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太阳系初期,在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太阳系是在上一代死亡以后的恒星当中形成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初,第一代恒星诞生了,第一代恒星的质量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当时宇宙中的元素非常丰富,有的质量能够达到太阳质量的数百倍,甚至比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大质量的恒星还要大,而我们的太阳系上一代恒星也是一颗超大质量的恒星,这意味着它的内部核反应非常强烈,这会导致它的燃料消耗非常快,使得它的寿命很短,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得出,恒星寿命=燃料量/消耗率,用于核聚变的燃料量与恒星最初通过核反应产生能量时的总质量成正比。所以燃料量=kx初始质量,消耗速率就是恒星的光度,所以恒星将作为主序星存在的时间=kx初始质量/光度。
如果说一颗恒星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公里,那么它内部8万公里的区域都在进行核聚变反应,如果一颗恒星的直径大约是100万公里,那么它内部80万公里的区域都在进行核聚变反应,如果一颗恒星的直径大约是1000万公里,那么它内部800万公里的区域都在进行核聚变反应,所以恒星的体积和质量越大,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就越强烈,它的寿命就越短,当第一代恒星内部的燃料不足时,核聚变反应无法继续下去,最终在铁元素停止,这时候引力占据了主导地位,恒星瓦解,之后便发生了超新星爆炸,这种强烈的爆发使得恒星四分五裂,就这样第一代恒星就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遗留下来的恒星遗迹星云一直在宇宙中安静的漂浮,直到50亿年前,这片跨越数光年的星云由于受到了某种扰动。
星云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个高密度的区域,于是引力再次发挥作用,大量的星云开始向高密度区域坍缩,因为角动量守恒,星云在收缩的同时,旋转不断加快,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盘形结构,在他的中心,物质也随着坍缩聚集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一个超密度球体,也就是原始太阳胚胎,这个过程大约持续近1000万年的时间。在1000万年之后,超密度球体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少是上千万度,于是氢元素被点燃,核心发生了热核反应,太阳就此诞生。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的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非常大。
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而地球是唯一一颗诞生了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有微生物等等,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人类诞生于200多万年前,是由猿类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和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就站到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目前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在46年前,NASA向太阳系外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发射这两个探测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飞出太阳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在发射前,科学家还专门在上面安装了金唱片。
这张唱片的外径12英寸,镀金表面,内藏金刚石留声机针,这意味着即使是10亿年之后,这张唱片的音质依然和新的一样,在这张唱片当中,包含了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种音乐,另外磁盘上还有115幅影像,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一级说明等等,这些数据就是想告诉外星人,太阳系存在生命,在55种人类语言中包含了非常冷僻的语言,以及四周中国语言(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吴语),唱片还包括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问候:“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过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为了能够让外星文明看懂上面的内容,NASA的科学家决定用宇宙中最常见的氢元素发明一种通用秘钥。
金唱片右下角的图片说明了氢原子两个最低态之间的跃迁图,因为任何有宇航能力的太空文明都应该了解这种过渡的辐射周期是0.7纳秒,封面上其余图片都会用这个0.7纳秒作为基本单位也叫作氢钟。左上角光盘一周是二进制代码竖线是二进制1,横线是二进制0,表示基于氢钟的演奏速度是每分钟16.667转。下方的二进制代码代表唱片每一面的播放时间约为1小时,当外星文明以每圈3.6秒的速度播放唱片的时候,他们会听到55种不同语言的问候,接下来是来自地球的声音,昆虫的鸣叫、婴儿的啼哭、海浪的低吟....右上角是从记录中解码图像数据时波形的一般外观。当时科学家认为,如果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能够有幸飞出太阳系,那么外星文明或许能够根据上面的信息找到地球。
当时有很多人还担心,这张金唱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因为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根本没有飞出太阳系,太阳系的边缘在奥尔特星云,想要完全飞出这片区域,至少需要上万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上万年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不过即便如此,旅行者1号和2号依然给人类传回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旅行者1号和2号采用了一种非常聪明的技巧,使用巨型行星的引力助推,巧妙地改变其轨道,从而能同时访问多个行星。这个技术被称为“引力助推”,它让探测器能够加速或减速,同时节省了燃料和时间。旅行者号正是借助这项技术完成了主要任务,然后继续飞向太阳系的边缘,踏入了未知的星际空间。
旅行者号的能源来自一种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的装置,利用钚-238的衰变产生的热量来发电。这种电池寿命长久,可持续运行数十年。而它的通讯系统也相当先进,运用一种高增益的卡塞格林天线,通过地球上的三个深空网络站进行无线电波的发送和接收。此外,旅行者号还携带了11种科学仪器,专门用于研究太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天体,例如行星、卫星、环、小行星、彗星、星际尘埃和气体。在发射之前,旅行者1号原定目标是探索木星和土星及其卫星光环,旅行者1号于1980年11月掠过木星,于11月12日接近土星,距离土星最高云层124000公里内,探测到了土星环复杂的结构,并且对土卫六上面的大气层进行观测,由于旅行者1号发现了土卫六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控制人员最终决定让旅行者1号靠近土卫六进行研究,并且随之终止了它继续探测器其余两颗行星。
