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9%收视率起航的《奇怪的律师禹英禑》奇迹般地翻了19倍,最终以17.5%的最高收视完美收官。
从新鲜的题材、独树一帜的人物,蕴含着强烈人文关怀的成长主题,到清新的风格、高水平的制作,《禹英禑》完成了各种意义上的“非常”。
禹英禑的故事从某一天的日常开始,又以某一天的日常暂时落下帷幕。
比起“Happy Ending”等表示终结的词语,导演在第16集结尾,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禹英禑成长的同时,也告诉大家——禹英禑崭新的一天正在开始,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第1集与第16集相同场景对比,会发现英禑的肢体语言、光影色彩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比较一开始,英禑紧闭着眼睛、肩膀蜷缩、紧握双手、视线朝下方的局促模样。现在的英禑表情、肩膀和手指都舒展了许多,也能抬起头自然地平视前方,三脚、春三、福顺、江豚和虎鲸朋友出现了,小鲸鱼的上班路不再孤独。
不仅仅首尾呼应做得好,16集编剧力挽狂澜的能力也值得表扬~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由于翻译不同,似乎引起了争议,有的翻成“猫主人”,网飞字幕翻成“猫奴”,虽然通俗易懂,但都不准确,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也难免部分观众会理解成“主仆关系”,更甚过度误解成“物化女性”?
实际上,原话说的是“집사”,直译是“执事”,有“管家”的意思,“猫也爱着管家”,会比较贴切和中立。
在这个语境下,绝对、绝对不是代表“主人\奴仆”那样强烈的、权力关系不对等的物化,而只是一种精妙的比喻修辞!
如果这样还有人坚持误解为“物化”而抨击李俊浩的话,那么我只能借用池叔在隔壁剧《Adamas》的台词,来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了~
韩国观众对“猫和管家”的比喻反响非常好,从1到100条评论没有质疑的,还有不少可爱的留言:“看着那个,我问我的猫,‘真的吗?’”
之所以是非常妙的形容,一方面在于爱猫的人群基数大,很容易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毕竟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就像我在上篇分析中所说——普通人在亲密关系中也会经历不幸福和孤独的时刻。
孤独的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当英禑和俊浩面临如此现实的难题,一些旁观者都忍不住退却,即使编剧浓墨重彩地花很多篇幅用力说明,也很难说服所有人,因为这是一个根本没有正确答案的命题。
但是用比喻的方式,把矛盾转化、集中在多数人能够自主联想和共情的点,即使轻描淡写也是有力量的。
具体来说,观众从一个等待被说服的被动状态(甚至是带着对立观点的防御姿态),因为修辞而进入一个自主联想、自行代入日常经验的主体地位,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是因为时长而仓促和好,而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力挽狂澜,此乃“妙着”!
虽然爱情线每集只有5~10分钟,但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这样处理已经很完美了,是大结局成功的关键之一!
纵观来看,编剧对于情节主次分配一直很明确,禹英禑成长是主线,每集或每两集一个案子是载体,通过一个个案子影响英禑对职业、人际、爱情的态度,完成自我价值的认同,也体验各种感情的变化,从而获得成长。
作为载体的案子,也不同于一般聚焦杀人案等刑事案件的律政剧。整体看下来,民事案件明显更多,16集的篇幅中11集都是民事,仅5集是刑事(第1、3、6、9、10集)。
对于众多民事案件的书写,我认为是新鲜、写实而有意义的。
像是专利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性别歧视与劳动权益、个人信息外泄等等,在其他影视作品中较少涉猎的部分,因为《禹英禑》而引发新的社会关注不容忽视。
特别是最后一个案件,拥有80%国民使用者的电商公司罗温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比起前面几个民事案件,明显变得非常复杂,逻辑强、节奏快,几度反转,牵扯出太守美与英禑的纠葛,将冲突串联起来推向高潮,充分展现出编剧写案件的笔力不俗。
这个案件也涉及到网络安全的话题,是与我们所处的数字化时代息息相关的犯罪现象。
韩国首位犯罪侧写师权日勇教授在他的著作《追逐怪物的人》中写道:
“犯罪经常变成娱乐消费产物。社会大众借由主流媒体消费犯罪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类:和我人生无关的冲击性事物,以及烧脑的拼图游戏。这两种态度必然导致观点死角。从名为犯罪娱乐化的后视镜看犯罪,无法全然了解犯罪现象。”
《禹英禑》没有一个故事落入犯罪娱乐化的死角,而是通过特别的视角洞悉事物本质、引发对法律、犯罪、社会等各种面向的思考。
禹英禑的成长角度,每一个案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从跳脱出固有思维、思考独立、对抗偏见、信念动摇、职业伦理的考验,到慢慢看清事物本质、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个个清新脱俗、新鲜有趣又不乏深刻思考的好故事,是《禹英禑》成功的关键之二!
