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个消失的沙漠,面积上海3倍,30多年孕育湿地养螃蟹

梁先生说事 2024-12-25 15:48:54

中国地大物博,同样困扰中国的沙漠也很多,沙漠总面积可以排在世界前三。

千百年来,只听过沙进人退,漫天的黄沙将一寸寸绿地吞噬,而要想沙漠变绿地,何止是一个难字可以说的清。

比如说三北地区,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北部以及西北地区,这是一条中国北方的防沙线。

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却极其的脆弱,截止到本世纪初期,环境变的极为恶劣。

从草原上吹过来的风,吹遍整个北方地区,与此同时还将漫天的沙尘带到了北方地区。

一旦这样的风来了,天上的太阳都是惨白色。

而如今这条风沙线被治理的服服帖帖,很少看到风沙天气。

今天要说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其一毛乌素沙漠、其二库布其沙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摊开地图来看,就是这两条黄色的沙龙快要把鄂尔多斯染成了黄色。

如今这两条沙漠已经恢复成了绿色。

首先是毛乌素沙漠,林木覆盖面积达到30%,沙地的治理面积更是超过了80%,成为中国首先要消失的沙漠。

而库布齐沙漠作为中国第七大沙漠,紧随其后将成为第二个在中国消失的沙漠。

今天就围绕着库布齐沙漠来说一说。

库布其沙漠

库布其是蒙古语,那么这片沙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因为库布齐沙漠就像是一根弓弦一样,就挂在黄河上,而库布其翻译过来就是弓上的弦。

作为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面积达到了一万三千九百平方公里。

最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有六成的沙丘是流动的,这些沙丘最低都有十米高,最高的可以达到六十米。

按照建筑标准,三米是一层楼,十米高超出了三层楼房的高度,而六十米相当于二十层楼房的高度。

想想看,这样的沙丘流动起来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可以说是摧枯拉朽,碾压一切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总是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很难想象,在三千年前这里是一片绿地,直到四百年前这里才变成了不毛之地。

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向这片沙漠发起了挑战,要改变这局势,要改天换地,要绿进沙退。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但要做起来何其艰难。

但中国人成功了。

截止到2022年的时候,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沙丘高度,比二十多年前整体下降了一半。

这是何等的功勋?

治理的沙漠面积达到了六千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到了三千二百多平方公里,整片沙漠已经有33.3%得到了治理。

最关键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治理库布其沙漠的速度还越来越快。

以森林覆盖面积来看,在2002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仅仅只占整片沙漠面积的0.8%,而到了2021年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15.7%。

如果是按照植被覆盖面积来算,这个数字更加惊人,已经从原来的16.2%,上升到了53%,超过总面积一半还多。

所以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相比,治理的虽然差了一点,但绝对会成为继毛乌素沙漠消失之后,第二片要消失的沙漠。

治理库布齐沙漠的成果

先说一下沙尘暴。

很多人对沙尘暴的了解有一个误区,认为所谓的沙尘暴里的沙土,就是从沙漠里刮过来的沙子,其实不是,沙尘暴引起的漫天黄沙,应该是漫天的黄色细土。

当大风刮起的时候,吹走的是沙子里的细土,最终留在当地的就成了沙子,土地也就变成了沙漠。

所以沙漠是沙尘暴遗留下来的产物。

如果说黄沙能够形成沙尘暴,那么这种黄沙沙尘暴也仅仅是对当地形成危害。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再强劲的大风,也不可能把质量较大的沙粒携带几百公里甚至是上千公里。

所以影响整个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所携带的其实是细土或者说是粉尘。

那么了解了这个,治理沙尘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

寻找可以让大风刮出粉尘的地方,进行治理。

于是干涸的盐碱湖,以及荒漠化土地中的细土,就成为了关键。

那么再来看看这些土地又是什么样的?

