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寓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原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它与东侧的建筑群同为醇亲王府,后称摄政王府。早在康熙年间,初建明珠府第,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改为成王府,光绪十四年改为醇亲王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即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寓所,但她以国事为重,一再逊谢。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划,决定藉此王府花园,葺旧更新,新建一座仿古式两层主楼。
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同年10月,由国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翌年5月29日起对外开放。
故居分为原状陈列展、宋庆龄生平展以及庭院三部分进行开放展览。
01
场馆概况
宋庆龄故居原为清代四大王府花园之一,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原王府花园内濠梁乐趣、畅襟斋等一组清代建筑,现已恢复宋庆龄生前原状(大客厅、大餐厅)。古建筑群以西的一中西合璧两层楼的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后建),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内有原状陈列。
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草坪上设有旗杆,悬挂2号国旗,尺寸为2.4米长,1.6米宽,与外交部的规格相同。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
园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其中西府海棠名列北京“最美十大树王”。有长廊迂回曲折,纵贯南北,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长廊中有恩波亭,是纳兰时期渌水亭原址。
庭院明清两代古建为砖木结构,楼台亭阁,王府风格,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代建筑为钢混结构,是在原有主体建筑迤西接建的灰色仿古二层小楼,为宋庆龄生前工作和生活之处。新文物库依西侧大墙而建,宋庆龄生平展在新建文物库一层,2009年竣工。
02
基本陈列
---原状陈列展 ---
原状陈列展是将宋庆龄生前生活、工作、学习过18年的场所封存,保持原状,包括小客厅、小餐厅、卧室兼办公室、书房、小厨房及康乐棋等。
--- 宋庆龄生平展 ---
宋庆龄生平展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展览着力弘扬宋庆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战士的崇高风范,以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为主题,以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光辉历程为主线,分9个篇章、560余项展项,展出文物藏品200余件(组)、图片270余幅,全面展示宋庆龄的光辉一生。其中近50件文物为首次展出。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在上海出生。当时的中国正在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宋庆龄的家庭富裕开明,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亦名倪珪贞)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1907年至1913年,宋庆龄在美国求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留学期间,她心系祖国,得知辛亥革命成功后兴奋不已,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孙中山被迫发动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不得不流亡海外。
1913年8月,宋庆龄大学毕业后来到日本东京,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她与孙中山结婚。作为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她支持孙中山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推动北伐战争,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掩护孙中山广州脱险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1924年11月,孙中山为了和平统一中国犯难北上,她毅然随行。翌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病逝。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国民党右派日渐活跃,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宋庆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忠实执行三大政策。
1927年,国民党右派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她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毅然与叛逆者决裂。她出访苏联、旅居欧洲,探寻中国革命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反帝国主义和保卫和平运动。
1931年回国后,她创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反蒋爱国民主人士,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宋庆龄坚决反对当局“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亲赴淞沪抗战前线慰问,主持筹建国民伤兵医院,沟通国共两党,呼吁国共合作。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8年6月,她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倡导支持工业合作协会,广泛争取国内外援助,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她积极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重庆与姐妹联手呼吁共御外侮。
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挺身而出谴责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宋庆龄帮助和安排大批国际友人到抗日前线,他们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宋庆龄在重庆恢复保卫中国同盟的活动,继续支援抗战,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一个新的中国。重庆谈判期间,宋庆龄与毛泽东数度会晤,支持中共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全面内战爆发后,宋庆龄发表声明,要求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引发海内外积极响应。
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给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为劳动群众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邀请宋庆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她在上海发表讲话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欣然离沪北上。1949年10月1日,她参加了开国大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宋庆龄作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从事了大量国务活动,发挥了独有政治影响和特殊作用。她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推心置腹、亲密无间,建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她深入工厂、农村、街道、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宋庆龄始终坚持“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不断追求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满怀激情关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殷切期待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宋庆龄热情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她曾说:“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她多次撰文和题词,希望少年儿童成长为既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又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身体健康的新一代。
宋庆龄一贯关注新中国的妇女工作,指出精心培育儿童成为可靠的接班人是新时期妇女的崇高职责。她身体力行,关心妇女儿童福利,开展实验性、示范性工作,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起新型外交关系。
根据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指导原则,宋庆龄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活动,为发展各国人民友好、发扬进步文化、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她先后出访苏联、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国,取得很大成功。
宋庆龄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被誉为国之瑰宝。她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员,严于律己、作风俭朴,廉洁奉公、鞠躬尽瘁。临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决定接收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
--- 庭院 ---
宋庆龄同志故庭院具有300多年历史,曾是清代明珠宅邸、和珅别院、成亲王府以及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称醇亲王府或摄政王府花园,包括萐亭、听雨屋、畅襟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北京宋庆龄故居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