第三点成功关键就是人物塑造了。
因为主人公是禹英禑,对她的描绘一定是最多的,其余重要角色的篇幅相对较少,尤其是李俊浩这个角色,作为男主,既没有家庭背景交代、命运般的童年梗,也没有“超能力”/“钞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因此很多人觉得平淡、甚至是附属于女主的工具人。是从头到尾都备受争议的人物。
但是“魔鬼藏在细节中”,从不多的篇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乐于助人、有边界感、温柔细腻、尊重女性的帅气形象。
比起苦涩的黑咖啡,更喜欢吃甜甜的奶油,吃紫菜包饭时会配甜萝卜一起;空闲时做过志工,偶尔和室友打篮球,也喜欢打游戏(但不是找不同游戏);会为了喜欢的女生看书做功课,也会因为外界的偏见而激烈反驳,失恋时会喝酒(但酒量似乎不怎么样~)
李俊浩的性格都藏在这些细节中,比起“人设”,在塑造人物时“真实、具体”的细节越多,越是有可信度!
至于15集争议的表现,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符合人物性格,有一贯性的行为,比如15集作为上司的张胜准律师大吼叫他开车走,卑微职场人哪敢反抗?尤其需考量,在韩国这样上下阶级森严的社会氛围下,只是讼务组职员的李俊浩当下是别无选择的。
另外,英禑在法庭受到惊吓,俊浩没有去抱住她,因为他没有“名分”,她已经对他竖起一道墙,明确拒绝过他了,这里也小小对应到第5集,镜头都特写了俊浩的手,来表达他无法做任何事的复杂心境。
不是恋人关系,也不是好友关系的李俊浩,不能对禹英禑做任何肢体接触。
很多时候,比起因为喜欢所以去做了的事,因为喜欢而不能做的事更多。
同理,在家门口英禑说清楚了分手的真正理由,如果一般的韩剧可能会拍拉住她的手?或者直接一把拉进怀里亲吻和好?但是对于不能随意肢体接触的英禑来说,这些都是不能做的事。
俊浩对英禑的喜欢总是建立在尊重和平等上,这点才是最珍贵的。
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会有现实阻碍,也会感到孤独,与其纠结那些“失落”的部分,不如拿出勇气,紧紧抓住每一个看得见的幸福时刻。
另一个争议的角色权敏宇,比起郑明锡、崔秀妍的理想存在,权敏宇这个人物更为现实和复杂,不是一坏到底的反派,不是投射自我认同和共情的角色,而是使人反省自身的角色。
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个人物会转变、最终接纳英禑,但因为迟迟没有迹象,已经不对他抱希望的时候,权敏宇却突然觉醒并“为爱变成了傻瓜”?
我认为权敏宇心理转变的背后,并不是“潦草地用爱解决问题”的叙事,当秀妍在法庭用英禑的论点辩论、无视上司时,权敏宇站了出来,和秀妍站在同一边,做出了最后的辩论,这一幕让秀妍第一次对他刮目相看。
这举动并不违背权敏宇的性格,他一直是以委托人的利益为首并追求胜诉的律师,当他发现张胜准律师在法庭上憋不出一句,眼看着就要输的时候,秀妍的话让他看到了胜诉的希望,为了委托人的利益他也会这么说。
在宽松的郑明锡律师手下,权敏宇过得太舒服了,团队内搞搞小动作,郑律师也只是点拨一下。然而换了张胜准律师,和他们三人既不是一个团队、没有凝聚力,也难以沟通。遇见只会怪别人、只顾自己逃跑的那种上司,反而促进了三人的凝聚力,会有一种“我们是一起的”感觉,比起内部斗争,现在是该一致对外的时候。
就像郑明锡对英禑说的,“如果上司没法沟通,至少要和同事多多讨论。”有时,团队意识是从内忧外患的危机中产生的。
和太守美对话场景,权敏宇认知到自己没能做到的事,并且不再执着于此,这一点成长,还是可以给予肯定吧,至少他有觉醒,而现实中的“权敏宇们”不会觉醒。
至于和秀妍的感情线,其实早有铺垫,在秀妍相亲之前。但他们的主要问题还是价值观差距,虽然产生好感可能只是一瞬间,在一起却并不容易,结局好在做了留白处理。
如果不能接受那个人原本的样子,干脆不要在一起比较好,也不要期待自己能改变对方,或是对方能为了自己而改变。
一味地期待对方会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最终会变得孤独的。然后就会步入郑明锡夫妻的后尘,即使还有爱也很难继续下去。
郑明锡的前妻希望他换一家能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律所,但他本人看起来明显不想辞职,就算暂时挽留了妻子,难保不重复过去的老问题。
不过郑明锡开始信仰佛教了(第2集婚纱案和第13、14集黄地寺案都有佛教元素,隐约透出编剧的宗教观~),再加上生病的关系,说不定真的会回归家庭生活?
第二季郑明锡律师的选择也令人期待!
除此之外,第二季还有很多可以展开叙事的空间,英禑的身世秘密仍然是代表手里的一颗未爆弹,禹爸还没和准女婿相见礼······但是很奇怪,我对第一季结束并没有很强烈的不舍,对于遥远的第二季也还没有实感······
我只是想象着英禑你生活的那个世界,并且持续地,对你的世界感到好奇罢了,直到2024年的某一天,跳着华尔兹通过旋转门的你,再次出现在眼前——“我的名字是禹英禑,正着念倒着念都一样,禹英禑,黑吃黑、多伦多、石榴石、文言文、盐酸盐,禹英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