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

红星深度 2019-07-26 17:14:44

7月26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关于“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相关内容。红星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倡导性指标提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时;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等。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红星新闻了解,国务院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红星新闻在发布会上获得一份来自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相关材料。据介绍,当前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挑战。主要包括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中小学生肥胖和校医总体配备率不高等问题。

红星新闻发现,材料通过几项数据反映这些问题的现况。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为81.0%。

红星新闻获悉,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确定了行动目标,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四个层面应采取的主要举措。行动目标包括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

根据材料,预期性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约束性指标是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校医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比例。倡导性指标是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1小时以上;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时;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随着成长发育,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有效保护、积极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编辑 陈艳妮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