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绘图板”被淘汰的飞行器方案374
本文2312字,32图,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FW 42
F.19F.19a
莱特兄弟完成的第一架实用的飞机“飞行者1号”使用了水平尾翼放置在机翼前面的鸭式布局,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希望获得一些俯仰不稳定性,以实现俯仰操作,当时他们认为后置水平安定面可能会因为过稳定而俯仰困难。但是在此之后,后置尾翼的常规布局被证明更有利于早期的飞机,鸭翼因此绝迹了很长一段时间。
F.19
F.19
这并不代表航空家们放弃了尝试,一直以来,都有各种各样的鸭式布局飞行器方案出现,因为鸭式布局确实有一些固有的优点,比如更低的配平阻力,更高的升力系数,以及更好的失速耐受性和短距起降性能。
海因里希·福克(外)和公司首席试飞员科尼利厄斯·爱德扎德,他驾驶第二架原型机
1920年代,福克-沃尔夫公司在德国开启了一次鸭式布局的尝试,这就是F.19(绰号Ente,即德语鸭子)项目。福克-沃尔夫公司的创始人海因里希·福克和乔治·沃尔夫是早期鸭式布局的探索者之一,但因为一战而暂停,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公司仍然对这一概念感兴趣,20 年代中期福克-沃尔夫向德国航空公司 (DVL) 提出了建造一架采用鸭翼设计的不寻常客机的提案。在建造原型之前,先在哥廷根的风洞中吹制模型。
F.19a
F.19按照经典的“鸭式布局”设计。飞机升力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前鸭翼 处产生的,客舱位于重心区域,明显位于机翼前方。为了提高升降舵的效率,设计者将其安装在外部支架上略低于水平安定面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利用间隙效应而在升降舵周围提供更好的流动。F.19具有非常大的带方向舵的垂直尾翼,这因为“鸭式”飞机垂尾的力臂比较短,必须放大以获得更好的水平稳定性。
F.19a
F.19a
乔治·沃尔夫
1927 年 9 月 2 日完成公司创始人乔治·沃尔夫亲自驾驶F.19完成了首飞,但项目的后续是典型的悲剧,27 天后,创始人兼设计师乔治·沃尔夫在进行单发飞行测试时坠机身亡。随后已经基本完工的第二架原型机在1929年毁于工厂火灾。在1930年福克-沃尔夫终于完成了第三架升级的原型机,称为F.19a,主要改进是在主机翼下方增加了两个垂直翼面辅助垂尾。这架飞机被派往欧洲各地进行宣传巡演。它访问了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和英国。事实证明,F.19a的飞行能力是令人满意的,甚至可以运载乘客。但这个型号并没有投产。
一个极棒的模型来自 JOHN MILLER
FW 42FW 42
F.19a 显然一直服役到 1939 年,主要在 DVL进行测试。虽然鸭式布局研究在福克沃尔夫公司比较短暂,除F.19之外,还有几个未公开的项目。其中一项研究已经在当年的媒体上被谨慎地暗示了。这就是FW.42轰炸机项目,显然这种违反巴黎合约的武器,在魏玛共和国是禁止的。
FW 42
1927年,当 F.19 仍在测试时,柏林的卡尔·格鲁希博士(Dr. Ing. Karl Grulich,)就指出,在对原型机进行广泛测试并改进其纵向稳定性后,应尽快制造更大的鸭式商用飞机。他已经知道应该使用哪些发动机:两台低矮的西门子“Jupiter”径向发动机,每台发动机 480 马力。
FW 42
这个建议项目实际上相当于 F.19 的两倍,但事故打乱了计划,并且在明确原型事故的原因之前没有机会实现。持续了一年多的调查最终完成时,福克-沃尔夫显然有了完全不同的计划。
FW 42
这个计划为人所知完全出于意外,1945年它的资料被遗忘在一个地堡之中,随后地堡被炸毁,整整24年后,负责清理废墟的挖掘机操作工发现了这个神奇的文件夹。文件夹内包含福克教授于1930 年代初在不来梅建立研究所时期的 12 份风洞报告。其中包括两种前所未见的方案,这些风洞模型的照片神奇的完好无损。其中之一是FW 42。
FW 42 风洞方案1
FW 42是一架鸭式布局双引擎轰炸机,第二架是类似传统设计的飞机但没有标明编号。不过由于在Fw 40和Fw 43之间,正好空了两个编号,因此推测传统布局的飞机应该是Fw 41。新飞机的开发合同由后来的将军卢赫特作为交通部副部长勃兰登堡 (Brandenburg) 的代理人授予。风洞测试从1932年1月13日至1933年12月25日。这些安排显然是为了撇清官方的关系。
FW 42 风洞方案1
原始配置的 Fw 42,从正面看,水平安定面布置在机身上方,与 F 19 非常相似,但与 F 19 相比,它有四个垂直安定面,沿翼展分布,内侧的安定面低于外侧的安定面。从后炮手的角度来看,两个翼面的轮廓大致重合。这架轰炸机具有极好的视野和射击能力,在机头和机尾上安放了机枪。
FW 42 风洞方案2
第二个提案设想在机身中间,尾部机枪架的正前方安装一个更大的垂直尾翼。两种布置都是在风洞中进行了研究,对 Fw 42 模型的测量表明,一个简单的机身中央垂尾就可以实现足够的方向稳定性。并排的四尾翼仅提供略好的值,取消掉后可以简化生产。因此,最终建议简单的单垂尾布局。
FW 42
风洞实验还测量了关于鸭翼的各种安装高度。包括机身上方和下方。最终认为不值在下方在稳定性和飞行特性方面更好,而且还决提高了飞行员的能见度。
FW 42 最终方案
Fw 42 的最终配置确定为:双引擎上单翼鸭式布局飞机,梯形机翼,前翅鸭翼低置,采用分体升降舵,细长的机身,在驾驶舱前明显收缩,开放式机枪支架在机头和机尾(打开),单垂尾,可伸缩起落架。常规布局和鸭式布局的对照数据表明,两种模型在升力、阻力和稳定性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因此,数据有利于鸭式布局,因其具有失速性能、更好的着陆特性和能见度优势。
记录显示福克-沃尔夫建造了 Fw 42 的全尺寸模型,它配备了机枪支架和尾部单元,机翼只有示意的一段。德国官方验收了模型,而且还有至少一个外国客户(可能是俄罗斯或日本)参观了项目。
FW 42
FW 42 CG来自 油管:Air Space Channel
Fw 42 可能是 1929 年之后在所谓的“第二军备时期”飞机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项目之一。这些项目导致了包括Do-17在内的几个可以携带“特种货物”(即炸弹)的“两用”飞机项目,但FW 42最终没有下达建造命令。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尚不清楚。也许 Fw 42 对用户来说有超出常规了,也许 F 19 的事故也产生了后续影响,或者只是交通部没钱。
然而,至于FW 42是否会比同一时期德国轰炸机Do-17、Ju-86和He-111,更好,也许只能在平行世界里得到解答了。@nordland 今日头条 原创首发
转自airwar1946
技术参数
动力 2 x 600 hp BMW IV 直列引擎
尺寸 25.00 米
翼展 19.80 米
高度 4.30 米
重量
炸弹载荷 1,000
性能
最大速度 310knv'h
范围 1,800 公里
升限 6,0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