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退伍到供销社上班,因得罪人被调到工商局,命运因此改变

情感微微船 2025-02-18 11:37:44

1978 年的春天,带着军旅生涯的荣光与不舍,李建国回到了故乡。怀揣着退伍证,他走进了县供销社,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营业员。那时的供销社,是物资匮乏年代里人们心中的“宝地”,从柴米油盐到针头线脑,几乎包揽了老百姓日常所需的一切。

李建国被分配到了日杂组,负责售卖各类生活用品。他是个退伍军人,身上有着军人特有的严谨与认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岗,将货架上的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擦拭得干干净净。顾客来了,他总是热情地迎上去,耐心地为他们介绍商品的用途与特点,从不厌烦地解答各种疑问。凭借着这份真诚与热情,李建国很快就赢得了顾客们的信任与喜爱,大家都愿意来他的柜台买东西。

然而,供销社里的人际关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时的单位,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老员工们自恃资历深,对新来的李建国并不怎么放在眼里。他们常常给他安排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儿,比如搬运货物、清理仓库等,却从不让他参与一些重要的工作。李建国心里虽有些委屈,但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把工作做好。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在这个单位站稳脚跟。

在供销社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李建国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管理上的混乱,一些商品经常出现短缺或过剩的情况,导致顾客买不到需要的东西,而一些滞销的商品又积压在仓库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李建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改善这种状况。

他花了几天时间,仔细地整理了各个商品的销售数据,分析了市场需求与库存情况,然后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交给了供销社的主任。报告中,他提出了加强库存管理、合理调配商品、提高销售效率等一系列建议。他满心期待地等待着领导的回复,希望能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事与愿违。主任看完报告后,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对他产生了不满。原来,主任一直对李建国这个退伍军人心存戒备,认为他有背景、有靠山,迟早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再加上李建国的建议触及了供销社内部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纷纷在主任面前说他的坏话,说他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还说他想出风头、抢领导的风头。主任听了这些话,更是对李建国心生厌恶,决定给他点颜色瞧瞧。

不久之后,供销社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李建国被调到了工商局。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怎么就招致了这样的结果?他心里满是委屈与不甘,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得罪了主任,得罪了供销社里的一些人,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将他排挤出去。

刚到工商局时,李建国的心情十分低落。他觉得自己从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工商局的工作与供销社截然不同,这里涉及到的是市场监管、企业登记、商标管理等复杂的事务,他需要重新学习、重新适应。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然而,李建国并没有被困难击倒。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他开始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向老同事请教,向书本学习,加班加点地熟悉工作流程与法律法规。慢慢地,他从一个对工商局工作一窍不通的新手,成长为了一名业务熟练、工作出色的干部。

在工商局工作期间,李建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他将军人的严谨作风带到了工作中,对待每一个案件都认真负责,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严厉打击各种市场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他也注重服务,热情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与帮助,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国在工商局的业绩越来越突出,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认可。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还被提拔为工商所的副所长。他的命运,因为这次调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往事,李建国感慨万千。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当初在供销社的那段经历。正是那段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与奋斗。他感谢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与支持的人,也感谢那些曾经让他受挫与委屈的人,正是他们,让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如今,李建国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常常回到老单位,与昔日的同事们聚一聚,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往事。每当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他总是满怀欣慰地想,自己当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为这个单位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无法预知前方会遇到什么,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坚定地走好每一段路,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命运总会眷顾那些努力奋斗的人。”

0 阅读:10
情感微微船

情感微微船

探索人心,分享情感故事,寻找生活的温暖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