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陌上又花开》的农村题材真实性

霖彤说剧 2025-02-22 10:18:22

《陌上又花开》就是1981年的农村,一群百姓凿山开路的励志故事。听起来挺接地气,对吧?但剧中的表现,简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咱们的女主角,那叫一个“精致girl”,妆容比城里的贵妇还讲究,脸蛋白得能反光,跟农村劳作的妇女形象简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她还想通过脸上抹灰来贴近角色,结果就像是“小学生化妆”,一眼就能看出破绽,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更逗的是,这位女主角挥锤子的姿势,简直就是“健身房打卡照”的翻版。你说她是在凿山,我看着更像是“摆拍大赛”的参赛作品。双脚一站,一只脚蹬山坡,一只脚踏架子,这姿势,别说凿山了,站久了都得腿酸。还有那双手,白得跟刚剥壳的鸡蛋似的,你说这是长期干农活的手?我严重怀疑她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穿越了。

剧中的其他演员也是“同仇敌忾”,一个个脸上抹灰,身上干净得跟刚洗完澡似的。这哪是农村剧啊,简直就是“cosplay大赛”。连男演员都不放过,一个个脸上抹灰,小辫子扎得整整齐齐,这哪是农村汉子,简直是“乡村非主流”。

道具和场景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剧中的红灯笼、暖水壶,新得跟刚从商场买回来的一样,连一点岁月的痕迹都没有。村大队部的桌子上,精致的水壶和茶杯,擦得锃亮,跟镜子似的,这哪是农村大队部,简直是“五星级酒店大堂”。普通农村家庭的桌子上,西红柿新鲜红艳,桌子也是崭新发亮,这生活水平,比现在的小资家庭还滋润。

剧情和表演方面,也是槽点满满。女主角的双手白皙,跟长期劳作的形象完全不符。剧中人物的行为和对话,刻意得让人尴尬,就像是“剧本朗读大会”。观众看得直呼“这也太假了吧,编剧你是不是没在农村待过?”

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价,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极少数人给了评价,还全都是差评。观众纷纷吐槽这部剧“浮夸得没边儿,虚假得让人无语”。这哪是农村剧啊,简直就是“悬浮剧”的典范。

说实在的,《陌上又花开》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本应该是贴近群众、反映农村生活的佳作。但剧中的人物形象、道具场景以及剧情表演,都显得过于虚假和浮夸。导演和演员在处理农村人形象时,显然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真实的体验。他们可能以为抹点灰、穿个破衣服就是农村人了,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远不止这些。

农村生活,是汗水与泥土的交融,是朴实与坚韧的写照。农村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可能不富裕,但他们勤劳、善良、乐观。他们可能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这些,才是农村生活的真谛,也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应该呈现给观众的内容。

但《陌上又花开》呢?它给观众呈现的,却是一个个虚假、浮夸的农村形象。这不仅让观众对农村生活产生了误解,更让观众对这部电视剧失去了信心。对于喜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观众来说,《陌上又花开》无疑是一个令人失望的选择。

当然啦,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别脱离生活。一部好的电视剧,应该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念。而《陌上又花开》,显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所以啦,希望未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能够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可信度。导演和演员们,如果你们真的想拍好农村剧,那就请深入农村生活,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去体验那里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拍出真正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现实的佳作。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也该打住了。最后呢,我想跟各位看官互动一下:你们看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你觉得它们为什么能够打动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咱们下次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