这些土地往往是草地、农田、绿洲退化以后形成的,特点是表层土壤干燥疏松,而且颗粒细小,所以大风一起,这些细土就随风而去。

这个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具体的了解,造成了很多误区,后来随着知识的普及,这才了解其中的原委。

有了这些认识,那么对于沙漠的治理就有了方向。

过去直面沙漠想要治理,可以是可以,但是很难。

现在先从这些干涸的盐碱湖,以及荒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就会变得稍许简单一些。

比如民勤县被夹在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而这里有着一个叫做青土湖的地方。

历史上青土湖的水域面积堪比青海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时期就只剩下四百平方公里,进入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七十平方公里狭小水域。

而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就干涸了,以至于七十年代的时候,连名字都从地图上抹去了。

最终形成了一条长达十三公里的风沙线,也是民勤县最大的风沙口。

后来,开始治理青土湖,甚至引入黄河水。

如今依托青土湖已经形成了一个一百零六平方公里的旱区湿地,环境不仅得到了有效改变,更是阻止了两大沙漠的合并。

那么治理库布其沙漠显然也得这么做。

所以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达二百五十公里的黄河南干渠,引黄灌溉。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为了内蒙古一处重要的产粮基地。

随着治理的发展这里的生物种类增长了十倍还多。

比如天鹅、野兔、胡杨等等在当地绝迹了一百多种的动植物,又重新出现在当地。

而且利用沙漠的特殊条件,种植甘草进行制药,而甘草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二百二十万亩,形成了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的种植区。

还有一百多万亩的沙漠,出现了黑色土壤,涵养水源多达二百四十多亿立方米,种植的植物,可以释放一千八百三十多万吨的氧气。

甚至人们在沙漠里孕育出了六十平方公里的湿地,并在这里养殖螃蟹。

这些成果的出现,让过去每年出现的沙尘天气,由五六十次锐减到了三五次。

过去年降水量不足七十毫米,也增加到了降水三百多毫米。

这些改变,不仅改变了鄂尔多斯高原的环境,也为北方地区带来了晴朗的天空。

对比过去的沙漠

有记者就采访过当地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的时候,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在刮着沙子。

吃饭的时候饭碗里有沙子是常事,晚上睡觉好好的,醒来之后,沙子能钻到被窝里。

住在沙区的老百姓,生病之后也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甚至想要盖一栋房子,光材料就需要用马和骆驼拉上三年的时间。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地对于治理库布其沙漠下了更大的力气。

到了1996年的时候,又开始修建贯穿库布其沙漠的五条公路。

十二亿八千万元的资金,三百四十公里总长的公路,这才让这里的面貌有了快速的改变。

到了2006年的时候,为了将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更进一步的修复,当地还将居住在沙漠里的牧民迁了出来,投资建设村落。

过去居住在沙漠的孩子们十几岁都没有上过学,当地投资一亿一千万元,建设了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的学校。

如今这些学校师生规模更是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人。

后来村落里还搞起了沙漠旅游,据说有一家位于道图牧民新村饭店,最开始的时候年收入也就一万元,到了2016年的时候,收入已经上涨到了三十多万,翻了三十多倍。

这样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

库布其沙漠收获的荣誉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非常有成效,于是在2007年举办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就放在了库布其沙漠里的七星湖。

而在2012年的六月,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文明,就被联合国列为里约+20峰会中的一项重要成果,面向全世界进行推广。

到了2013年的时候,更是被联合国制作成了官方宣传片,向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了循环播放。

2014年的时候,被联合国确认是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这样的荣誉,库布其沙漠收到了很多,这也是中国人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所得到的。

当然在治理库布其沙漠的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

比如库布其沙漠中的太阳能研究就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在库布其沙漠,当地人使用太阳能已经普及,比如取暖、供应热水、温室中的气温调节,甚至还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消毒和防病虫害。

所以太阳能项目在库布其沙漠里,有着花样繁多的发展。

总之,库布其沙漠的治理非常的有成效,过去的流动沙丘,已经通过位于其腹地的二百四十公里的风沙路径阻隔带给全面阻止了下来。

库布其沙漠的消失已成定局。

而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也成为了世界治理沙漠,生态修复的典范,甚至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品牌和名片。

如今治理库布其沙漠的经验,不仅在中国的各地进行推过,还传到了国外,比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纳、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等。

0 阅读:2
梁先生说事

梁先生说事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