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主要学习的文体,写好记叙文对其他文体的写作有基础性意义。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当然,这只是展示最基础的东西,一篇文章是不可能穷尽所有写作技巧的,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写“说话”时可以不出现“说”字很多孩子在写某某人说话的时候,习惯于写上“说”字,比如,某某说:“……”;或某某高兴地说道:“……”等等,但实际上,让人物说话可以有多种方式,写“说话”时可以不用出现“说”字。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语言的前面加上动作或神态等的描写,就可以不用写“说”字了,比如:妹妹朝爸爸嘟起了小嘴,一副撒娇的模样:“……”
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掌握这样的写作技巧,让孩子学会细节的描写,不至于只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或“某某说道”。
第二,写人物外貌可以不用“有”字如何写人物外貌?很多孩子在写人物外貌时,经常用“有”字,比如:
“姐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有一个精致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我们尝试着把这段文字中的“有”字去掉,再稍微把文字重新润色组织一下,就会发现这段文字变得更加出彩:
“姐姐可漂亮啦。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的就像黑葡萄一般。精致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活脱脱一幅天使的模样。”
我们最后读起来是不是感觉舒服多了?让孩子试着改变“有”字的外貌写法,相信会写出更出彩的文字。
第三,描写心理活动时可以不出现“想”字有不少孩子在描写心理活动时,常用“我心想”,如某同学写: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我们当堂写完。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啊?”
如果去掉“我心想”之类的字: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我们当堂写完。天哪!这该怎么办啊?”
我们是不是发现这句话变得更简洁生动呢?
第四,尽量不滥用成语,多具体描写写记叙文需要的是形象具体,而不是通篇的概括性语言。
但与之相反的是,很多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在文章中的成语用得越多,就越显得文章有档次。其实不然,很多小学生的记叙文之所以不生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滥用了成语,整篇文章中随处可见成语,导致文章的细节体现不出来。
此外,在一篇文章中如果成语用得过多,还会给人一种过于单调稚嫩的感觉。
我们不妨这样引导孩子,尽量用具体生动的语句替换别人早已用滥的成语。这是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生动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五,少用介词、介词短语、副词、关联词、时态助词和形容词等在记叙和描写中,要少用、慎用介词、介词短语、副词、关联词、时态动词、形容词等。如果在文中大量使用形容词,容易导致内容描写空泛。
相反,如果孩子能够在作文中多用名词、动词之类的语言进行描写,文章自然就会写得更生动。其中名词适用于静态事物的描写,动词适用于动态事物的描写。
第六,多使用名词、动词,最好能连续使用动词想要让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常需要借助名词和动词。也就是说,描写具体主要依靠名词和动词来实现,而不是滥用形容词和副词等。
所以,在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教会孩子尽量使用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这样容易使描写比较具体可感。
对于动态事物的描写,恰当运用动词能使文章产生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连续使用动词。精准的动词一多,文字立刻就会变得活了起来。
第七,不能只是粗略叙述,要尽量把相关过程写得细腻生动很多记叙文写得不生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写得太粗略了,一两句话就把事情说完,缺乏细节上的描写。
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在写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从听觉、视觉、动作等各方面进行描述,文笔变得更细腻一些,形象变得更生动一些,让人如临其境,那文字就能更吸引人了。
第八,尽量写短句子这个写作技巧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学习写短句。很多孩子习惯于写长句,但众所周知,长句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当孩子把握不好时容易变成病句。如果写成短句,就能最大化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写作时,尽量写短句。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可以把长句改成分别只有几个字的一组短句,这样读起来更有一种节奏感。
结语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写好记叙文的八个写作技巧,家长可以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但光掌握了写作技巧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阅读的配合。归根到底,要鼓励孩子大量地阅读高品位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好书。这才是支撑孩子写好作文的根本保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