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这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政治斗争一直充满了谜团。
李渊和李建成怎么都没想到,皇宫里的禁军将领都是李世民的旧部,以至于玄武门之变时,他们束手无策。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的就是玄武门守将被策反了。
当时玄武门的守将叫常何,此人是瓦岗军出身,最早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参加了多场战役。
李唐基本平定天下后,刘黑闼卷土重来,他又在李建成帐下参加了攻灭刘黑闼的战役。
但他并不是李建成的人,讨伐刘黑闼之役仅仅只是出于军事作战的调动,在李建成的统率下参加作战而已。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发动政变的核心地点和成败的关键要素就是玄武门,而常何正好负责镇守玄武门。
事实上,常何早就是李世民的心腹了,他之所以能成为玄武门守将,也是李世民的安排。
据敦煌出土的《常何墓碑》记载:“(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意思是早在武德七年,常何就在李世民的安排下,将还是洧州守将的常何调入京城,担任禁军将领,负责宿卫皇宫北门。
此外,李世民还与常何见了面,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这些金银除了给常何的部分外,李世民还额外拿出“数十金刀子”要求常何拿去拉拢禁军将士。
武德七年是624年,玄武门之变是626年,也就是说,李世民在两年前就开始为日后可能会发生的宫变布局了。
经过两年时间的经营,常何早就完成了对北门禁军的拉拢,到玄武门之变前,这支禁军与其说是大唐宫廷禁卫,倒不如说是李世民部署在玄武门的私人武装。
有了常何这颗暗棋放在玄武门,李世民要发动政变就方便多了。
玄武门这个位置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的必经之路,只要在这里埋伏,那么李建成和李元吉必死无疑。
事发前一晚,正是在常何的安排下,李世民的800兵力才得以秘密进入宫廷,埋伏在玄武门。
所以,李世民为什么能轻易进得了守备森严的皇宫,是因为皇宫北门守将提供了方便。
至于李世民是如何在击杀太子和齐王的同时控制李渊这事儿,史书写得含糊其辞。
按照史书的说法,李世民先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军队随即杀到玄武门,李世民又在玄武门和太子府、齐王府的军队打了一仗,而且由于兵力劣势,没有胜算。
最后被逼得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才迫使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军队自动解散。
整个过程没李渊啥事儿,在太子府的军队退去后,李世民才派尉迟恭去“保护”李渊,然后就直接跳转到了李渊的位置。
此时李渊正和几个心腹大臣在皇宫内湖中泛舟。
这就很离奇了。
按照常理,事变的前一天,李世民状告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李渊决定第二天召见这哥俩,当面查问。
所以,第二天,李渊难道不应该在宫廷大殿中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前来吗?
而且李渊泛舟的时间点,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进入玄武门,从时间上来说,他们很快就会见到李渊,可李渊这时候却跑去泛舟,他难道不应该想着,那哥俩马上就到了,得去大殿见一见了?
可他却在应该和李建成和李元吉见面的时间点,偏偏跑到内湖泛舟,这事儿疑点很大,似乎被刻意抹掉了一些细节。
但从史书其他记载中,还是有蛛丝马迹的。
尉迟恭找到李渊的时候,他跟李渊说,眼下南衙禁军、北门羽林军、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军队已经混战在一起,所以请求李渊写一份诏令,将京城各部的兵权交给李世民,以平息混战。
这说明,玄武门之变惊动了皇宫里的另一支南衙禁军,李世民只掌控力常何控制的北门禁军,但南衙禁军不在他的掌控中,所以发生混战。
南衙禁军为什么会投入战斗?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玄武门的混战惊动了李渊,南衙禁军是李渊调动参战的,而且玄武门之变持续时间太短,李渊估计也不明真相,只知道北门发生混战,但不清楚具体原因,只能调南衙禁军前去镇压。
二是,南衙禁军是被混战的喊杀声惊动,自发投入到战斗。
再来看李渊被尉迟恭找到时的表现。
当李渊的船靠岸后,见到尉迟恭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今天谁在作乱?
你来这里干什么?
”这句话反应出,李渊知道皇宫发生了动乱,但不清楚是谁在作乱,显然也不知道是李世民搞政变这出。
他问尉迟恭来这里干什么,显然是担心尉迟恭参加了作乱行动,要对他下手,所以才有此问。
这时候,尉迟恭的回话是:“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率兵将其诛杀,我来这里是奉了秦王的命令保护陛下。
”李渊听到一下死了俩儿子,心里当然是悲痛欲绝的,但他是一只老狐狸,心痛归心痛,脸上并未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接着,尉迟恭才说南衙禁军和北门羽林军、太子府等军队混战的事儿,要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从李渊的表现来看,他是知道皇宫发生动乱的。
所以,南衙禁军投入战斗,极有可能是李渊调动的。
至于李渊为什么会反常地在内湖泛舟,原因只有一个:避险。
李渊既然知道皇宫发生了动乱,而且还不清楚具体是谁干的,也不知道交战情况,兴许是哪个武将搞兵变呢?
