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首次出访德国,为何这个县级市火了?

城市研究员 2023-08-21 15:32:33

长三角的城市中,有一座县级市或许低调到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在德国的知名度却比在国内还要高。

今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首次出访德国参加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太仓作为国内四座受邀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市,也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太仓为何受邀参加?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这座常住人口仅80多万的城市,却吸引了近489家德企落户,占中国德企的10%,年产值超600亿元,其中还包括55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因此有着“德企之乡”的美誉。

这不禁令人好奇,太仓靠什么吸引了这么多德国企业?

从上海乘坐沪通高铁,最短不到30分钟就能抵达这座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太仓。

太仓是江苏省县级市,苏州市代管,因吴王及春申君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太仓”。

直到1993年之前,这里还是太仓县,在当时“撤县建市”的时代背景下,太仓县撤县建太仓市。

太仓在苏州的东面,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境内的浏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太仓港曾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太仓港 来源:太仓发布

太仓城市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北接常熟市,西连昆山市,南临上海市的宝山区和嘉定区。

太仓对外交通便利,同时有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204国道以及多条省道过境,尤其是与上海仅为咫尺之遥。

城市虽然不大,但城市经济总量十分可观。

2022年,太仓市GDP为1653.57亿元,“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中,太仓位列第6位;2023年上半年,太仓市GDP达到826.63亿元,同比增长6%。

由于太仓离上海实在太近,靠近上海的太仓居民家中,经常是这个房间手机信号收到的是江苏移动,走到另一个房间就变成上海移动。

太仓与德国企业的渊源其实也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

1993年,德国大众落户上海后,配套的精密仪器、橡胶、玻璃等配套产业尚没有找到合适的生产基地。

当时,德国大众的供应商,克恩-里伯斯(全球汽车和心脏起搏器中,主要弹簧供应商)的总裁斯坦姆博士考察了很多地方,都不满意。

经人推荐来到太仓后,斯坦姆博士看到当地海运堤两岸的杉树,不禁想起“家乡的黑森林”,当即定下在太仓建厂的决定,成为落户太仓的首家德企。

这家德国百年家族企业落地太仓后,经过30年的中德合作,从最初不到10人的小厂逐渐发展,成长为拥有1000余名员工、年产值达15亿元的“隐形冠军”企业。

因为克恩-里伯斯的选择以及斯坦姆博士的积极推介,德国轴承巨头舍佛勒集团、机床巨头通快、电气连接件巨头菲尼克斯……这些汽车行业的配套企业纷至沓来。

舍弗勒太仓基地

这些德国企业无不是世界制造业的标杆,像舍佛勒生产的轴承,汽车、高铁、风力发电、新空客飞机的建造,都离不开它的产品;德国菲尼克斯的电气元件,更是汽车等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神经系统”。

2007年,太仓迎来第100家德企;到2018年德企数量突破300家,随后德企进入速度越来越快,到2021年,太仓第400家德企诞生。

众多德国企业的到来,让太仓市政府喜出望外,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措施,要求对待德企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德国企业也对太仓市的各方面服务很满意,但唯独一样很焦虑,那就是先进制造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虽然太仓周边有着上海、苏州等城市优质的高校资源,但与德企需要的熟练技术人员相去甚远。

许多招聘来的大学生,不仅缺乏基本的实操经验,甚至很多设备,见都没见过。

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斯坦姆博士想到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引入太仓。

与中国的教育理念不同,德国一直很重视职业教育,推行企业与学校共同教学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其中,学校教授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企业负责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包括一系列的实用技能和技术。

德国小学毕业时就开始分流,一部分主要就是为了考学,进入攻读大学为目的的文理中学;另一些则进入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开始职业教育,然后从接轨的企业中找到“双元制”教育培训岗位,成为职业技术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德国与中国不同,从不把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当作“淘汰者”,而是作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德国联邦文化部数据显示,德国40%的学生选择考大学;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却高达60%,而且都是主动申请。

这是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实际上不只是针对制造业,大量的税务、会计、市场等实践类工作同样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一样可以成为工程师、会计师。

最重要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并不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同样可以进入相应的应用技术大学读大学、研究生,就业更受市场欢迎。

一直以来,“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是德国成为世界先进制造强国的“秘密武器”,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曾说:“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社会经济贴上了成功的标签。

斯坦姆博士希望与中国合作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是因为企业创始Hugo Kern就是“双元制”学徒出身,逐渐创业成功。

在斯坦姆博士的建议下,中德两国政府进行了长期的商讨和调研,最终在2001年,“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项目正式落地太仓市。

