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死去,朱元璋何去何从?

书童读史 2023-03-12 22:00:31

至正十五年三月,旧恨未报,又加新仇,郭子兴实在是想不开,在郁闷中死去。他的死去,让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客观来说,从郭子兴濠州起义,虽然也和元军打过一些仗,但是根据元朝那看起来一根筋的围剿策略,濠州起义军这段时间,承受的元军的压力,相对来说,还不算太大,像张士诚的高邮之战那样的苦战,这种强度的还真没遇到。

在濠州周围,还有个更吸引元军的,刘福通的起义军。这位仁兄实在是太显眼了,元军想忽视他都不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刘福通这部,为郭子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掩护作用。

至正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元末的形势,又有了一个大变化。至正十五年二月,在亳州,刘福通拥护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又称“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这套手法,最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刘福通,毕竟主要权力在他手上。

宋这个国号,其实用的还挺有技术含量,农民苦元久矣,光复大宋,会不会好点?

不管怎么说,韩林儿称帝,可以号令天下起义军一起抗元,现在的问题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韩林儿的命令。

在郭子兴死后,权力的再分配成了个问题,如果从当时的合法性上来说,应该是郭天叙,如果从影响力上来说,应该是朱元璋更合适。

最后还是郭天叙成为了元帅,张天祐,朱元璋是左右副元帅,但是郭天叙毕竟没有郭子兴的威信,在是否接受韩林儿的诏令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朱元璋认为,大丈夫岂能受制于人,他不接受韩林儿的号召。

但是形势比人强,韩林儿这边,人多势众,加入的话,一是可以有依靠,二是如果不加入,可能还会和韩林儿发生冲突。最终,还是加入了韩林儿的队伍, 用龙凤年号号令军中。

至正十五年四月,朱元璋又添一员猛将,大名鼎鼎的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相貌奇伟,臂力惊人,而且是一个射箭好手,拥有着于乱军丛中取敌军将领首级的潜质。最初跟着刘聚,后来他投奔朱元璋,《明史》记载了这样一段神奇的故事。

有一天,他在田间睡觉,有一个神奇的声音呼唤他:“赶紧起来,别睡了,你命中注定的君主来了。”常遇春在睡梦中惊醒,恰好此时,朱元璋来了,于是常遇春迎出去,拜见朱元璋。常遇春执意要留在朱元璋的军中。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和州实在太小了,几万人在这,吃了上顿,可能下顿就得饿着。

朱元璋把目光放在了江对面,这边饿得饥肠辘辘,对面富庶繁荣。过了长江,正对面是太平,太平往南靠近芜湖,东北方是集庆(今南京)。尤其是集庆,委实是是太吸引人了。而且之前冯国用就建议过,应该以集庆为根据地,再往四面征战,而且集庆之前就曾经是都城,有王气。

有没有王气另说,有粮食是真的。起义这么久,无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而且攻下集庆,可以掌握水路,水路交通对于那个年代的作用太大了。

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朱元璋都没有水师,造船得费钱。

机会来了。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要来投诚。此时的巢湖水师,大大小小的船只一千多条,水师部队一万人多人。

朱元璋琢磨着这是好机会。命运这事没法说,本来元军堵着隘口,巢湖水师过来都是问题,偏偏突然天降大雨,水位暴涨,巢湖水师顺利到达和州。

大家达成了共识,制定好了渡江计划,最终目标是集庆,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攻打集庆。

朱元璋说:“攻打集庆,先得去攻打采石,这地方是重镇”。六月初一,大军到达采石,常遇春身先士卒,果然兑现了他当初和朱元璋说的,他甘当前锋,是一员勇将。

众将士齐心协力,击败了元军,夺下了采石,而且一鼓作气,附近的沿江堡垒,都一一归顺。起义军原本计划着把粮食钱财带回和州,这时候朱元璋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雄人物就这样,对于局势的把握,审时度势,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

朱元璋对徐达说:“我们已经渡江了,如果就这么放弃回去,江东我们很难攻下。”朱元璋建议直接攻取太平。

于是直接把船缆断开,船就驶入了急流中,并且和诸位将士说:‘太平离这非常近,大家直接把太平攻下来。“

士兵们非常惶恐,朱元璋说:“太平富庶,钱财多,如果破了太平,从太平取粮食,然后你们在回去。”

大军浩浩荡荡到了太平,他们真得想抢夺财物回去,但是朱元璋早早就让李善长立了军令,禁止他们抢夺,违者斩首。

在太平,李习,陶安来投奔朱元璋,陶安说,如今这种情况,如果将军能严肃军纪,不杀人,不抢夺财产,然后往东攻下集庆,必有一番大业。

这种观点和朱元璋不谋而合,在和州的时候,他就整顿军纪,因为他知道如果军纪混乱,战场上很难胜利。

此时的太平,成了朱元璋的据点,朱元璋是大元帅,陶安做令史,李习是知府,李善长是帅府都事,朱元璋的元帅府规模初成。

打太平容易,守住难,因为此时的太平,四周被元军包围了,虽然朱元璋的目标是攻占集庆,但是路得一步步走,守住太平,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

0 阅读:76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