。
而这,将导致4000万人失去家园。
人在大自然面前,渺小如蝼蚁。
多年来,多灾多难的孟加拉国人,已经适应了这种匪夷所思的灾难。
每年三四次的狂风暴雨、洪水灾害,不可避免。但是,抵不过还躲不过吗?
日本应对频繁的地震,建造了木质房屋结构,和蜘蛛网一般的电线杆奇观。
孟加拉国也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他们的房子,做得像积木一样,可以分成几大部分。
暴风雨来临时,他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迅速拆除。
然后,一群人在下面顶着、抬着,就这样就搬家了。
来到另外一个安全地方后,外墙金属板一立,地板一打理,很快就又组装了一个家。
一年后,海平面再升,洪水再来,他们如此再搬。
孟加拉国的很多人,每年都要搬一次家。
随着不可逆的全球变暖,孟加拉国外迁的移民将越来越多。
若干年后,海拔最低的荷兰,或许不会消灭,但落后的孟加拉国,就实在令人堪忧了。
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变成“梦佳”拉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