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球知名的光刻整合商有四家,分别是荷兰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以及我国的上海微电子。不过,在中高端光刻领域,ASML却是一家独大,也是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厂商。
但由于产线上含有大量的美国配件与技术,ASML在出货方面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还需看美国的脸色。尤其是应用于先进芯片制程的EUV光刻机,美国为了阻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不仅限制ASML对中企出口,就连外企的中国分厂也被禁止引进。
中芯国际在2018就向ASML订购了一台EUV光刻机,可在美国的干预下,四年过去了仍未交付。还有韩企SK海力士,为了提升存储芯片的产能工艺,计划在中国分厂引进EUV光刻机,可最终却被喊停,美国给出的理由是,这可能会导致尖端技术流入中国市场。
对于EUV光刻机的出货问题,ASML也是颇为无奈,还曾特意就此向我国作出解释,声称这是《瓦森纳协定》成员国的决定,自己也没办法。
要知道,我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在自主造芯潮流的推动下,对光刻设备的需求更是水涨船高,无法出货EUV设备已经导致ASML白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可没想到的是,美国还妄图进一步向ASML施压,限制DUV等主流需求光刻设备的出口。
面对这种情况,ASML似乎是有些坐不住了,对美发出严厉警告,称中国市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卖给他们DUV光刻机,那么会导致全球供应链被迫中断。
与此同时,ASML也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不仅提升光刻设备出口规模,而且还在多地增设分部,甚至还大批招揽人才、扩充团队。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据ASML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ASML已累计向我国大陆市场出口了78台光刻机!这使得大陆市场超越美国,成为了ASML的第三大业务市场,仅次于我国台湾省和韩国地区。
另外,ASML在大陆市场的员工总人数已超过了1500人,还有15个办事处、11个仓储物流中心、3个开发中心,以及新建的一个维修中心。
对此,有外媒表示,ASML相当于是摊牌了。面对美国收紧国际主流需求光刻机出货范围的意图,ASML已经亮明了态度,非但不会妥协,反而还会继续加大与中国大陆市的深入场合作。
相比EUV光刻机的出货问题,ASML在主流需求光刻设备方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从2022年开始,先进制程芯片工艺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连高通、苹果、英特尔这样的大厂,都相继做出了砍单或推迟的决定。这意味着,EUV光刻机的使用率也将会出现下滑。
台积电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应对先进制程订单不足的问题,有消息称台积电不仅将暂缓N3工艺,而且还计划关停部分EUV光刻机,原因是EUV光刻机的运行成本实在是太高了,24小时耗电量高达3万千瓦。
对ASML而言,在EUV光刻机业务受阻的情况下,DUV设备就成了支撑利润营收的关键。如果此时无法向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自由出货,ASML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陷入困境。
其次,企业一定离不开市场,但市场绝对不会缺少企业。如果ASML不努力争取我国大陆市场这块巨大的“奶酪”,其竞争对手必然会快速顶上,届时,ASML再想回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比如日本老牌光刻巨头尼康,在前不久已经明确表态,将加大在中国光刻机市场的投资布局,增进与中国芯片企业之间的合作,并计划在2026年之前,把光刻产品的出货规模提升3倍以上。
相比之下,更让ASML感到担心的莫过于我们的国产光刻机。自从华为断芯事件之后,国内市场就认清了“手中有粮”的重要性,以中科院为首的国内科研机构,更是加快了对国产光刻机的研发脚步。
正如荷兰工程师所说:光刻机虽说是极为复杂的半导体工具,但说到底也是人造的,其物理定律在中国市场同样有效。这与ASML首席官Peter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我国能够实现光刻机的国产化。
这意味着,如果ASML不坚守、不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一旦我们的国产光刻机取得突破,它在我国的市场地位将会“兵败如山倒”。
从这些角度看,就很容易理解ASML为何会如此看重中国大陆市场了,而对于正处爬坡破冰阶段的国产芯片而言,这也无疑是个好消息。
可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的。何况,过去早已多次证明西方企业是靠不住的,我们若想不再受制于人,就必须身体力行地全面完成技术突破,只有做到了“手中有粮”,才能“心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