相比于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的任务更加重要,在离开地球之后,旅行者2号先后飞越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个外圈行星,在这个过程中,旅行者1号不仅仅拍摄了大量的高清照片,还收集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为人类对这些行星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在木星探测任务中,旅行者2号成功穿越了木星的磁场,发现了木星强大的磁场和辐射带,这一发现揭示了木星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结构,还为人类提供了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此外,旅行者2号还发现了木星的四大卫星——伽利略卫星,为人类研究这些卫星的地质和气候提供了宝贵资料,在土星探测任务中,旅行者2号成功拍摄到了土星环的高清照片,展示了土星环的美丽和复杂结构。这些照片不仅为人类揭示了土星环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还为科学家研究土星环中的冰粒子和尘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测任务中,旅行者2号成功飞越了这两个遥远的行星,拍摄了大量的高清照片和收集了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为人类揭示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结构、大气组成和动力学过程,为科学家研究这些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现在它已经距离我们182.7亿公里,这是人类探索的最遥远的距离,不过在这个区域内,科学家将还发现了可怕的数据,科学家发现在这个区域当中,存在大量有害射线,经过研究得出,这个区域内带电粒子已经降到了2.2,但是未知粒子却增加到了2.4,这意味着太阳系辐射在这里减小,但是宇宙射线却远远超出了太阳系内的含量,这对人类飞出太阳系非常不利。
而且最可怕的还有高温火墙,当旅行者2号即将飞出太阳系,进入未知的星际空间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一道高温数万度的神秘火墙,所谓火墙就是我们在太阳系最外层,在这里长期受到太阳风的影响,而太阳产生的强大磁场也会进行干扰,太阳风实际上就是太阳大气层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带电粒子流,任何恒星都有这种“风”,因此又叫恒星风。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等离子体,中心一直在源源不断的爆发着氢核聚变,巨大的能量从中心不断的向太阳外围辐射,经过辐射层、对流层、就到了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包括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风就是从日冕层发出来的。日冕我们平时看不见,要用特殊的望远镜或者在太阳日全食时才能够看到,就是太阳边上放散出来闪烁的白光,那是太阳高温高压喷射的气体。这种气体在太阳附近很浓密,温度高达百万度,会气化一切。
如果说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会对人类的通信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不是地球拥有强大的磁场,那么地球根本不可能诞生生命,在旅行者号穿越太阳系边缘的时候,通过携带的等离子体分析仪探测到了这个火墙的存在,它发现,在太阳风层顶和星际空间之间,被一层炽热的星际等离子体隔开,根据计算,这个火墙的温度大约达到了5万度,在探测器穿越火墙的过程中,它探测到了突然增加的带电粒子数目,这些粒子的能量非常高,速度也非常快,这一现象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太阳风和太阳磁场的认识,旅行者2号所遭遇的火墙现象属于罕见的天文奇观,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这么高的温度,为什么旅行者号没有被融化?
科学家认为,温度其实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振动动能,粒子振动越剧烈,温度就会越高。等离子体的温度能够达到几万度和几十万度,但是它们却非常稀薄,比如说一立方米只有几百个或者是几千个粒子,就算是这些粒子振动的动能都传给中间的物体,物体获得的热量也是很少的,这就类似在100度的水中和100度的空气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旅行者2号来说,这些温度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它已经顺利的穿过了这个高温火墙,而且旅行者号探测器外层由多层材料组成,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最外面是应用特殊的合金以及高科技陶瓷制造的,目标是将外部的高温进行反弹和发散。中间则是一种高科技的热量阻断层,能有效防止热量向内部传递,保护航天器内部免受高温的影响。
最里面使用的素材是一种陶瓷加上碳纤维组合出的素材,在导热散热方面可以发挥极好的作用。所以目前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已经成功的穿越了这个高温火墙,朝着太阳系边缘飞去,不过很快我们就无法再和它们联系了,因为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的电池即将用完,预计在2025年,这两个探测器将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到时候它们将会永远的流浪在太阳系内,飞出太阳系,只是人类的第一步,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就必须飞出太阳系,毕竟太阳系在宇宙中,就像是一粒沙子一样,要知道我们的太阳系直径大约是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20万光年,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宇宙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
宇宙到底有多大?现在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当中,如果人类的飞行速度不够快,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飞出太阳系,也无法解开宇宙的奥秘,所以现在科学家也在积极的提升飞船的飞行速度,不过想要突破这个难题,人类还需要持续的努力,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曲速引擎技术,曲速引擎就是一种利用空间翘曲(space warp)来作为引擎的推进系统,其原理就是将宇宙飞船周围的时空高度扭曲,从而在时空中形成一条高速通道,使宇宙飞船获得超越光速的能力。曲速引擎的雏形出现于195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哈德.海姆提出的“海姆理论”中,该理论试图以一个六维时空的框架来调和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之间的矛盾,遗憾的是,“海姆理论”提出后并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在1994年,曲速引擎的爱好者迎来了重大喜讯,墨西哥物理学家阿库别瑞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名为“阿库别瑞度规”的时空数学模型,它可以用一种波动方式来使宇宙飞船前面的空间收缩、后面的空间扩张,从而驱动宇宙飞船持续前进。根据阿库别瑞的描述,航行中宇宙飞船始终处于一个由扭曲时空形成“曲率泡”里,因为它相对周围空间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航行时不会出现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尺缩”、“质量增长”等效应,因此宇宙飞船不会受到光速的限制,也就是说,拥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飞船可以无限地加速。不过现在人类的曲速引擎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说不定人类能够实现这项技术,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反物质引擎,虫洞,曲率引擎,质子引擎这些东西阿,不是说研究很久了吗?
三维观点
40多年的技术,离开这么远,还能把数据传回来
专业
竟整那些没用的,你先搞定病毒了再扯淡吧[得瑟]
天文问题:各种飞行器为什么不能垂直飞出碟状形太阳系而必须循碟状形往外飞?这是什么天文理伦?
自己居住的地球都没整明白,却研究无数光年外的太阳糸火墙的温度。把精力放在如果让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造福人类不香吗?
根本就不是什么火墙,没有任何一种飞行器能顶着3000度的高温正常工作,更别说300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