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1723年),刚刚继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命令十四弟胤禵护送父亲康熙皇帝梓宫前往河北遵化景陵下葬,当康熙遗体下葬好之后,随即雍正就下旨命胤禵不许回京,就地在景陵附近居住看护康熙陵寝。紧接着雍正又给马兰峪总兵范时绎下密令,要求范时绎紧密监视胤禵,就这样胤禵等于被雍正监禁起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面胤禵受到雍正的猜忌被软禁监视起来,一面他的长子弘春却受到雍正的封赏,被封为贝子爵位,要知道当时雍正的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弘昼都没有获得任何封爵,而弘春作为雍正的政敌弟弟胤禵的长子却能获得封爵,着实出人意料。
由于弘春的生母、胤禵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此前曾入宫一个多月,因此当时民间传言雍正霸占弟媳妇舒舒觉罗氏,给弟弟胤禵戴了绿帽子,是舒舒觉罗氏用身体给弘春换来了贝子爵位。
那么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下面就来说说弘春作为胤禵的儿子为何会受到雍正重用,而后来乾隆又为何痛骂弘春是不孝之人。
民间传言弘春由于生母关系才被伯父雍正器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15岁的胤禵和同龄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生育了第一个儿子弘春,胤禵早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娶了金国皇族后裔完颜氏为嫡福晋,但是胤禵并不是很喜爱嫡妻完颜氏,他更加偏爱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因此舒舒觉罗氏才成了第一个为胤禵生育子女的女人。
据史料记载,舒舒觉罗氏姿色美艳至极,很受胤禵宠爱,为胤禵生育了一子三女,是胤禵五名妻妾中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
由于是长子再加上生母还很受宠爱,因此弘春自幼就受到父亲胤禵的疼爱,在康熙晚年时,因为皇八子胤禩失去康熙宠爱,也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所以胤禩就改为动用“八爷党”全力支持与自己关系亲密的胤禵成为太子,因此胤禵一度深得人心,也受到了康熙的喜爱。
胤禵收到康熙喜爱后,爱屋及乌,康熙也十分疼爱胤禵的儿子,其中最受康熙宠爱的就是胤禵的长子弘春和次子嫡福晋完颜氏所生的儿子弘明,康熙曾把他们俩接入宫中亲自抚育。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突袭拉萨,杀害了清朝扶持的蒙古和硕特部拉藏汗,因此康熙震怒。康熙本想御驾亲征,但奈何年事已高,于是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代替自己御驾亲征。
胤禵出征西北之后,康熙对弘春和弘明更加疼爱,这一年康熙亲自为两个孙子挑选了满洲贵族女孩为妻并举行大婚,弘春娶得是废太子胤礽之妻原太子妃瓜尔佳氏族人,弘明则娶了母系家族的金国皇族后裔完颜氏为妻。
当时的胤禵封爵只是贝子爵位,清朝等级很森严,每一级别的婚丧嫁娶都有明确的礼制规格,而康熙出于对胤禵的喜爱,在弘春和弘明的婚礼规格上,康熙特意命令礼部按照亲王世子规格操办婚礼,因此弘春和弘明的婚礼规格远超于他们当时的身份。
而弘春结婚不久,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时,就生育了长子永信,让当时刚33岁的胤禵就升级为了爷爷。弘春生育长子永信,不仅让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胤禵非常高兴,也让康熙很高兴,康熙为此还赏赐了弘春不少金银财宝。
可以说在康熙时期,弘春由于父亲胤禵颇受康熙喜爱,他也被康熙爱屋及乌的疼爱了一番。但是随着康熙去世雍正继位,他的父亲胤禵也迎来了人生至暗时期,当时胤禵在西北掌控了清朝十万大军,胤禵曾是雍正最强力的竞争对手,因此雍正对于胤禵在西北掌控军权,十分不安。
于是雍正命堂兄贝勒延信护抚远大将军印,以为康熙奔丧的借口从西北前线召回了胤禵。而胤禵回到京城之后,对哥哥雍正如此褫夺自己兵权很是不满,于是他大闹康熙灵堂,当众指责雍正刻薄对待兄弟,一时之间把雍正弄得极为尴尬下不来台。
后来还是胤禩站出来让胤禵给雍正下跪认错,胤禵才不再说话给雍正下跪认错,自此之后雍正彻底明白,胤禩和胤禵等人是绝对不会真心臣服于他,于是他也对胤禩和胤禵一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胤禵最先被雍正派去给康熙守陵,名为守陵实则是软禁起来。当时雍正让胤禵留在遵化为康熙守陵后,胤禵就已经知道自己要被软禁,于是他要求雍正把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派来陪伴自己。
