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最无效的“节俭行为”,自认为很节省,实际是“健康杀手”

家居女王 2025-02-08 09:53:54

东西不舍得吃,留到快坏了才吃,像这种情况在很多人家中都很常见,中国人的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有的时候,这种节俭还可能变成一种无效节俭,到最后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他们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什么都不舍得吃、不舍得更换,结果等到食物变质,然后再迫不得已吃掉,这不仅浪费的食物,还可能由于吃了变质的食物引起身体的不适。

有一些厨房用品也用了好久,只要是没坏就一直使用,却忽略了健康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厨房的“无效节俭”,也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吧!

01大桶油吃半年

我们平时去超市买食用油,大家都一致认为大包装才更省钱,所以就一大桶一大桶的往家买。

看着油桶上的保质期是18个月,殊不知,食用油一旦开封了,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

开封的油会和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酸败。这不仅使油本身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产生过氧化物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的酸败程度与储存的时间有关,如果放置的时间越长,酸败就越来越严重。

并逐渐失去食用,有特有的香味而变得酸涩。

难怪放置时间太长的都有一股“哈喇”的味道。

我们如果吃了储存过久的食用油,还会出现胃部不适,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所以食用油开封后,建议在三个月内就吃完。

平时买油也建议买小包装的,这样才能保证吃的安全、健康还不浪费!

02炸过东西的油反复用

一桶油要上百块,但是炸一次东西就要用去大半桶,很多人都不舍得将炸东西的油直接扔掉,都是放在油碗里,然后留着炒菜再用。

本来以为这个行为很节俭,也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后来才知道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大错特错。

原来反复被煎炸的老油,我们每加热一次,它的毒性就会翻倍。在武汉大学的医学部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食用油在经过5次反复加热之后,里面含有的强致癌物苯丙芘的含量居然增加了12倍。

而我们总是吃回锅油,还会损伤肝细胞,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这些有害物质积累在人体,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看似节省实则是健康杀手!回锅油再利用可以拌饺子馅儿或者拌凉菜,但是千万别再用来炒菜了。

03发霉的砧板和筷子不舍得扔

我们还是习惯用木质的砧板和木头筷子,但是时间长了一些厨房用品在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然后发霉!

很多节省的人都认为只要用热水烫一下细菌就能全部消除,然后就日复一日的接着用。但我们不知道的是,热水根本就杀不死顽固的霉菌。

霉菌藏匿在砧板的缝隙之中,是你肉眼也看不到的,而且它们需要保持120摄氏度的高温将近30分钟才能消灭。

而我们日常的清洁,根本就达不到要求,残留的霉菌还会污染我们的食物,然后被我们吃到肚子里。

所以,当你发现家里的砧板和筷子已经出现发霉的迹象,就不要继续使用了。

04过期调味料不舍得扔

有些不咋常用的调味料,等你想起来用的一下的时候,发现它过期了,有些人觉得剩了大半瓶子不舍得扔掉,干脆闭上眼睛接着用吧。

有些调味品的确没有保质期,比如盐,醋啊,哪怕是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已过,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调味料过期了都可以继续使用。

我们就拿酱油来说,过期的酱油,检测之后发现,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了8倍,黄霉素检出率也高达42%。

这些东西都是对我们人体非常有害的物质,你还敢继续吃吗?

05用塑料瓶装调料

很多人都热衷于废物二次利用,喝饮料的塑料瓶子也舍不得丢掉,留着来装一些液体调料。本来觉得这个做法还挺环保,也方便省事还省钱。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实则是用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并不是所有的饮料瓶都可以拿来二次利用的,有些饮料瓶的材质其实都是PE材质的,不仅不耐高温更加不能接触油脂性的食物。

如果用塑料瓶来装酱油或者是陈醋,白醋等等都会将塑料瓶里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而我们吃到了这样的调味品还会造成内分泌紊乱!

所以,调料瓶还是原装的好,或者是购买玻璃瓶、陶瓷瓶都可以,就算选择塑料瓶,也必须是视频级别才可以。

总结

以上看似节俭的行为实则有害健康,大家千万注意,不要为了节俭牺牲健康,身体出了问题,可就得不偿失了!

0 阅读:47
家居女王

家居女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