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由盛转衰的起始——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廿三)

用户_194574 2023-11-21 20:40:35

在上篇文章中,我就着“平王东迁”来聊了一下在历史进程推进到东周之后,作为西周都城的“镐京”无奈的消失了将近400年。我也提到,这种作为一个偌大王朝都城在朝代更迭的情况下会突然完全告别历史舞台几百年的情况,再往后的两千多年里,“镐京”也可谓是独一份。而具体的原因,实际上前文中也已经聊到的不少。接下来,就该聊聊我的这一系列文章中的另一个主角——洛阳在东周时期的状况了。

如果有朋友能够多少看过一些我之前本系列文章的话,应该都会能清晰的看得出来,我对于两个城市的评价是完全以个人的理解与认知,尽可能的公允和平和的。个人认为并不存在偏哪一方。有就是有,没就是没,从来不会整一些莫须有的腌臜玩意儿来试图压制哪里,诋毁哪里。然而,我在上篇写到“镐京消失”的内容时,还是立马有一些朋友激情四溢的展开攻击,又是什么“碰瓷”的,又是什么“三线城市拿什么和省会比的”。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老话,人只有无知和恐惧的才会轻易的愤怒,心平气和的聊些东西多好不是。咱们接着往下说。

“平王东迁”的话题说了好几篇了,也从各个角度都聊过了。那么今天咱们就紧扣主题,来聊一下“东迁”之后的雒邑,究竟是如何了。为了区分西东周,之后也就不再用“雒邑”这个词了,直接就说洛阳了。

我在本系列的第五篇文章中曾经对周王朝初期所营建的洛阳有着一些相应的叙述:

与“丰镐”相似,“雒邑”也是由两座城组合而成。具体位置在“洛水北、瀍水东”,其中的“洛水”自然是现在东西走向横穿洛阳中心区的“洛河”,而“瀍水”,则是几经改道逐渐枯水,现处于洛阳市瀍河区的“瀍河”。这两座城市,西边的为“王城”,是宫殿及行政部门的聚集区,东边则叫做“成周”,是殷移民所迁住,以及“周王室宗庙”所在!

《逸周书》中《卷五·作雒解》里,曾记:“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当时依照武王规划而建成的“雒邑”,是世界上有史记载并有考古发现和文物佐证的,第一座按照国家层面来进行规划建设的都城!经近代考古发掘,“成周”已发现的宫城面积约1.56平方公里,郭城约12.45平方公里,还不包含郭城外设施建筑。这个面积现在看起来实属一般,但在3000年前,这无疑是一个世界级大都市。

同样在《逸周书·作雒解》中记:“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封人社遣,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与国中,其遣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亹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方,一面之土,焘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故曰,受列土于周室。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咸有四阿,反坫,亢重、郎、常累、复格藻棁,设移旅楹舂常画旅。内阶玄阶,堤唐山廧,应门库台玄阃。”也就是说,在当时的“雒邑”中,不仅有周王朝的王室宫殿和行政机构,还有象征着“宗周血统”,用来祭祀先祖的“宗庙”所在。不仅如此,城内所有的王室建筑及宗庙的建造与设计,也均符合“宗周”建制!同时,象征着天下的“九鼎”,也被置于“明堂”之内。

暂且对这些内容不做过多重复性的解释与阐述,有一点还是可以了解到的,洛阳在周王朝的初年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标准都城的建设规格,并分为“王城”和“成周”两部分。而且,在洛阳的设置,也绝不仅仅是建筑和规模上,用现在的话说,其实还有着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执政体系和政府架构,甚至连宗庙这种宣告正统的“顶配”也都在“成周”有设立,这一设置,也存在了整个西周时期。在西周中后期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也都是与洛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这也为“平王”的东迁创造了一个现成的实地基础。这和本系列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明王朝有相似之处。而周平王东迁所到达的洛阳,在当时甚至是一个更加适合统领整个周王朝疆域的选择。

但是,这也仅仅存在于理论上。无论是我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无论是古代王朝的统治力还是现在国家的影响力,都是与自身的真实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我国北洋时期的外交家陆征祥引诸葛武侯《白帝城托孤》中的一句:“弱国无外交也。”你没有实力,哪怕真的占据着所谓的“国之正统”,最终也只能看别的人脸色行事,而周平王,似乎就是这种状态的“创始人”。