雍正当时真恼火胤禵对自己不敬,因此他偏不想随了胤禵的意愿,正好当时他和胤禵的生母乌雅氏看着这对亲兄弟为了皇位闹掰而愤懑生病,他就以让舒舒觉罗氏入宫伺候婆婆乌雅氏为由,不让舒舒觉罗氏去遵化陪伴胤禵。
就这样舒舒觉罗氏入宫伺候了乌雅氏一个多月才被雍正放出宫去,也因此民间才有了舒舒觉罗氏入宫后即被雍正霸占的流言蜚语。
这个民间传闻后来还被作家二月河先生写进了小说《雍正皇帝》中,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女主角乔引娣的历史原型就是弘春的生母舒舒觉罗氏,二月河先生就是根据这个民间传闻以舒舒觉罗氏为原型塑造了乔引娣这个文学人物形象。
实际上雍正就算再好色,也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的霸占弟媳妇儿,这些传闻纯粹是民间恶意抹黑雍正的谣言。况且后来胤禵对舒舒觉罗氏还依旧疼爱有加,他的嫡福晋完颜氏去世后,他还让舒舒觉罗氏成为嫡福晋,如果舒舒觉罗氏被雍正霸占过,他也绝不会还能继续宠爱舒舒觉罗氏,任何男人恐怕都接受不了被戴绿帽子吧。
雍正之所以册封弘春爵位与舒舒觉罗氏没有关系,其实雍正册封弘春爵位主要是与老妈乌雅氏有关系,因为乌雅氏当时看着自己生的两个儿子雍正和胤禵为了皇位闹得兄弟不和,她很是着急,为此生了重病。
而雍正担心乌雅氏身体健康,所以他禁止任何人把胤禵被派去守陵软禁起来的消息说出来,雍正心虚之下,于是下旨宣布册封弘春为贝子,这也是做给乌雅氏看的,希望乌雅氏认为他没有过分为难胤禵,从而能快点恢复健康。
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乌雅氏当年还是病重去世,临终前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弟弟胤禵,雍正为了表现出对母亲的孝心,在乌雅氏去世当天,他就立即下旨加封胤禵为郡王,不过胤禵依旧被处于软禁中。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雍正二年(1724年)的时候,由于胤禩、胤禵与雍正的矛盾达到白热化,胤禩和胤禵均劝止弘春不要与雍正关系太过亲近,这件事被雍正所得知,于是雍正很生气,立即下旨宣布革除弘春的贝子爵位。
所以从这些能看出来,雍正之所以加封弘春为贝子爵位,完全是为了让母亲乌雅氏高兴起来身体好能恢复,与弘春生母舒舒觉罗氏没有关系,否则雍正也不会随随便便又革除弘春的爵位。而后来雍正又加封弘春为郡王,则得从他出卖父亲胤禵说起,这也是他后来被乾隆骂为不孝的原因。
出卖父亲胤禵获封郡王爵位雍正四年(1726年)年初,此时雍正已经收拾了嚣张跋扈的大将军年羹尧,终于腾出手来,于是他开始对胤禩等人清算。
胤禩被雍正定了四十条大罪,随即雍正下令将他改恶名为“阿其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囚禁于宗人府;老九胤禟被雍正定了二十八条大罪,被雍正下令改恶名为“塞思黑”,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囚禁于保定治理总督府内。
胤禵则被雍正定了十四条大罪,褫夺爵位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胤禵的十四条大罪中,有一条罪名就是他曾给了胤禩二十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因此雍正认为他这是与胤禩结党营私有谋逆之举。
而这件事就是由弘春检举揭发出来,其实可以认为弘春是在当时实在看不到政治前途了,所以他为了保全自己也为了能获得伯父雍正的重用,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了父亲胤禵和伯父胤禩。
胤禩和胤禟被囚禁仅半年多就被雍正折磨去世,在胤禩去世后,雍正立刻就加封弘春为镇国公,并让弘春居住在之前胤禵的贝子府,等于由弘春继承了胤禵的全部家产。
就这样弘春靠着出卖胤禵和胤禩获得了雍正的重用,没多久雍正又复封他为贝子,又没过多久晋升他为贝勒,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雍正晋升他为泰郡王,至此他获得了郡王爵位。
不过弘春的泰郡王并没有当太久,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下谕旨称:弘春向来为人尚属小心勤谨,所以屡加恩眷。及晋封郡王之后,肆口轻佻,不顾行止,迥异从前。且所办该旗事件,种种舛错。着革去郡王,仍为贝子。
雍正这意思就是说之前是看弘春为人办事小心勤恳还谨慎,所以晋升他为郡王,结果晋升之后,他变得轻佻浮躁,行为举止大不如之前,而且负责本旗事务还经常出错,所以革除郡王爵位降为贝子。
