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殉城,杨过为何见死不救?把郭靖一家的名字反着念一遍就懂了

耳东品文史 2024-09-08 00:06:19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在《侠客行》中塑造的侠客形象着实让人向往,不过金庸笔下的侠客却与李白笔下的侠客截然不同,李白只写出了侠客的潇洒与强悍,而金庸则是诠释了何谓“侠客”。

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金庸曾说过,他的武侠故事重在一个“侠”字,他的故事中固然也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顶尖神功,让人热血沸腾的高手对决,但归根结底,他想传达的始终是何谓“侠义精神”。

而在“射雕三部曲”中,他就借郭靖这个角色的故事讲“侠之大者”这四个字诠释到了极致,郭靖是为国为民,为襄阳百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着实可敬。

(郭靖剧照)

但说来奇怪,郭靖以身殉城之时,杨过多半尚在人间,既然如此,杨过为何没有赶赴襄阳去救郭伯伯?

一、孤军奋战的大侠

《神雕侠侣》末尾,当蒙古大军袭来之时,书中群雄是表现得格外严肃的,在他们看来,此战怕是难逃一死。

说是:“只听得号角声此起彼落,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剑戟如林,马匹奔驰来去,襄阳城便如裹在一片尘沙之中,蒙古大军竟已合围。众人见了这等声势,无不骇然。黄蓉道:‘敌军势大,只有挨到傍晚,再设法进城。’七人便躲在树林之中,除周伯通一如以往的嬉笑自若之外,人人均有忧色。”

笔者的心态则是与周伯通一般,丝毫不觉得紧张,因为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此时襄阳已经集结了中原最顶尖的一批战斗力,此战必不可能输。

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武侠故事归根结底还是追求快意恩仇这四个字,图的就是一个“爽”,所以金庸必然会给群雄一个体面的结局,所以在群雄协力之下,蒙古大汗被杀,蒙古大军也只能退兵。

然而到了最后一次襄阳大战爆发之时,郭靖身边却不见当年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高手们,唯有他的妻子黄蓉与爱子郭破虏留在襄阳助他守城。

(郭靖与杨过剧照)

显然,这战斗力是不够的,关于那场大战的结局,书中只提到一句:“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郭襄赶没赶回襄阳其实不重要,毕竟以她当年的武功水平,即便身处襄阳,也只是多添一条人命罢了,她没有左右战局的能力,但杨过不同,作为当世五绝之一,杨过完全有可能改变这场大战的结果。

二、郭靖与杨过

当年的那场襄阳大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正是杨过。

他先是凭借黯然销魂掌将那金轮法王杀死,接着又凭借一记飞石,将那蒙哥大汗击杀,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让蒙古大军失去主心骨,继而只能退兵。

固然杨过是有几分主角光环,但他的作战理念却没有任何问题,所谓“擒贼先擒王”,他能想到这作战方案,并且顺利执行,这就是他的能力。

(杨过剧照)

所以杨过若再次赶来,即便这一次蒙古一方没有大汗亲自督战,那也总会有个元帅,只要将那人杀了,一样可以让蒙古大军不战而败,所以杨过为何没再次出手?

莫不是他还记恨着郭靖?

不,当初年少无知的杨过确实一度认为郭靖与黄蓉是他的杀父仇人,可当柯镇恶与侯通海等人将当年的真相说给他听之后,他对郭靖已再无恨意,同时联想起郭靖对他付出的那些真心,他甚至觉得十分愧疚。

比如襄阳大战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就上演了一场伯侄和解的戏码。

说是:“杨过心中感动,有一句话藏在心中二十余年始终未说,这时再也忍不住了,朗声说道:‘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和郭伯母抚养教诲,焉能得有今日?’他二人自来万事心照,不说铭恩感德之言,此时对饮三杯,两位当世大侠倾吐肺腑,只觉人生而当此境,复有何求?”

显然,他们之间已无嫌隙。

(郭芙、郭襄剧照)

甚至你可以发现后来郭靖之所以能够制定“倚天屠龙计划”,也有杨过的一份功劳,毕竟那用来熔铸刀剑的材料,正是杨过当年所用的玄铁剑、君子剑以及淑女剑。

也正因为如此,“杨过后来没有前去襄阳救郭靖”这件事才会变得奇怪。

杨过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许是郭靖自己拒绝了杨过的好意。

三、藏在名字中的深意

其实杨过赠剑给郭靖夫妇这件事并没有在《神雕侠侣》中被写明,直至第三次华山论剑,杨过也没将佩剑送出,可见这段剧情发生在《神雕侠侣》的故事结束之后。

杨过后来还见过郭靖一面,至于他为何没留下助郭靖守城,多半是郭靖主动提出的,毕竟在郭靖看来,襄阳城迟早会失守,杨过若留在此处,也不过是徒增伤亡。

而你若从金庸赋予郭靖一家的名字来看,就能理解他如此安排的理由。

郭靖为自己那三个孩子起的名字分别是“芙”“襄”“破虏”,连在一起便是“扶襄破虏”这是他们的心之所愿。

(郭靖一家剧照)

但愿望归愿望,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们的命运,更应该反过来看,结合郭靖和黄蓉的名字,当你把他们一家的名字反过来,便得到了“虏破襄,芙蓉尽”这句话,显然,他们的结局注定是悲剧,郭襄远在西川能保住性命已是不易。

换个角度说,连郭襄都没在襄阳,杨过又有什么理由前去送死呢?

金庸的故事都是有历史背景的,郭靖的结局其实在他决心守卫襄阳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金庸不过是以武侠的方式将这段注定发生的悲剧写了出来,要体现大侠的侠义之心,牺牲一个郭靖就够了,他选择留杨过一命,也合情合理。

0 阅读:56

耳东品文史

简介: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