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8fc840d53ab398139bbff8c4b8e8dd.jpg)
作为青岛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近年来,平度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稳产保供基础牢固平度市坚持以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中期评估并获得“好”等次。
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平度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9亿斤以上,连续13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11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自主研发的“青农1931”新品种小麦实打测产达到875.82公斤,系青岛历史上小麦亩产首次跨越850公斤大关。为了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平度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5.2万亩,并建成全省首家粮食院士专家工作站和超长期种质资源库,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平度市始终坚持精准施策,建立健全走访排查、监测预警、动态管理、精准施策、风险消除等机制,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部门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对全市监测帮扶对象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金融帮扶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实施“雨露+”帮扶行动等措施,保障脱贫群众利益持续巩固和扩展脱贫成效。“2024年共完成发放补助资金68.85万元,惠及459人次。积极开展金融帮扶,累计发放齐鲁富民贷1632笔、13.3亿元。”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帮扶政策科负责人王秀萍说。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平度市农业龙头企业在保障供给、带动就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以龙头引领带动产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青岛波尼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家企业获批省级和青岛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品牌引领,前寨韭菜、平度香菇、蓼兰鸡蛋等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唐妃思梨、番小贝番茄2个产品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打造地标性农产品品牌“平度优品”。精选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等明星产品,整合果、粮、油、肉、蛋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全品类,构建起一个“家族式”农产品品牌矩阵。“平度优农”区域公用品牌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与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意向签约1.9亿元。
和美乡村提“靓”增“色”“以前我们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雨天路滑、全是泥泞,晴天灰大、满天飞尘;更是没有路灯,晚上村里到处都是黑蒙蒙的,出行很不方便。自从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路面也硬化了,路灯也安上了,花草树木的绿化也种上了,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大泽山镇响山潘家村村民们说起自家门前的变化,心里满是高兴。
按照“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产业化融合、景区化提升”的思路,平度市新打造省级和美乡村25个、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三清一改”工作走深走实,新实施污水改造项目村庄90个,累计清运、处理村庄垃圾23万吨,回收废弃农膜1000吨,有力保障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向阳红片区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印象大泽片区集装箱部落项目等项目的竣工,为平度市的乡村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和活力。
农村产权交易试点突破平度市有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将农村“沉睡资源”变“活跃资本”,累计交易额达5.5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000余万元,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同时,平度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社5627家、家庭农场4257家,均位居青岛各区市注册数首位。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和就业机会。
“下一步,平度市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锚定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目标,扎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兰大彭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通讯员 毛海刚 袁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