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一种感觉,会引起一个人剧烈的情绪波动。
很多人不会辨别自己跟异性相处的过程中,是不是喜欢对方。
其实,真正的喜欢有一些明显的信号,包括情绪与行为上的波动。
-01
从初期喜欢到深度喜欢,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
初期喜欢,你对这个人有浅浅的好感,你的下意识反应是:
期待,开心,愉悦。
其实每次跟对方见面,只要看到对方,你就忍不住笑;
整个过程是放松的,惬意的,欢喜的,你没有那么强烈的想得到对方的欲望。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好感如果没有转移,就会加深变成更多的喜欢。
到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就变成了:
焦虑,愤怒,嫉妒,占有,内耗等负面的情绪。
比如:
看见对方和别的异性有说有笑,你心里面就有一团火在烧,这火焰叫愤怒;
你会吃醋,会嫉妒对方身边别的异性;
给对方发消息,一旦得不到及时回应,你就忍不住胡思乱想。
每次即将见面,是强烈的期待感;
每次即将分别,内心就有千百种不舍。
这些小情绪,就是你喜欢上对方的征兆。
再对比你跟不喜欢的异性相处时,你整个人的状态很自然,很放松,总能轻松做自己;
你不介意别人如何评价你,如何看待你的缺点。
但在喜欢的人面前,你整个人都变得扭捏,端着偶像包袱。
-02
即使预感得不到对方,你也想豁出去争取
判断你是否喜欢上对方的另一个依据:
“可得性高低”。
什么是可得性?
就像你去买车,你兜里有钱的时候,你整个人很自信,跟对方砍价也很松弛随意;
因为你无所谓,兜里的银子就是你的底气,这辆车在你看来就是“可得性较高”的。
但如果你兜里没钱,那你连试驾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可得性低。
当你不太喜欢某个异性时,你就会权衡利弊:
你觉得对方可得性较低,你就会果断撤离,没有犹豫;
因为你无所谓,反正你也没那么喜欢对方,大不了换下一位。
但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就算你知道可能追不上,对方的可得性较低,你也不甘心;
你去尝试,去争取,豁出去努力一次。
到这个时候,你已经失去了理智;
哪怕周围的人都劝你放弃,让你想开点,你也无动于衷。
那一刻你意识到自己完蛋了,陷进去了,无法自拔了;
看不到结果,你也要勉强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
除非到最后,你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整个人再也没有力气了,你才决定放弃;
可这个喜欢的人,依旧藏在你脑海里,很多年都无法释怀。
-03
即使看见了对方糟糕的一面,喜欢依旧没有改变
真正的好感,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
喜欢一个人的初期,你无比迷恋对方,为对方赋予了完美滤镜;
可随着时间推移,你对这个人就祛魅了。
祛魅之后,你不再给对方完美滤镜,而是看到真实的对方;
不仅看对方的优点,也看到对方的缺点,情绪化,不足,弱势的一面。
即便如此,你依旧喜欢对方,依旧确定自己的心意。
这就说明,你对这个人是深度喜欢。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喜欢的表层”,也就是只喜欢对方的优点,却无法接纳对方的缺点。
尝到甜头的时候,就以为一直会是这种甜;
吃到一点苦的,就恨不得把吃到嘴里的甜,也吐出来。
这样的感觉不是喜欢,而是占有,是初级的好感。
深度喜欢变成爱,就是无论你是好是坏,我都接纳真实的你;
这种深度喜欢,是建立在你对自我,对TA,有更深评估和认知后的选择。
话题:你有没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