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早期中国的鬼》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所著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鬼文化的一本书。
这本书对于中国古代鬼的出现,形成,发展以及对于当时人们意识的投射都做了一些研究和讨论。对于对鬼文化有兴趣的同学来说,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了解中国鬼的著作。
我们把眼光放到整个世界来看,几乎任何文化,任何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都会有类似于鬼的阐述。比如说,魔鬼、幽灵等等。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鬼这种表现形式在每一个文化中都是避不开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人们往往对一些邪恶的,黑暗的,不能以当时的认知解释的事情,便只能通通归于一种有负面含义的,会给人带来混乱,恐惧和焦虑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便逐渐形成了我们所认知的鬼。
中国的鬼有这么几个特征:邪恶,自然是不用说了。中国的鬼没有影子,没有形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没有具体形态的意念。
庄子曾经认为自己的妻子死去之后,变成了宇宙空间中的一种气。人们从气中来,最后回归到气中去,这从古代朴素的认知中还原了生物诞生到死亡的过程。
人们往往出于对逝者的思念,固执地认为,即使在人的死后,意念还是存在的。于是就出现了陪葬品这种东西。人们下意识觉得,即使人在死之后,依然还能够使用这些。最出名的陪葬品就是秦始皇的兵马俑。始皇帝认为自己即使成为了鬼魂,依然能够统治阴间的世界。
基于鬼魂世界所相关,又诞生了阴曹地府,十殿阎罗,黑白无常这些形象。关于鬼文化的一些雏形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系统。
这么一想,鬼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作者蒲慕州从中国早期鬼的起源,人们在原始社会中的一些驱鬼和祭祀的活动,来阐述了中国鬼的初始痕迹。
在后面几章中,作者也讲述了秦汉时期,也就是封建王朝初期,鬼文化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历史中那些与鬼有关的志怪故事。以及在各类宗教中,鬼存在的意义和他们所代表的含义。
有一点非常有意思,在道教文化中和在佛教文化中,对于鬼的解释其实不太相同,而且在两种宗教中都有驱鬼的仪式。这些在这本书中都做了阐述和比较。
鬼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是负面的,不好的,会给人带来灾祸的,但在这么长的历史中,鬼的传说几乎从来没有断过。即使现在无神论当道的今天,很多人在阴暗的地方,下意识的还是怕鬼。甚至关于各种鬼怪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更多的恐怖片都以鬼作为主角。
这其中自然反映了人性对于未知和阴暗的恐惧。鬼这个含义不仅存在于中国的文化中,在其他地方依旧如此。
我相信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相信鬼不存在了,但是鬼这个词依旧可以代表我们所面临的荒诞、滑稽、不可知的任何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