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夫妻之间如何谈钱是一门学问,但很多女人都被一句“谈钱伤感情”或是“有情饮水饱”不敢跟男人谈钱,甚至出现提钱就吵架的情况。
有女性读者说结婚十几年,丈夫从没给过她钱,一直在她面前哭穷。如果不知道丈夫的收入,她就信了,但丈夫月入一万左右。
她又安慰自己,说丈夫除了不给她钱外,家里房贷、孩子学费、水电费是他在出,人情世故各管各的。
然而,只要她跟丈夫要钱,不是吵架,就是丈夫哭穷,要么装傻不接话,让她很痛苦。
最后,谈钱这件事成为他们之间默认不再提起的事,但发现他们之间没有交流、沟通,问这样的婚姻还要不要继续?
如果不解决谈钱的问题,想要继续就要一直隐忍,再委屈也得和泪吞下,考验你的隐忍程度。
因为婚姻不仅需要爱情,更离不开金钱的支撑,因为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
其实,不谈钱的夫妻,婚姻长久不了,别不信。
1,不谈钱的背后,是信任的缺失。
都说男人的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而夫妻俩共同经营婚姻,生活上的支出注定是无法分太清楚。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揭示:94%的婚姻危机都存在财务隐瞒。
像上面女性读者的丈夫婚后十几年从不跟妻子谈钱,即便月入过万,也在钱上分彼此,只要妻子提谈,他就哭穷,或是选择吵架和装傻。
这种男人是在心里认为妻子不值得他花钱,他没有把妻子当自己人,而是当成外人。用哭穷的方式暗示妻子别指望花他的钱,用吵架和装傻来制造隔阂,让妻子知难而退。
妻子真正在意的是男人和自己谈钱的态度,因为金钱问题从不是单纯的数字问题,而是信任关系的试金石。
不谈钱的夫妻,说明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无论是双方或是其中一方不跟伴侣交心,钱也不透明化,日子就没法过了。
2,不谈钱背后,容易产生更多的矛盾。
婚姻中,夫妻俩谈钱的前提是,彼此的收入和支出透明化,把你的收入,我的收入,还有我们的钱都透明化。
但是因为家庭分工的不同,有一些人选择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那么就会出现一方依赖另一方的情况,如何谈钱更能体现夫妻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不谈钱的夫妻,彼此之间就做不到透明化,容易出现一方没有收入,就面临金钱压力和缺口的情况,感受到的是伴侣对自己没有感情了,矛盾随之而来。
有的夫妻之间不谈钱,是因为男人把两三千元当成两三万来花,选择把钱交给妻子保管,然后什么都不管,等到妻子说没钱了,还指责妻子乱花钱,甚至还质问妻子为什么存不住钱?
妻子一旦跟丈夫谈钱花到哪里时,丈夫就不肯谈钱,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很容易产生对立,产生更激烈的冲突和矛盾。
因为不谈钱,也意识着夫妻之间无法在金钱上“算账”,而糊涂账越多,矛盾也越多,最后谁也不满意,关系就容易散。
3,不谈钱的背后,是金钱观差异的体现。
婚姻中,很多夫妻提起钱就吵架,本质上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都想做关系中的主宰者,包括对金钱的掌控。
于是,双方会因为金钱观差异而产生矛盾。
比如妻子习惯每天记账到小数点后两位,丈夫却信奉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那么婚姻里,夫妻俩就会从要不要买学区房到孩子课外班选择,每个决定都演变成价值观的拉锯战。
有数据显示,金钱观冲突导致的离婚占比68%,远超出轨问题。
这不是简单的消费习惯差异,而是深层价值观的碰撞,就像两块不同材质的木板强行拼接,时间久了必然开裂。
这就考验夫妻双方的取舍,不谈钱的夫妻则没有化解金钱观的差异,而过日子就是用最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幸福感,把枯燥的数字(金钱)讨论变成规划未来的浪漫仪式。
离婚的夫妻,很少是因为某次具体争吵分开,多是日积月累的失望堆积。
爱情需要风花雪月的浪漫,婚姻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经营。
当我们学会用谈情说爱的耐心来谈钱,才能在ATM机的吐钞声里,听见幸福落袋为安的声音。
不妨学会谈钱,让金钱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而不是阻隔真心的围墙。
END
今日话题:你在婚姻中会谈钱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