这个项目最早由太仓高新区政府和太仓中专共同经营,参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最主要负责为克恩-里伯斯等部分德企“量身定制”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这套模式也在太仓不断摸索中进行了改良:比如企业负责招生,由企业的人事经理去各学校挑选合适学员,学校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制定学习规划;学生数周或者数月往返学校与企业一次,课程也从四年制改成中国的三年制;期间,如果其他外企有看中合适学员想“挖”走,则需要向DAWT支付5万元的培训费。

对于学员来说,不仅每月可以拿到企业支付的津贴,毕业后还是参照德企标准拿远高于国内水平的报酬,并享受与德企员工同样的福利待遇。

这些接受过“德式”教育的中国技术人员毕业后,迅速就能上手工作,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对克恩-里伯斯等德企来说,这也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不仅有了源源不断地合适技术人才,还节省了大笔原本计划聘用德国人员的成本费用。

随着更多德企进入太仓后,看到DAWT模式带来的直观效应,也纷纷效仿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

目前,太仓有类似DAWT“双元制”职业教育基地二十多家,总计培养出上万名符合德国职业标准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来源:江苏卫视

太仓也借助德国教育经验,通过与上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以及舍弗勒等德企合作组办“本科定岗双元班”,建立起“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吸引了更多本地学生报名加入。

太仓市政府也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产业名片”,因为很多外企来到太仓考察,下了飞机就直奔各大培训中心。

带着这份“惊喜”,太仓不仅每年拨款2000多万补贴“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还将其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打造成对外招商引资的“特色名片”。

如果说首家德企落户太仓是偶然,但是能同时聚集500家德企,靠的远不只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有太仓自身的经济和交通吸引。

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个不起眼的县级市,太仓的经济体量既无法和GDP超5000亿的昆山比,甚至也不如邻近的常熟和张家港市。

但太仓虽然小,但努力做到的是“小而精”,靠的是孜孜不倦打造“老三篇”。

许久以来,太仓一直把“接轨上海、以港强市、对德合作”三个重点当作城市发展首要任务。

太仓是江苏省唯一一个既沿江又临沪的县级市,更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新枢纽门户,为此提出了“5+5”轨道交通体系,即沪苏通铁路一二期、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以及市域铁路嘉闵线太仓延伸段。

其中沪苏通铁路不仅联系了上海主城区,还串起了上海虹桥枢纽和浦东国际机场;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则均是设计时速350km/h的国铁干线高铁;嘉闵线已把太仓纳入上海市域范围,将与上海轨交系统实现无缝换乘。

靠着紧邻上海的优势,太仓积极加入上海的都市圈建设,融入到“上海半小时通勤圈”。自“十三五”以来,共引进沪上项目超1500个、总投资770亿元。

上海也对这个“小老弟”很看重,不仅在产业链上积极扶持,还援助建设了瑞金医院太仓分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太仓能获得众多德企的青睐,除了政府服务的贴心、到位,也在于太仓有着优质的港口资源,可以通江达海。

1995年,太仓港获批国家一类口岸,现已开辟集装箱航线217条;到2022年,太仓港已达800万标箱,吞吐量连续13年位居长江第一,稳居全国第8位,全球第22位。同时依托港口经济,太仓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临港产业集群,现代物贸产业年产值突破13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太仓算是上海的“北花园”,特别是与嘉定区接壤最多。而嘉定又是上海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太仓一直希望可以将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方面产业优势快速外溢到自身。

因此,太仓在上海嘉定边上,规划了占地50平方公里的娄江新城(中德创新城),将其作为上海嘉定的“姊妹城”精心打造。

作为太仓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区,娄江新城总体用地布局为TOD发展模式(交通引导开发),通过建设中德绿色低碳智慧产业,积极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及“双元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并以“德式生活”为主题,建造可容纳30万人的新型住宅区。

建设中的娄江新城

说白了,太仓是“咬定”上海不放松,既要充分吸纳上海各方面资源,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造血”,成为上海经济血脉的一部分。

无论从人口,还是经济体量来看,太仓都算是长三角地区并不出众的“小城市”。

也是因为“小”,太仓才靠“地利”优势,撞上偶然的“天时”后,靠勇于尝试不同教育体系,全方位服务的“人和”,才将欧洲制造强国与自身深度捆绑。

很多时候,城市越是小,越是有发展的紧迫感。

城市发展不在于求大求全,而在于能否将某个领域做深做透,与周围城市错位竞争同时,又能找到互补之处。这需要城市具有前瞻眼光,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定力。

所有的传奇,不在于时光漫长,而在于故事时有新章。

未来,太仓在国际化的浪潮能否继续迎风而上,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0 阅读:137

城市研究员

简介:发现城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