周平王能够继承正统而顺利迁都洛阳,最初“勤王”的晋、郑、卫、秦等诸侯,也因为“拥立有功”,得到了相当实惠的赏赐。前文中也已经提到过,秦部族正是因为这次的功绩,从不入流的一方土著势力一跃成为侯爵国,并逐渐成为西部的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同时,其他诸侯也在利用这次周王的“报恩”各自扩张着自己的势力,其中最强大的当然是晋。公元前750年,正是由于晋文侯率军西征杀了周携王,才结束“两周交际”之间周王室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立局面,进而稳定了东周初年的政治局势。所以,晋国可谓东周建立初期的“第一功国”。

然而,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个诸侯国的势力拓张,是与先进的洛阳有着一些关联的。那就是郑国。虽然当时的晋国实力最为强劲,但是在“晋文侯”去世之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世将该段混乱的晋国史总结为“曲沃代翼”的典故,也是有趣得紧,于后世不少有不尽相同之处,这也是晋国在春秋时期“混乱传统”的开端,但由于与本系列的主题关联不大,就不过多赘述。正是由于晋国在春秋初期的“混乱”,也才让郑国有机会成为一度东周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郑国是周王朝在“西周时期”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而初代的郑国国君也是根正苗红的周氏王族,他是西周第十代君主周厉王的小儿子“姬友”。在公元前806年,才被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周宣王封在了“郑地”,郑国由此建立。前文中也聊到过,此时的郑地是在现在陕西省渭南市的区域内,周幽王时期,举族迁往如今河南郑州附近。后犬戎攻陷镐京,前往“勤王”的姬友遇难,后世谥“桓”,故称郑桓公。郑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姬掘突继位,史称郑武公。

郑武公是一位很具雄才的君主,在他的治下,郑国的实力不断扩张。领地也从最初的“郑地”,先后吞并了今天郑州荥阳区域内的“东虢国”和位于如今新密曲梁乡大樊庄的“郐国”,从而产生了“桓公寄孥”这个成语典故。随后,郑武公又横扫周边八邑,并将都城迁到了郐国故都,并正式以“郑”命名都邑,现如今的河南省会郑州的“郑”也正来源于此。

这里面,我倒是想岔出来一个小分支话题,来聊一聊这个被郑武公灭掉的“东虢国”的这个“虢”。“虢”,源于商代甲骨,出自姬姓,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周文王的两位兄弟,据东汉贾逵的说法,周文王姬昌同父异母的二弟,名字叫“遣”,是一个能攻善战的军事统帅。同父同母三弟,叔是他的字,名字失佚,擅长计谋。至于“叔”、“仲”二字,自然是不用解释了。这两位王叔在武王灭商之后都被分封为了“虢国国君”,不同的是,二哥“姬遣”的封地在“镐京”以西的“雍地”,也就是今天陕西省宝鸡市一带,史称“西虢”。三弟“姬失佚”的封地在镐京以东的“制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荥阳一带,也就是被郑武公灭掉的“东虢”了。在东虢被灭后,周平王为了平息争端,又将东虢后裔分封到了“夏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史称“北虢”。

当然了,我也不是平白无故说这个“虢”字,因为它确实也是和洛阳有些关联。喜欢书法的朋友,恐怕都会知道“虢州澄泥砚”,它和甘肃岷县的“洮砚”、广东端州的“端砚”、安徽歙州的“歙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而这个“虢州澄泥砚”的所在,正是现今河南省洛阳市的新安县。新安,属“古虢州”,其实据《尚书·禹贡》中记载,最初并无“虢州”一说,而就是“虢国”。春秋战国后,秦王一统,“虢国”不复存在,直至隋末宁义元年,也就是李渊拥立杨广的儿子“代王侑”,将下江南的杨广奉为太上皇的那年,在卢氏县设“虢郡”。随后李渊称帝,改年号武德,元年将“虢郡”改为“虢州”。

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也并不专属于洛阳。在山西运城、忻州地区,以及山东青州等地都有制作澄泥砚的传统和记载。而且,“古虢州”,也并非单指新安县,而是包含了今天河南和洛阳新安,三门峡陕县、卢氏以及山西省运城市的部分区域。而且,澄泥砚更加准确的应该叫做“黄河澄泥砚”,主要取材于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经过火煅气化,质地变瘦,非石而坚于石,非玉而美于玉。所以,黄河沿岸确实有不少地方都制作。后经专家考证,河南的澄泥砚制作历史要早于山西和山东,而以陕州、新安为中心的古“虢州”又是河南澄泥砚的发源地,相较之,新安出产的澄泥砚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要更胜一筹。尤其是据考证,如今焦作孟州市的“非遗”澄泥砚工艺,也是从新安迁徙过去的,于是洛阳的新安县,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黄河澄泥砚”的“官方代言人”。