就雍正这番话可以看出来,最开始弘春由于受到胤禵和胤禩的牵连,在雍正面前十分谨慎小心,当他出卖胤禵和胤禩之后,他获得雍正信任和器重,就开始飘起来了,所以雍正革除他郡王爵位是为了敲打他。
于是被雍正这么一番敲打,弘春又变回了原来模样,开始谨小慎微,他以为还能慢慢重新获得雍正信任和重用,可是这一次他却彻底完蛋了。
因为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雍正去世了,他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其实乾隆最初对于雍正严酷处置胤禩、胤禟、胤禵三个叔叔也是觉得有些过分,乾隆继位之后就想为他们翻案,而乾隆更加看不上出卖父亲的弘春,所以乾隆继位就注定弘春的好日子到头了。
果然,乾隆继位后仅一个多月,就下旨称:弘春蒙皇考圣慈,望其成立,晋封郡王,加恩优渥,此中外所共知者。乃伊秉性巧诈,愆过多端,于上年奉旨革去郡王,仍留贝子之职。冀其悔过自新,伊仍不知悛改。家庭之间,不孝不友。其办理旗下事务,始则纷更多事;后则因循推诿。种种不妥之处,深负皇考天恩。着革去贝子,不许出门。
乾隆这意思就是说雍正对弘春的疼爱加恩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弘春这个人狡猾奸诈,品行不好,所以雍正才在去年革除他的郡王爵位,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可是经过这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弘春并没有改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在家族中还对父亲胤禵不孝,对兄弟不友爱,办理公务也办不好,还经常推卸责任,所以弘春辜负了雍正的信任和加恩,既然如此就革除弘春贝子爵位,圈禁在家中。
在乾隆这道圣旨中可以看出,弘春这个人确实不咋的,他不光出卖父亲胤禵,对胤禵不孝,他对兄弟也不好,否则乾隆不会称他不友爱兄弟。
按照胤禵家族的关系,估计弘春应该是对弟弟弘明不好,因为弘明是胤禵的嫡子,有继承胤禵家产的权利,所以他怕弘明与自己争夺胤禵家产,对弘明自然不会太好。
就这样弘春被革除爵位还受到圈禁惩罚,他被圈禁了三年多,就在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抑郁去世,终年37岁。
写在最后弘春被乾隆革除爵位后,乾隆立刻就赦免了胤禵,将他从景山寿皇殿中释放出来,还让他享受辅国公待遇,同时乾隆还加封弘春的弟弟弘明为贝勒。
所以从乾隆对待胤禵和弘明来看,他革除弘春爵位可不是针对胤禵家族,相反,他恰恰是在替叔叔胤禵出气,把出卖胤禵的不孝子弘春严惩了一番。后来胤禵又被乾隆晋升为恂郡王,在胤禵去世后,恂郡王一脉就一直由弘明的后人传承。
此后弘春一脉的后人在乾隆朝之后一直都不受待见,其子孙后代都没有获得封爵,基本都是入宫充当侍卫。不用弘春的后人可谓是乾隆颇有先见之明,因为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弘春这个上梁不正,他的子孙后代也不会好到哪去。
弘春的曾孙奕山就是任职三等侍卫,机缘巧合之下参与了平定道光皇帝时期的新疆张格尔叛乱,立下战功,获得了道光的提拔重用。
结果奕山先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欺骗道光,与英国人签订了《广州和约》,把广州城拱手送给英国人;
后来他又出任伊犁将军,他欺骗刚继位的咸丰皇帝,忽悠着咸丰与沙俄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把新疆的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开放为沙俄的通商口岸;
最后他又出任黑龙江将军,他受到沙俄的军事威胁,在没有获得咸丰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了沙俄,同时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还成为中俄共管区域,沙俄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享有航行权。
奕山是多次卖国,并且出卖的国土面积多达100余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他不是在卖国就是在卖国的路上,他可以算作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土最多的头号卖国贼。
历史证明了弘春人品不咋的,他这个基因还会遗传,他的曾孙奕山后来真就成了头号卖国贼,这也说明了乾隆还挺有先见之明,弘春对父亲不孝,对兄弟不友爱,这种人肯定是自私自利的小人,所以有了这个遗传基因,他的后人奕山自然要为了自身利益大肆卖国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