这种情况不明的动乱之下,后果也是未知的,他这个皇帝如果继续待在宫殿中,是危险的,万一被冲进来的乱兵杀了,那可就玩儿完了。
因此,为了避险,李渊又无处可去,身边也缺乏军队保护,最好的办法就是跑到湖面上,就算乱兵冲进来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可以在湖面上等到乱事平息,再回去收拾乱局。
只不过,李渊没想到的是,作乱的竟然是他的儿子们,还一次死了俩,他本人还被尉迟恭给控制了,变成傀儡。
这对于李渊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那么尉迟恭为什么能这么快控制李渊呢?
事实上,李世民手中除了自己的800兵力外,常何控制的北门禁军也是他的武力组成部分,后面南衙禁军也投入到混战中,李渊身边自然就缺少守卫武装,即使有,也是兵力不足的。
而李世民事先准备充分,在太子府的军队退走后,他就可以腾出兵力去搜寻并控制李渊了,而唯一能保护李渊的南衙禁军,大部分被李世民和北门禁军牵制,处于混战状态,没办法护卫李渊。
所以,李世民很快就能找到李渊,并且将其控制住。
玄武门之变中,被抹掉的那部分,我推测应该是这样的。
李世民的成功离不开精心的策划和充足的准备。
从武德七年开始,他就开始为这次政变做准备。
通过收买人心,笼络手下,李世民逐渐掌握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
特别是常何的加入,让李世民在关键时刻有了可靠的内应。
常何不仅帮助李世民控制了玄武门,还在事变前一晚悄悄将李世民的800兵力带进了皇宫。
这一系列动作,使得李世民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行动,占据有利地形,确保政变的成功。
另一方面,李渊和李建成显然低估了李世民的能力和决心。
李建成虽然也在积极筹备对抗李世民,但他的准备工作远不及李世民细致和周全。
李建成以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力量,可以应对任何挑战,却没有料到李世民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李建成的失误在于过分依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忽视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李世民更懂得如何赢得人心,这一点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渊在得知李世民状告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后,决定亲自召见二人,当面询问。
李渊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召见实际上是一个陷阱。
李世民利用这个机会,巧妙地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引入了玄武门。
李渊本应在宫廷大殿中等待二人,但他却选择在内湖泛舟。
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种可能是李渊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选择暂时避开风口浪尖。
另一种可能是李渊有意为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直接面对冲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无论是哪种可能性,李渊的选择最终导致他在关键时刻失去了主动权。
当尉迟恭找到李渊时,他已经无法掌控局势。
李渊的第一句话表明他对事态并不完全了解,甚至怀疑尉迟恭是否参与了作乱。
这显示出李渊在关键时刻的迷茫和无助。
尽管李渊表面上保持冷静,内心却早已波澜起伏。
两个儿子的突然死亡,让他感到无比悲痛,但他不得不强忍内心的痛苦,冷静处理眼前的危机。
尉迟恭的到来改变了局势。
他向李渊报告了当前的混乱局面,并请求李渊下达命令,将兵权交给李世民。
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李世民夺取政权的关键一步。
李渊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别无选择。
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不及时稳定局势,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因此,李渊不得不接受现实,将兵权交给李世民,以求尽快平息动乱。
从整个事件的发展来看,李世民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通过长期的精心策划和准备,逐步掌握了关键资源和人力,为自己赢得了胜利的机会。
而李渊和李建成则因为疏忽和轻敌,最终失去了主导权。
玄武门之变不仅是李世民个人的胜利,更是他智慧和谋略的体现。
这场政变不仅改变了大唐的命运,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它提醒我们,在权力斗争中,细节决定成败,准备越充分,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李渊在事后反思这场政变时,或许也会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李渊曾带领唐朝走向繁荣昌盛,但在面对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时,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李渊或许曾经试图平衡各方利益,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李世民的成功,既是对李渊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警示。
它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权力斗争往往是残酷的,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玄武门之变后的唐朝,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李世民登基为帝,开启了贞观之治的新时代。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权力斗争中的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
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导致全局的失败。
其次,人心向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笼络人心,赢得支持。
最后,面对危机时,冷静和果断同样重要。
李渊在关键时刻的犹豫和迷茫,使得他失去了宝贵的时机。
而李世民则凭借果断的决策和迅速的行动,最终赢得了胜利。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玄武门之变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关于人性、智慧和勇气的较量。
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背后的种种细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性和社会的窗口。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指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