话题拽回来,之前为什么要专门聊一聊“郑国”和“虢国”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王朝的由盛转衰,就是由于“平王东迁”。这样说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阳,确实是周王朝逐步走向衰落的一个节点。可实际上,在周平王在洛阳延续周王族气运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诸侯或听命,或尊崇其为天下共主的。而真正导致周王室开始逐渐失去诸侯尊重和推崇的,则是一次郑国与周王室之间的直接冲突,这次直接冲突的导火索,却又恰恰与“虢国”有关!

“虢国”,在西周时期虽然并不是一个实力出众的诸侯国,但却在一些西周中后期的“大事”上从不缺席,从结果上也算是喜忧参半,既有“虢宣公”的征伐猃狁大胜和“虢文公”谏周宣王“不籍千亩”,也有“虢公石父”在幽王时期败坏朝纲、建议废长立幼、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一朝的荒唐事大多都和这位“虢石父”有关。而最终犬戎入镐京,西周灭亡,“虢石父”也为“为国捐躯”。这还不算,犬戎占据镐京后,平王在晋、秦、郑等诸侯护送下东迁洛阳,而“虢石父”的儿子,“西虢”的继任者“虢公翰”,则在“携地”(位于西周首都镐京附近)拥立姬余臣为周天子,即周携王,从而造成了西东周交际之时的“二王并立”局面。

“平王东迁”之后,由于“拥立之功”,以及与京畿相邻,近水楼台,并且其余有实力的诸侯也都忙于自己的势力扩张或者像晋国一样内乱。在周平王执政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周王朝的“卿士”一职都由郑国国君担任,可谓独揽大权,郑国也借此机会假借王室之名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前文中提到的吞并“东虢”和“八邑”也正是这个时期。看到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心里不踏实的周平王也趁着郑国内部的“共叔段之乱”,产生了另扶持一个能与郑国分庭抗礼,分掌大权的想法,于是,周平王便与“西虢”的国君“虢公忌父”眉来眼去,试图在朝堂上增加一个“卿士”名额,即由郑庄公出任左卿,而“虢公忌父”去出任右卿。

至于“卿士”一说,咱们简单聊几句。我想看过春秋战国题材的历史剧、小说的,尤其是像《大秦帝国》一类的巨篇文学的,都会对“上卿”、“客卿”等词汇有所印象。卿士最早见于商甲骨文,可见在商代时期已有这个名称。而到了西周时期,“卿士”专指级别很高的执政官,也是“三公”、“九卿”的统称。但个人认为,西周中后期及东周,“卿士”又不似于后来汉代时期的三公、九卿已经接近于一种“荣誉称号”,而更像是明代的“首辅”或者清代的“军机大臣”一类的,是实打实的王超内一等一的权臣。

在周平王有了增加一位“卿士”的意图后,自然是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可平王却一口否认有这回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甚至不惜使用了“质子”的方式谋的郑庄公的信任,而郑庄公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洛阳与平王互为质子,史称“周郑交质”。质子的做法,实际上是从商代开始,常用的互相牵制,互相承诺的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看过电影《封神》的,也必定会对纣王的“质子军团”印象深刻。但历史上,王朝君王用自己的儿子去与诸侯互为质子的,却是极其罕见,由此也可见当时的周王朝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对于这种实力强劲的诸侯国也已经不敢硬拿自己的王室身份压制对方了。

当然,这才只是开始,咱们下篇接着聊!

相关前文:

1 阅读:146
评论列表
  • 2023-12-13 13:47

    周朝的历史地位是在西周镐京奠定的,到了洛阳东周基本约等于春秋和战国了,东周天子不就是一个样子货嘛,这段历史恐怕洛阳人自己都不愿意提,洛阳三线城市碰瓷西安是肯定的,翻下初中历史教科书,看看有没有提洛阳什么事情,王立群 于赓哲 蒙曼 易中天都说过洛阳就没有什么大一统的王朝,尤其是洛阳宣传的隋唐,初中历史教科书更是根本没有提洛阳一个字,只说了大唐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代表了盛唐气象

用户_194574

简介:热爱体育 ,喜欢历史,看电影,听相声,和大家一起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