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徐向前坦言:离家干革命12年,阎锡山没伤害自己家人一根毫毛

烟雨任平深 2024-12-12 05:36:34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说法背后,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性的博弈。

徐向前出生于1901年,阎锡山比他年长18岁,且两人出生在同一个山西省的不同地方。徐向前的家境贫寒,而阎锡山则从年轻时便深得袁世凯的赏识,逐步建立了山西的权力基础。1911年,阎锡山成为山西都督,开始在山西扩展自己的政治势力,这时,阎锡山也着手创建了山西国民师范,希望通过教育来招揽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徐向前决定报考山西国民师范,他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段师生关系并没有给徐向前带来太多正面的影响。阎锡山虽是徐向前的“老师”,但两人性格和政治理念差异很大,徐向前主张独立自主,常常与阎锡山产生冲突,甚至因此两度被阎锡山开除。

然而,阎锡山的创校举措,虽然没有使徐向前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却无意间为他提供了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徐向前在学校的学识积累,让他有了加入更广阔世界的可能。毕业后,他未曾得到阎锡山的青睐,却仍然坚信自己能够找到更合适的道路。于是,他离开了阎锡山,选择了投身军队,但最终发现,无论是在国民党还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官场的黑暗都未曾改变。

1927年,徐向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在党的组织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先后担任了多个军职。随着革命的深入,他的职位逐渐上升,名声也越来越大。然而,随着革命的推进,徐向前始终担心一个问题:自己和党内同志的家人,是否也会因此遭到国民党的迫害?

为了保护家人,徐向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与家人断绝联系。这不仅是为了革命的安全,更是为了家人的安全。他深知,只有通过革命的成功,自己和家人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他选择全身心投入到抗战和革命事业中,无暇顾及家乡的一切。

然而,1940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战形势愈发严峻,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敌对关系逐渐缓和。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我党决定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尽管个人心中仍有不满,但为了山西的安危,徐向前被指派回到家乡,劝说阎锡山参与抗日。

此时的阎锡山与徐向前已经有了十多年未见的距离,而这次相见,也注定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徐向前内心虽然不满,但为了国家大义,他还是选择了与阎锡山沟通。当他面对阎锡山时,心中既有仇恨,也有不解,但更多的,是为了家乡和百姓的责任。阎锡山听取了他的建议,并决定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抵御日军的侵略。

徐向前的任务完成后,心中却始终未能平复。终于,他决定趁此机会回一趟家乡,看看自己离开多年的家人。然而,当他接近家门口时,内心的忐忑和焦虑几乎让他丧失了前行的勇气。他害怕自己离家12年,家人早已受到迫害,家中不再有人等待。然而,当他走到家门口时,迎接他的是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父亲,徐懋准。

此时,父亲已经步入晚年,但眼中却闪烁着深深的欣慰。当父子两人重逢时,徐向前已经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他迎上前去,父亲紧紧抓住他的手,说道:“看来你这条路走对了!”

看着家中依然如故,徐向前的心情五味杂陈。他忍不住问道:“这些年家里还好吗?没人为难你们吧?”徐懋准点了点头,说:“好得很,有个姓阎的长官还特地交代,说是看在同乡的份上,不许人找我们麻烦。”

这句话让徐向前感到震惊。曾经与自己在思想和政治上对立的阎锡山,竟然会在自己离家革命多年后,出于同乡情谊,保护自己的家人。这一份情谊,虽然不能改变阎锡山过去的种种恶行,但在那一刻,徐向前内心涌起了复杂的感慨。

0 阅读:0

烟雨任平深

简介:烟雨任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