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疾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血脂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降脂是冠心病治疗的关键。其中,口服降脂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口服降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降脂药。这类药物降脂疗效好,因此备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然而,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起肝功能损伤、肌损害以及血糖水平的波动。因此,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抽血检查,以免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那么,患者都需要检查哪些指标呢?今天一文说清。
一、肝酶水平
他汀类药物进入体内后,主要经由肝脏代谢,然后排出体外。长期服用时,会引起肝损伤。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而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肝脏受损,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这时,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就会升高。如果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三倍以上时,就需要立即停药,然后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复查。
二、肌酸激酶
他汀类药物对肌肉也有一定的损伤,而肌酸激酶是反映肌肉是否受损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服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肌肉酸痛和乏力等情况,还需要定期检查肌酸激酶的水平,当该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5倍以上时,就需要考虑停药。
三、血糖水平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糖,发现血糖水平升高时,在排除其他诱因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对血糖影响较小的药物。
四、血脂水平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脂水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进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次数。而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可以快速了解到血脂水平是否达标,进而指导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