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所占课时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促进学生的体能,也能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与“新课标”的目标一致。但由于年龄限制,学龄前儿童的劳动具有直接体验性、生活化、游戏化和独特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幼儿劳动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动手劳动或实践劳作的方式来实现的,以实践的方式为幼儿提供关于劳动更加真实的感官体验,以此来产生直接经验,最终建立起自我劳动认知。
那么幼儿园该开展哪些劳动课程?
陈鹤琴曾说: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活老师, 幼儿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幼儿园的课程应与幼儿生活同在,劳动课程也应如此。所以,学前阶段的劳动课程应以在生活中感知劳动知识、在游戏中陶冶劳动态度、在活动中体验劳动价值等为基本理念。
开展如:
1.自我服务性劳动
自我服务型劳动如穿脱衣物、洗手、叠被等,鼓励学龄前儿童自己动手去干,而不是让老师或保育员包办代干。而在洗手这件事情上,除了在言语上的敦促,设计也可以帮助引导幼儿行动。如洗手台的高度设计需要符合儿童身高,让儿童洗手的第一个障碍消除。
在洗手台的造型设计上亦可以做文章。如澳大利亚的NUBO学习中心,设计师将洗手台化为云朵的形状,孩子们在云朵下洗手,水像瀑布般落下。简单的过程亦可通过游戏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教导孩子们卫生护理的同时也增加了乐趣。
2.集体服务性劳动
集体服务型劳动如帮忙拿玩具和打扫卫生等,这些非常日常的动作也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打扫卫生时,幼儿需要做出推、拉、提等动作,这既需要消耗体力,又需要一定的技巧。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增强肌肉能力、优化身体协调性、掌握运动技巧等。
为了便于幼儿的打扫,地面选材可以选择方便清理的材质。而一些储物空间如果能够设计的符合儿童的身高,在幼儿搬运玩具的过程中,儿童还能获得成就感。
3.种植类劳动
种植类劳动是在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劳动课程,一般在幼儿园中都会设置种植区或者独立设置种植园,可以是在户外也可以是建筑的屋顶。
△图为幼儿园种植区设计效果图
种植区的设计规划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未完成性,让幼儿自己不断丰富,成为他们获取劳动经验、物种认知以及生命成长等经验的来源。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种植活动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是单纯地劳动模仿,应该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
且在种植活动时,教师是辅助、引导,儿童才是种植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让儿童由浅入深的体验整个种植过程,从中收获更多。
4.手工制作类劳动
手工制作类的劳动也是幼儿园中常见的课程,但这一部分通常不会划分在劳动课程中,一般会是美术、陶艺、木工课程,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这一类活动的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活动,整个过程包含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材料的探究、创作的形成、动手制作、交流分享,以及各种体验与思考。
而美工陶艺室、木工坊的设计则能够支持儿童更好地进行创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空间中需要有适合儿童身高的桌椅、收纳柜才能让幼儿更便于艺术地创造;其次,空间的氛围应该亲切宜人;最后,空间的设计也应该具有特色,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作。
5.劳动类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或者说假装游戏,在学龄前阶段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是属于孩子的一种成长方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能力。劳动也可以融入到角色扮演之中,加深儿童对于劳动的理解与感受。
如果学校有富裕的空间,则可以开辟一些主题空间,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角色扮演游戏之中,如消防主题区、家务活动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